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廣施佛粥活動,傳遞佛教平等慈悲、圓融和合、生態環保的理念,弘揚傳統民族文化。
鄭州市區少林醫養館施福粥現場
市民在現場排隊領取
映象網訊(記者 王濤 文/圖)2017年1月5日,農歷臘月初八,為中國傳統的“臘八節”,當天,少林寺以廣施臘八粥的形式,分別在少林藥局門口、鄭州市區少林醫養館、都市禪堂、登封市區、少林寺各下院,以及海外少林文化中心等地設立施粥點,先后施粥逾二十萬份。通過廣施佛粥活動,傳遞佛教平等慈悲、圓融和合、生態環保的理念,弘揚傳統民族文化。
從先秦起,臘月就是用來慶祝豐收、祭祀祖先和感恩神靈護佑的日子,稱為“臘祭”。到南北朝時,由于佛教在中原盛傳,受佛教的影響,“臘祭”才固定在臘月初八這一天。臘八祭祀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種社會禮儀和風俗,一般在祭祀活動后都要舉行各種禮儀活動,如“鄉飲酒禮”、“鄉射禮”,即集體宴飲活動和體育比賽,是中國傳統社會弘揚尊老敬賢、君子風范、社會禮儀的一種手段,也是當時國家樹立社會正氣的大型禮儀文化活動,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又成為佛教的節日,為“佛成道節”。據佛經記載,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便舍棄王位,出家修道。經六年苦行,于農歷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那六年苦行中,他每日僅食一麻一麥,以致消瘦乏力,他接受了牧牛女奉獻的乳糜(即乳粥),使其恢復了體力。粥因此受到僧人的青睞。據《釋氏稽古略》載:“粥名良藥,佛所稱揚;義冠三種,功標十利。”佛教是一個重視修行的宗教,釋迦牟尼通過自己的實證實修,于臘月初八當天證悟成佛,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日子。因此,佛教信眾尤為重視臘八節,各地寺院也通過布施臘八粥的形式,來與眾生結緣,感恩和回報社會。宋代詩人陸游“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說的是臘八時候的愉快與灑脫。一千多年來,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明百姓,都要做臘八粥。過臘八節、喝臘八粥,能喚起民眾對臘八民俗的熱愛和追憶,能更好地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民族文化。而佛教寺院則通過臘八布施佛粥的方式,傳遞佛教悲憫眾生、感恩并回報社會、利樂有情的優良傳統。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法師講到,在我國傳統的民俗節日中,春節是辭舊迎新節,中秋是團圓節,清明是祭祀節,端午節是驅病避災節,臘八節是祭祀感恩節,這些節日都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在佛教中,臘八節被稱為“感恩節”,體現了信眾感恩佛陀教化,追求健康幸福的樸素愿望。從元代起,少林寺就有臘八施粥的習俗,2008年,少林寺正式恢復臘八施粥的傳統,先后在鄭州多地廣施佛粥,送福納吉,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近年來,少林寺不僅在寺院及登封地區廣施佛粥,還在鄭州市區、少林寺各下院(如新密超化寺、鞏義慈云寺、三門峽空相寺、滎陽洞林寺、商丘觀音寺、許昌龍化寺、天津盤山北少林寺、昆明少林寺、山西靈石資壽寺等)、海外少林文化中心(如德國少林文化中心、奧地利少林文化中心、美國洛杉磯少林文化中心、美國舊金山少林文化中心、俄羅斯少林文化中心、加拿大少林文化中心等)等地設立施粥點,并舉行臘八祈福法會,祈愿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與參與。
每逢臘月初八,為祭祀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舉行誦經法會,并用香谷和果實等造粥供佛,并施給眾生,名為“臘八粥”。鄰里之間相互贈粥,使得親人、鄰居、朋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和諧。與傳統的臘八粥有所不同的是,“少林五行臘八粥”由少林藥局嚴格按照禪醫古方配制,里面除糯米、黑米、五行豆(紅豆、黃豆、綠豆、黑豆、蕓豆)、桂圓等二十余種原料外,還加入了少林秘制藥汁,文武火并用,熬制十余個小時而成,不僅香甜美味,更能滋補身心、強身健體,是重要的養生粥品。“少林五行臘八粥”采用五行相生、五色養五臟的原理,將不同特性、不同功用的食材融為一體,與佛教圓融、包容的理念如出一轍。南宋詩人陸游曾在詩中寫道:“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即是說,每天能堅持喝粥,就能達到養生添壽的功效。而“少林五行臘八粥”更是粥中佳品,能達到養生養心之功效。
為進一步弘揚佛教臘八文化,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之臘八民俗文化,將臘八節布施、慈悲、感恩、歡喜的正能量傳遞給更多有情眾生,少林寺擬將“臘八節”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各項準備工作于幾年前已經開始。同時,少林寺分別于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連續舉辦了三屆臘八節征文活動,并結集成冊,分享給廣大讀者。
“臘八節的意義,除了紀念佛祖成道開悟,還被賦予了溫暖、圓滿、圓融、包容、和諧、吉祥、健康、合作、營養、淡泊、方便、感恩、歡喜、結緣等豐富內涵,也彰顯出佛教人類共享、和合共生的普世價值”,“當然,弘揚和傳播臘八文化,僅僅依靠一座寺院,或者一部分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〇一七年新年賀詞》中說:‘上下同欲者勝。’我們希望通過臘八施粥、征文、微電影、舞臺劇、文學創作等方式,能夠讓更多的朋友加入我們,共同傳播臘八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積極傳播正能量,令廣大民眾從中受益。我們也希望國家能將臘八節定為法定節假日,這樣更有利于弘揚臘八節感恩、布施、慈悲、歡喜的理念,服務于國家的文化強國戰略,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助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圓滿實現”,釋永信方丈如是說。同時,永信方丈還提到,在臘八節當天,可以開展一系列公益活動,如舉辦臘八民俗文化節、臘八敬老、禮儀、養生體驗活動、宗教慈善活動等,使得臘八節成為廣大民眾傳遞愛心、感恩社會的好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