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充分發揮點狀經濟“小而活”的特點,打造一個個“亮點”,進而連點成線、聚點成面,通過以點帶面、聯動發展促進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2016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下發了《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下簡稱《通知》”),該通知雖然沒有明確給出特色小鎮的定義,但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浙江特色小鎮建設的成功經驗并向全國推廣,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目標。同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關于加快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發改規劃〔2016〕2125號)文件,明確提出特色小(城)鎮包括特色小鎮、特色小城鎮兩種形態,并要求“建設美麗特色新型小(城)鎮,有機對接美麗鄉村建設,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此外,特色小鎮還是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之一,特色小鎮建設得到了各省區市的積極響應,一種點狀經濟形態在我國正方興未艾。
特色小鎮是一種最典型的點狀經濟
根據浙江經驗,特色小鎮規劃面積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設面積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是“小而優而精”的點狀地帶。這個點狀地帶,“產、城、人、文”四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有機結合,面積雖小,卻特色突出,能量巨大,承載著人們美好的生活夢想。以浙江杭州上城區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為例,截止到2016年10月,該小鎮已聚集各類基金公司和配套機構720余家,專業人次1600多名,管理資產規模突破3600億元,累計投向580余個項目,僅2016年上半年,小鎮實現稅收收入6.5億元。像特色小鎮這樣將相對狹小的點狀地帶作為重點發展對象,圍繞自身特色或優勢做文章,有針對性地規劃建設,從而打造成一個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點”,同時帶動周邊區域發展,就是一種最典型的“點狀經濟”形態。
點狀經濟的時代背景和方法論基礎
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的飛速發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骨架已經確立,但也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如發展不平衡,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同質化競爭較嚴重,部分行業、產業產能明顯過剩,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嚴峻,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等等。在經濟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應更加注重發展質量、經濟結構優化以及可持續發展,更加強調規劃的引領作用和政策的精準化、精細化。因此,一個個各具優勢、富有特色的點狀地帶就成了重點關注對象。因為具有比較優勢,它可以充分結合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等新技術、新思維、新業態集中力量打造,規劃設計可以更加全面精細,制度供給可以更加具有針對性,體制機制可以更加靈活,更有可能建設成為特色小鎮、特色小城鎮或美麗鄉村,實現率先脫貧、率先發展,從而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點狀經濟思維強調立足自身要素稟賦,強調差異定位、領域細分和錯位發展,注重挖掘自身特色潛力、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做精做強特色產業,將創造性供給與個性化需求有效對接,既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途徑,也是主動適應引領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需要。
特色小鎮的本質是點狀經濟,但點狀經濟之“點”的面積大小并沒有硬性要求,它可以如浙江特色小鎮那樣對規劃和建設面積做出明確要求,也可以是相對更小的一個“點”,也可以是一個建制鎮,“點”之大小,因地制宜因時而異,更多強調的是一種新經濟發展思維。這種思維具有深厚的哲學方法論基礎。事物的發展總是不平衡的,在一個個面狀地區,總有那么幾個點狀地帶,或因歷史文化,或因地理環境,或因國家政策傾斜,或因某種傳統產業,甚至可能因為某個名人、某家企業、某種風味小吃而聞名遐邇,能夠迎合人們多元化的需求,人、財、物相對比較集中,或者趨向于集中的地區,最有可能實現率先發展,具有打造成經濟發展“亮點”的可能性。而我們做工作謀發展,不但要有政治和戰略定力,善于打“硬仗”,“啃硬骨頭”,而且要有思路有方法,善于使巧勁、打巧仗,學會“啃軟骨頭”;要善于抓重點,重點抓,要有抓手。前述的點狀地帶就是一個重要的抓手,通過點的突破尋求面的突破,積小勝為大勝,通過局部的勝利取得全面的勝利,從而激活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點狀經濟在不同的地區其角色和作用不盡相同,有些地方是改造傳統經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手段,比如浙江。而在某些省份,點狀經濟能否扮演更重要的作用,成為一種主流經濟形式呢?我認為是可以的。在那些經濟體量小,工業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山地多、平地少,地理碎片化明顯的地區,大規模、大面積地發展經濟具有難以克服的瓶頸制約,這就需要充分運用點狀經濟思維,用最小的空間資源實現最優生產力的布局。在這樣的地方,就完全可以而且有必要大力發展點狀經濟,充分發揮點狀經濟“小而活”的特點,打造一個個“亮點”,進而連點成線、聚點成面,通過以點帶面、聯動發展促進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作者:清華大學法學博士 夏引業)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