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提案議案 > 正文

                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將長江江豚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017年03月03日17: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5034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 (記者 郭曉瑩)“2007年白鱀豚被宣布為功能性滅絕,我們不能讓江豚重蹈白鱀豚從長江滅亡的覆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徐旭東等10名住鄂全國政協委員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提交聯名提案,建議把江豚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上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長江江豚是長江流域僅剩的淡水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2500萬年,被譽為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確定的13個全球旗艦物種之一。

                  中新社記者 張婭子 攝

                  受人類活動的影響,江豚的群數量正逐年衰減。據2012年全長江淡水豚考察估算,長江江豚僅余1000頭左右,種群數量以平均每年13.7%的速率下降。中科院水生所通過模型預測認為,如果不采取及時有效保護措施,長江江豚自然種群最快可能在10年后消失。

                  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為保護長江江豚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未能有效阻止江豚種群數量迅速下滑的態勢。

                  “這其中的原因很復雜,但可以肯定的是,江豚保護的法律地位過低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該聯名提案的第一提案人徐旭東認為,目前江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實已達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標準,應重新審視江豚保護工作,出臺保護舉措。

                  “把江豚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上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應當成為江豚保護新舉措的第一選項。”徐旭東等住鄂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國務院,盡快批準長江江豚的保護等級從目前的國家二級升級為一級,同時頒布“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并將此作為長江大保護優先生態保護行動。(完)

                文章關鍵詞:長江江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淡水豚類;保護長江 責編:安文靖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長江江豚數量不及大熊貓

                  《2012長江淡水豚考察報告》日前在武漢發布。”  聲學考察監測到長江江豚主要分布在武漢以下江段,呈現連續的分布態勢。”王丁透露,目前中科院水生所正著手對現有的7大豚類保護區的江豚進行“聯姻”,以提升江豚繁殖多樣性,保存最后的種群。

                • 鄱陽湖加大江豚保護力度

                  鄱陽湖被稱為長江江豚最后的“避難所”。近年來,隨著長江、鄱陽湖、洞庭湖水環境的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加劇,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呈現出快速下降趨勢,并已經極度瀕危。

                • 長江淡水豚現狀

                  昨日下午,歷時44天的2012長江淡水豚考察航行結束。最新數據顯示,在宜昌至上海往返3400公里航程中,

                • 長江江豚“笑臉”里的苦楚

                  目前,這12頭死亡江豚中3頭因尸體高度腐爛,被就地深埋,2頭隨水流沖走沒有打撈上岸,另外7頭將解剖進行死因分析。洞庭湖區周邊有不少化工廠、制藥廠、水泥廠、造紙廠,這些工廠缺乏嚴格“控污管理”,有很多企業偷偷摸摸向長江和洞庭湖排放各類污染物。

                • 如何留住江豚的微笑?

                  上圖:5月21日,保護區科研人員糜勵在測試水質透明度。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陳燃博士說,“保護物種更重要的是保護這個物種原始生存環境和棲息地,就地保護是根本,遷地保護是相對無奈的選擇。

                • 院士:現在長江已無魚可捕 應設立長江漁業管理局

                  《瞭望東方周刊》日前就長江生態問題專訪了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曹文宣:現在長江水系的生態系統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包括三峽工程對長江水域生態還是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 長江安慶段現病死江豚專家稱或因水質污染所致

                  記者23日從安慶市漁業局獲悉,長江安慶段21日發現一頭死亡壯年江豚,經醫學解剖鑒定,該江豚因肺部、肝部發生病變死亡。專家組負責人安慶師范學院動物學教授、淡水生態所所長于道平告訴記者,長江安慶段是長江干流江豚最密集的江段之一,江豚的死亡在安慶江段也時有發生,今年這是第一例。

                • 長江安慶段現病死江豚 專家稱或因水質污染所致

                  記者23日從安慶市漁業局獲悉,長江安慶段21日發現一頭死亡壯年江豚,經醫學解剖鑒定,該江豚因肺部、肝部發生病變死亡。專家組負責人安慶師范學院動物學教授、淡水生態所所長于道平告訴記者,長江安慶段是長江干流江豚最密集的江段之一,江豚的死亡在安慶江段也時有發生,今年這是第一例。

                • 長江魚類資源已經不足以支撐14萬漁民生活

                  日益嚴重的過度捕撈、水利工程建設、水域環境污染和挖沙的無序化,嚴重破壞了魚類生存環境,由此,長江的水生生態系統面臨崩潰的危險。魚類專家曹文宣曾在有關長江上游魚類保護區的會議紀要中發現,重慶官方把關注小南海水電站生態影響的專家當作需掃清的“障礙”。

                • 長江安慶段今年死亡江豚數量上升至8只

                  記者2日從安徽省安慶市漁業部門獲悉,截至5月1日,長江安慶段今年以來已發現8只死亡江豚。參與此次解剖的專家、安慶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于道平告訴記者,直接導致江豚死亡的原因有船舶擊斃、漁業誤捕、水體污染。

                • 江西鄱陽湖發現死亡江豚 初判為螺旋槳擊中致死

                  10月24日,在江西省鄱陽湖蜈蚣山水域,有居民發現一頭死亡江豚。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專家表示,從現場情況看,這頭江豚很可能是被螺旋槳擊中致死,真正死亡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 江西鄱陽湖發現死亡江豚 初判為螺旋槳擊中致死

                  10月24日,在江西省鄱陽湖蜈蚣山水域,有居民發現一頭死亡江豚。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專家表示,從現場情況看,這頭江豚很可能是被螺旋槳擊中致死,真正死亡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 中國環保簡訊:江豚現身鄱陽湖

                  山西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3萬多平方公里  山西省近年來開展以壩灘聯合整治、水保淤地壩建設為主的水土保持工程,從2000年至今,全省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萬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達到46.5%。

                • 張靚穎身材玲瓏韻味足

                  近日,張靚穎登上中國高端雜志《優品》6月刊封面,5套服裝6組造型的時尚大片,盡情展現出張靚穎的玲瓏身材與十足的女人韻味,時而高貴大氣、時而婉約素雅。

                • 院士:三峽南水北調工程影響生態 長江無魚可捕

                  為了一些經濟利益,把國家的水域資源破壞掉,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在今天的中國,水利工程專家同生態專家似乎已經成了天然的“敵人”。曹文宣:現在長江水系的生態系統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包括三峽工程對長江水域生態還是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