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天早上起,不少消費者都在朋友圈曬自己的支付寶賬單和年度關鍵詞。到了下午,更是刷了屏。但是很多人可能沒有發現你可能不知不覺又簽了一個“服務協議”。
3、根據協議,可以將您的全部信息進行分析并推送給合作機構,還有,有權不支持您撤銷第三方的信息查詢授權
4、哪怕是服務終止后,他們仍可繼續保留你的信息和數據
5、當然,他們是免責的。當提供給第三方信息產生不良后果時,也是一樣不用擔責
6、不用找你反復確認,產生的風險,也由你自己擔著
看到岳屾山律師微博的小伙伴們,已經開始不淡定了。
岳屾山在微博中說,根據《互聯網交易管理辦法》的規定,經營者應當采用顯著的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同時對于信息收集,該規定要求經營者需要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被收集者同意。而“芝麻”這個根本不給你了解條款的機會,直接讓你默認同意,稍不注意就進坑了。
這個坑,還是連環坑,有網友見招拆招,還能發現其他驚喜,如發現華夏信用卡授權、浦發銀行授權。
年初了,不僅僅是支付寶賬單,市面上還有各種購物APP的賬單,現在,你是不是有種“坑”太多的感覺?趕緊去看一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