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9日06:47 來源:新京報
新京報訊 (記者趙實)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布規定,要求在自治區范圍內的所有公務接待一律禁止飲酒。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年,浙江、黑龍江、吉林、江蘇、湖南、安徽等省份已出臺公務接待“禁酒”規定。
特殊情況需飲酒應報紀委審核批準
新疆近日出臺的《自治區公務接待禁止飲酒的規定》提出,自治區范圍內所有的公務接待一律不準飲酒。因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資等特殊情況需飲酒的,報本級紀委(紀檢組)審核批準。
《規定》還特別指出,所稱一律不準飲酒,是指一律不得飲用任何人和任何單位提供的任何酒類。
省內公務活動一律不飲酒
2013年12月8日,中辦、國辦印發《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對接待活動食、宿、行等關鍵環節提出了明確要求。
隨后各省份陸續出臺本地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同時為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不少省份還針對公務接待提出“禁酒”要求。
相對于大多省份工作日午餐一律不準飲酒的規定,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浙江、黑龍江、吉林、江蘇、湖南、安徽等省份已出臺更嚴的公務接待“禁酒令”,即不分午餐晚餐一律禁酒。其中,黑龍江、吉林在2014年出臺有關公務接待規定,要求省內公務活動一律不飲酒。
昨日,吉林長春市一名公務員坦承,公務接待“禁酒令”實施后,飯局都不再安排酒,也清靜了許多,既減少了接待費用,也節省了用餐時間,“而且以前接待領導陪酒必喝多,身體也吃不消。現在有了不喝酒的充分理由,也不再為了推酒絞盡腦汁。”
■ 焦點
含酒精飲料果酒也被禁止
目前出臺公務接待“禁酒令”的一些省份,對于什么酒屬于被禁止范圍,也做出了詳細規定。
今年7月安徽發布的《省內公務活動禁止飲酒規定》明確提出,一律不得飲用任何人和任何單位提供的酒類或含有酒精的飲料。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在7月13日面向全省法院系統下發的《關于禁酒的八條規定》中,詳細列舉了被禁的酒品種類,“包括各類白酒、紅酒、黃酒、啤酒、果酒及其他酒精性飲料。”
湖南省紀委駐湖南高院紀檢組副組長、湖南高院監察局局長譚輝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務接待既包括工作日的公務接待,也包括休息時間、法定節假日的公務接待,《八條規定》要求禁止的飲酒,不僅包括用公款購買的酒水,還包括私人自帶的酒水。
國企也被要求執行禁酒令
對于“禁酒令”的適用人員范圍,新疆做出了非常細化的規定,包括了自治區各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
安徽則在上述適用人員范圍的基礎上,提出國有企業、國有金融企業和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也要參照該規定執行。同時還列明須禁酒的省內公務活動范圍,如參加會議、考察調研、執行任務、學習交流、檢查指導工作、請示匯報工作等。
■ 鏈接
各地屢現“奪命酒局”
2015年4月29日 湖南永州市長向曙光等人參加了由永州零陵機場遷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承辦的公務接待用餐,喝了白酒,導致用餐的一名工作人員在當晚非正常死亡,經司法鑒定系急性乙醇中毒繼發重要部位出血而致死。之后,向曙光被免職。
2014年11月18日 四川省宜賓市林業局造林營林管理科科長盧剛按工作安排帶隊到江安縣檢查造紙原料林基地建設情況。當晚的接待就餐過程中,檢查組一名工作人員飲酒后意外死亡。
2014年7月14日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地稅局一名年輕干部,在陪同上級部門領導用餐時飲用了白酒,因嘔吐物堵塞窒息死亡。
含酒精飲料果酒也被禁止。
只有真正的依法依規,對違反規定的不正之風以“零容忍”的態度進行處理,從而倒逼干部遵守規定,形成正確觀念意識,“禁酒令”才能落到實處,才能長久。
反腐倡廉的工作沒有什么難處,關鍵在于能不能徹底打破情面,盡管腐敗分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但是卻經不起鐵面無私反腐執行力的監督,只要責任追究能夠形影不離,“禁酒令”就是反腐倡廉的一個緊箍咒。
8月5日,浙江紹興市柯橋區錢清鎮政府通報了一起村委委員因“醉酒辦公”被查處的事件,當事人沈某被通報批評,扣工獎1000元。
一直將升級版的禁酒令推行下去,自上到下形成良好的公務接待風氣,必將使得廣大公務人員能有更多的時間履職,更多的精力去辦事,去為人民服務。
機關單位對于公務酒水的開支情況,必須及時對外陽光公開,每一筆賬目都要可查可追溯,主動接受媒體和民眾的監督,從而實現監督對公職人員公務飲酒行為進行切實有效地倒逼。
黨員干部也需嚴格自律,帶頭遵守“禁酒令”,讓“禁酒令”常駐于心,深入骨髓,帶頭拒止,唯有如此才能讀懂禁令后的深意,少一些“酒殤”。
黨員干部也需嚴格自律,要時時牢記喝酒不僅能喝壞胃,能損傷肝,更能喝壞自身形象。
禁酒不是目的,作風才是關鍵”,通過這升級版的“禁酒令”,形成黨員干部以及所有公職人員良好的工作作風。
中央紀委官網今年以來通報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各類違反規定飲酒案例超過30起。近期,全國省、市、縣不同層級的地方政府都加大對違規飲酒的查處力度,出臺了升級版的“禁酒令”,對公務接待的飲酒行為更加嚴格監管。
無論“禁酒令”來不來,2013年白酒行業腳步放緩基本成為定局。眼下,白酒行業總體來說仍然處在一個相對傳統和低端的發展階段,行業相對封閉,競爭不夠充分,小、散、亂現象仍然較為普遍。
“軍區各級頒布嚴格的‘禁酒令’后,部分官兵一開始感到不太適應。”記者了解到,“禁酒令”頒布以來,該旅招待所保障任務大大減輕,招待所的部分戰士得以重回戰位。
官兵們紛紛對“禁酒令”點贊。
據日本NHK電視臺11月26日報道,鑒于2012年駐日本沖繩美軍酒后強奸并致傷一名日本女子,從2012年12月起,美軍下達禁止在基地外飲酒的命令。美軍因士兵飲酒后多發生暴力事件,自2012年12月起,在基地以外的任何地區飲酒和購酒行為都被禁止。
3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道一篇標題為《禁酒令致消費低迷 發改委擔憂市場需求不足》的新聞,在網絡媒體轉載時被改為“中央整治公款吃喝致消費低迷 發改委擔心市場”之后,迅速成為當天最熱門的新聞之一,這個標題讓很多網友吐槽發改委。唯有如此,人民群眾才能監督“三公經費只減不增”的承諾是否兌現,才能檢驗各地公款吃喝大為減少的成績單是否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