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全國各地干部群眾歡慶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

                2017年10月25日07:05  來源:人民網

                5034

                  2017年10月24日,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后,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閉幕。人民網記者分赴各地采訪,各地干部群眾盡情分享這一盛世盛會的喜悅,為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點贊,對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論斷、新特點、新目標、新要求表示贊同和擁護,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宏偉藍圖充滿信心和期待。

                  新時代揚帆再起航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

                  十九大代表、東北大學黨委書記熊曉梅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作的報告,是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政治宣言和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行動綱領。”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再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報告中的‘兩步走’戰略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發展的宏圖大略,蘊含了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委書記沈紅星表示。

                  “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為我們今后發展指明奮斗方向。”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檳榔村委會黨支部書記黎獻說,“作為一名少數民族農村干部,我將繼續把黨的好政策落實到農村,帶領群眾早日致富奔小康。”

                  河北省秦皇島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劉新宏表示,總書記強調要持之以恒正風肅紀,行賄受賄一起查,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有力回擊了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紛至踏來的反腐敗“終點論”“上限論”“拐點論”“反撲論”等錯誤論調,為我們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動力。

                  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委宣傳部一位負責理論工作的干部說,“作為基層宣傳干部,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入領會,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到基層黨員干部中去,盡好理論工作者的一份力。”

                  黨以人民為中心 百姓獲得感源源不斷

                  “五年來生活上的變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小區環境越來越干凈,路越來越寬敞,購物越來越方便,公共服務越來越貼心,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舒心了。”談起五年來的生活變化,北京市中關村街道科育社區居民呂素珍深有感觸。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京東鎮嘉苑社區“金牌調解員”萬金花也在生活中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最近幾年,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居住地交通方便了,配套設施齊備了,居民安居樂業,幸福感強了!”

                  云南羅平縣養馬寨村71歲的沈耀榮今年在寬敞明亮的安居樓里收看十九大開幕會,提起以前在自家土房子收看十七大、十八大直播的事,沈耀榮老人直說沒有想到,“現在住進了樓房,什么都很方便,老伴身體不舒服去醫院看病還給報銷,過去的生活和現在沒法比,現在就像生活在天堂里。”

                  武警海南總隊海運大隊某船機電班戰士陳平股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祖國的變化有目共睹。他的家鄉在兩年前還是貧困村,如今一年一個樣,已經走上奔小康的道路。他說,“我本來還想著早點退伍回家,現在家里的經濟問題解決了,沒有后顧之憂,我也能安心在部隊實現自己的‘強軍夢’了。”

                  在新疆烏蘇市巴音溝牧場,牧民吐爾遜別克向記者感嘆著眼下的好日子,“在黨的惠民政策支持下,牧民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現在我們村每家每戶都有牛羊,牧區用水用電都不是問題,將來還會享受更多更好的惠農政策,我們牧民的腰包會越來越鼓。”

                  74歲的新疆退休職工武定興對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感到高興,“我們退休職工就希望社會醫療保障體系能更完善,看病就醫能方便點,藥品價格能降低點。國家越來越強大,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這就是我們普通老百姓的夢想。”

                  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宣家院村的周淑苓激動地說,“十九大報告中提到,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這說出了我們農民的心聲,處處為我們農民著想。”

                  “報告中指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讓我很受鼓舞,所提出的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讓我很興奮。”海南定安中西部志愿者王燕清對于環境的改善滿懷希望,“希望今后五年我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宏偉藍圖引人振奮 擼起袖子加油干

                  “十九大今天上午順利閉幕,作為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感到驕傲與自豪。”貴州華泰智遠大數據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南余說,畢業十年來,深刻感覺國家這幾年越來越自信,自信地屹立在世界東方。作為一名留學回來的新生代來說,做好自己的小藍圖,為國家宏偉藍圖做一個小鉚釘、為之添磚加瓦也是時代賦予自身的使命。

                  湖北中南醫院院辦主任梁辰說,“黨和國家在未來幾年會非常重視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改革,對于我們醫療行業來說是一個重大機遇。大機遇也預示著大挑戰。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及醫院管理人員,我們也深切地感受到身上肩負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今后,我們會更加努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國家的醫療衛生事業的更好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北京站素萍服務組業務指導、全國勞動模范李素萍說,上班37年來,從最初的蒸汽機到內燃機、電力機車,從和諧號發展到現在的復興號,一步一步走來,親身感受到了鐵路的發展,“作為一線黨員、全國勞模,我工作在北京站,為廣大旅客服務,我應當把十九大精神帶到工作當中,為廣大旅客提供更加貼切的服務。”

                  上海金山工業區社區學校青年教師王琳說,黨的十九大報告為教師指明了方向——“做好學生的領路人”,讓自己倍受鼓舞,也感受到教師職業光榮和沉甸甸的責任,在新的時代,要樹立起正確的理想信念,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修身養德,以高尚的師德當作對學員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為科技強國、教育強國的歷史重任盡自己的最大的努力,砥礪奮進,作自己最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廣大青年學子對此深感振奮,紛紛對記者表示將努力學習工作,肩負起青年一代的歷史使命。

