映象網訊 3月15日,曾獲21萬重大疾病理賠款的鄭女士致電河南太平人壽,了解該公司最新的重大疾病保險,有意向為自己的配偶和孩子制定一份投保方案。是什么原因讓鄭女士產生這樣的想法呢?
鄭女士是鄭州市某行政單位的一名國家公務員,2013年1月18日在太平人壽投保了一份21萬保額的重大疾病保險,年繳保費7812元。但是當時在承保體檢時發現有慢性宮頸炎,最終承保時公司要求每年加費550元,鄭女士經過再三考慮,最終同意公司的加費承保條件。
2015年的7月,鄭女士在單位體檢時發現有宮頸癌變,并在醫院診斷為宮頸癌,化療期間向保險公司申請了理賠款,公司經過審核后,快速賠付客戶理賠款21萬。
收到賠款的鄭女士激動地說:“其實,在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該及早考慮在保險公司核保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購買一份適合自己的保險。不能等到身體健康情況難以挽回的時候才想到保險,因為那時就再沒有任何一家保險公司愿意承擔風險了。”
11月22日20時許,家住澗西區中州西路華山路10號街坊的李女士哭著報警稱,遭遇家暴。接警后,值班民警迅速趕到現場處理了該警情。
法院審理后做出判決,由被告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商丘市中心支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賠償、第三者商業責任險限額內賠償196618.4元,傷殘鑒定費1300元的80%即1040元由被告張某承擔。
令她遺憾的是,她尋找了幾家養老機構,符合她要求的機構沒有床位,有床位的機構卻只有照顧功能,卻對醫療幾乎不觸及。
令她遺憾的是,她尋找了幾家養老機構,符合她要求的機構沒有床位,有床位的機構卻只有照顧功能,卻對醫療幾乎不觸及。
今后,老人養老去哪里?
通話快結束時,業務員說,按“1”字鍵對他的業務做評價。在竇先生的手機短信記錄里記者看到,7月20日上午11時41分,百年人壽給竇先生發來短信,顯示竇先生尾號4118保單的保險費1334元已轉賬交費成功。
近日,本網接市民投訴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城縣支公司在一例保險理賠過程中采用各種手段,拒絕賠付。7月13日,記者前往襄城縣支公司就此事進行調查。
10月29日,2015深圳國際馬拉松報名系統正式開啟。作為2015深馬唯一保險合作伙伴,中國平安將為參賽運動員、賽事工作者以及沿途觀眾提供全方位保險保障和志愿者服務。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最新發布的1-9月人身險網銷經營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互聯網人身保險保費再創歷史新高,
目前,車險費率改革正在全國6個省市試點,明年將增加12個試點地區,在試點地區,車險企業可以自己制定車險費率條款。
在此后的兩天里,這種隱隱的“痛”不斷的擴大、不斷地延伸——身為保險公司的員工,我沒有能夠給予我的鄰居大嫂應有的關愛,沒有更“敬業”地關注、追蹤鄰居大嫂要買保險的那份責任。
壽險業要想和互聯網深度融合,必須具有市場化、普惠化、效益化、多元化等特質,把握好兩個節點,經營理念方面,要有客戶至上的情懷;經營模式方面,要有精耕細作的范式,運用互聯網技術改造壽險傳統業態,做到精準營銷、精準定價、精細管理及精細服務。
中國太平方面表示,品牌價值的大幅提升得益于過去“三年再造一個新太平”的圓滿完成和目前集團著力推進“精品戰略”初顯的成效。
在此次修改中,備受業內人士關注的是,保險資金投資證券投資基金及辦理銀行存款部分的修改。
受益于保費的持續高增長,第三方業務模式的效應顯現,規模高速增長將成為保險資管“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