                  “國家要想發展強大,就需要科技支撐。我們要學好書本上的本領,心系祖國需要,發奮學習,將來好報效國家、奉獻社會!”北京懷柔一中高三年級的小崔激動地表示。

                  “報告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大力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的發展。”南開大學2014級本科生夏上即將在明年7月到西藏達孜縣中心小學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他說,“我希望通過支教的方式將個人的青春夢與中國夢緊密結合,扎根中國大地,磨礪意志品質,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

                  西華大學校團委老師王燕晶說,新時代的大幕已經拉開,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廣大青年團員一定要堅守初心跟黨走,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將書本中的知識活學活用,努力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為實現“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唐嘉藝、高媛、高星、鮑聰穎、孟竹、尹星云、池夢蕊、張靜淇、陳汝健、李曉、陳思危、湯龍、王文娟、王繼亮、時雨、湖北張沛、肖璐欣、吉羽、符武平、毛雷、朱虹、趙靜、涂敏、李寶華、韓婷參與采寫)

                文章關鍵詞:惠農政策;教育強國;干部群眾;大勝利;全國代表大會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新期盼:百年夢圓民族興(十九大時光)

                  在地鐵公交上、在展覽館里、在互聯網上,民眾通過各種方式收聽收看十九大開幕會,表達對未來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當習近平總書記講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時候,會議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 【十九大時光】新期盼:百年夢圓民族興

                  在地鐵公交上、在展覽館里、在互聯網上,民眾通過各種方式收聽收看十九大開幕會,表達對未來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當習近平總書記講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時候,會議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 在國內哪些大學,最有可能上到部長的課?

                  7月10日上午,哈爾濱工業大學活動中心301報告廳座無虛席,一堂特殊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正在這里進行。和周小川一樣,另一位財經領域的學者型官員——財政部原部長、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也曾到清華授課。

                • 明年如何惠農強農富農,習近平這么說……

                  要準確把握新形勢下“三農”工作方向,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把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同脫貧攻堅結合起來,與推進新型城鎮化相適應,使強農惠農政策照顧到大多數普通農戶;

                • 人民日報評脫貧:畢其功于一役不切實際

                  編者按:“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

                • 泰國最高法院宣布受理英拉大米收購案訴訟

                  記者 崔云】據英國路透社3月19日報道,泰國最高人民法院裁決,受理檢方就前總理英拉大米收購案提起的刑事訴訟案。泰國最高人民法院19日發表聲明稱,“這起案件是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權范圍之內的事,因此我們將接受檢方對英拉的訴訟,我們將第一次聽證會的時間設置在5月19日”。

                • 抓住新機遇 闖出新路子

                  目前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取得了一些進展。我們借力京津推動創新發展,就是把京津的科技人才優勢變成河北的新興產業優勢,把京津的服務需求優勢變成河北的服務產業優勢,把京津的金融優勢變成河北的資本優勢。

                • 農民收入增速緣何跑贏城里人?

                  農村與城鎮居民的收入差距在2014年繼續縮小。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75,比2013年縮小0.06。專家認為,隨著農村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我國收入分配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

                • 農民收入增速跑贏城里人:惠農政策顯成效

                  農村與城鎮居民的收入差距在2014年繼續縮小。“把農民的增收始終作為當前收入分配的重點,一系列加強農民增收的政策執行情況也比以前更加到位,這些因素都使得農民收入增長比城鎮居民快。

                • 種糧補貼之亂:種的補20 不種的補160

                  其中以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等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糧食豐收的重要推動力。盡管部分農戶依靠農業保險降低了種植風險,但仍有不少種糧大戶表示,由于農業保險保額低,化解風險作用較為有限。

                • 駐馬店市上蔡縣高標準糧田每畝多打糧一百多斤

                  上蔡縣委書記彭賓昌說:“我們牢記政治責任,完善農業設施,落實惠農政策,不斷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竭盡全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在大路李鄉高標準糧田里,朱里橋村黨支部書記李文獻高興地對記者說。

                • 三門峽深入開展“進千村幫萬戶”活動

                  6月17日,在離三門峽市區200公里的一個深山村——盧氏縣雙槐樹鄉東桃花村,記者見到有著48年黨齡、做過22年村干部的老黨員張石號。截至目前,三門峽市、縣、鄉三級黨員干部圍繞群眾反映的各種生產生活難題,已辦結問題4423個,涉及農戶3.37萬戶。

                • 九方面專項整治實打實

                  各地普遍把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開展的專項整治向市、縣延伸,對接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專項整治工作,上下聯動,互動整改,鞏固和深化已有工作成果。對此,中央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將繼續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確保各地專項整治工作繼續扎實推進。

                • 惠農政策商水縣化河農民馬年春節增加新元素

                  隨著黨的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的加快,富裕起來的商水縣化河鄉農民過年方式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傳統的奢侈浪費、豪華送禮及祭拜等在馬年春節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文明的新元素,使農村里的年味兒越來越時尚。

                • 國務院召開農業農村工作座談會 回良玉出席

                  近日,國務院在山東召開農業農村工作座談會。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省長姜大明和部分省(市)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負責同志、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座談會。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