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9日16:10 來源:新華網
許劍毅:前4月我國服務業投資快速增長來源:新華網發布時間:2016-05-18 11:06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繼續推進,經濟運行中也面臨諸多的困難和矛盾,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服務業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穩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頭4個月保持了穩定較快增長,發揮了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和主動力作用。
一、服務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繼續提升
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158526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服務業增加值90214億元,增長7.6%,占GDP比重56.9%,比第二產業高出19.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增加2.0個百分點,服務業穩居我國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從生產方面看,一季度服務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3.5%,比第二產業高出29.3個百分點,服務業是國民經濟增長的第一大推動力。
4月份,服務業繼續保持較快發展,據初步測算,4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8.3%,比一季度略增0.1個百分點。工商總局數據顯示,1-4月,工商登記新注冊企業157.2萬戶,同比增長27.5%。其中,服務業新登記企業占總數的80%,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近1個百分點。“互聯網+”和一些新興服務業熱度最高。一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新登記企業6.2萬戶,同比增長39.7%;文化、體育和娛樂業2.7萬戶,增長37.9%;教育0.4萬戶,增長37%。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顯示,1-4月,服務業用電量增速明顯高于全社會及第一、二產業用電量增速,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增速14.4%,在全部服務業中位居第一。
二、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并行發展
一季度,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生產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1%,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3.8%。鐵路貨物運輸、道路貨物運輸等行業生產穩定效益提升,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7.4%和8.6%,營業利潤分別增長43.1%和2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相關行業發展良好,其中企業管理服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7%,汽車租賃、廣告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7.3%和11.9%。
生活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7%,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5.4%。隨著大眾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升,居民和家庭服務業需求旺盛,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7%,營業利潤同比增長76.6%。隨著社會文明與進步,社會大眾對法律服務、教育培訓等知識性消費需求進一步增加。法律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2.2%和25.1%。教育培訓服務業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5.5%和25.3%。
三、服務業投資快速增長
隨著產業結構升級,固定資產投資結構不斷優化,服務業投資實現快速增長,占全部投資的比重持續超過50%以上。1-4月,服務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6538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高于第二產業5.1個百分點;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比重57.7%,高于第二產業17.9個百分點。
商務部數據顯示,1-4月,我國服務業吸收外資繼續穩步增長,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20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高出實際使用外資整體增速3.1個百分點,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70.2%。其中,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325.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8.6%。在高技術服務業中,信息技術服務、數字內容及相關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實際使用外資高速增長。
四、服務業稅收貢獻大
國稅總局公布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29790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比上年同期增長9.8%,其中,服務業稅收收入增長1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占全部稅收的比重提升至56.5%。受營改增等因素推動,現代服務業稅收增長突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增長均在30%左右。目前,營改增全面實施,消除重復征稅,打通增值稅抵扣鏈條,在促進服務業生產發展的同時,服務業對稅收貢獻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五、服務業行業亮點紛呈
(一)互聯網相關服務業快速發展
一季度,規模以上服務業調查顯示:服務業在“互聯網+”相關政策的推動下,信息服務業輻射效應進一步增強。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兩個行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實現收入利潤雙增長。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3.9%和25.2%,比上年同期提高9.9和8.9個百分點,營業利潤分別增長52.6%和64.4%。互聯網和各領域加速融合,帶動了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在“互聯網+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帶動下,電子商務、快遞業快速發展。一季度電子商務交易額達5萬多億元,同比增長20 %以上。1-4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4140億元,增長27.5%。快遞業延續了2015年以來的快速發展勢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4%,營業利潤增長1.5倍。快遞業企業百花齊放,除“三通一達”等龍頭企業外,二三線快遞公司也得到快速發展。
在“互聯網+旅游”的帶動下,在線旅游市場快速發展,旅游相關行業企業營業收入增加較快。一季度,旅游管理服務行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1%,較上年同期提高14.6個百分點。
隨著互聯網向線下不斷延伸,傳統的居民服務如家政、保潔、保健服務等與互聯網結合,通過互聯網共享平臺釋放新的活力。一季度,家庭服務、保健服務、清潔服務等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1.0%、12.4%和13.4%。
(二)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五大幸福產業繁榮發展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旅游人次不斷增加,主題樂園、游覽景區等快速發展,帶動娛樂業、公共設施管理業加快發展。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9.3%和12.1%,較上年同期提高0.5和0.6個百分點。隨著居民消費品質的不斷升級,文化、娛樂等行業繁榮發展。一季度,文化藝術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6%。在電影票房、電視熱度不斷攀升的帶動下,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4%,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1.6%。
在幸福產業中,體育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2.7%,體育組織營業收入增長2倍,休閑健身活動營業收入增長15.4%。健康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4%。其中,綜合醫院、療養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婦幼保健院(所、站)等,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5.7%、16.2%、12.3%和28.2%。養老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3%。與居民養老密切相關的社會工作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7%,其中,護理機構服務、老年人和殘疾人養護服務、社會看護與幫助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7.2%、24.8%和22.9%。
(三)服務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快適應居民消費檔次提升、服務質量提高的需要,服務業新經濟加快發展。一季度,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0%,營業利潤增長19.8%;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2%,營業利潤增長10.4%。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進一步提升,服務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步伐繼續加快。
(作者系國家統計局服務業統計司司長)
原文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05/18/c_128993279.htm
通知指出,支持洛陽大力發展文化旅游、信息服務、科技研發、健康養老等產業,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和區域性生產服務基地。支持開封大力發展文化旅游、商貿物流、健康養老等產業,強化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定位,打造與鄭州緊密銜接的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區。
記者從南水北調中線建設管理局了解到,截至8月10日,北京市累計接受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來水超過15億立方米,供水水質均符合或優于二類水質標準。
至8月10日,北京累計接受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來水超15億立方米。
春風化雨潤中原,堅定信心謀發展。我們要切實把思想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
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8.0%、12.6%和11.5%,分別高于全國2.0個、3.6個和1.2個百分點。上半年,全省第三產業……
當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呈現光明前景。
今天,已試點4年的營改增全面推開,昔日地方第一大稅——營業稅退出歷史舞臺,將這場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中國最深刻的財稅改革推向高潮。營改增的全面推開,成為重塑中國財稅制度的新起點。
劉曙光代表:主動“瘦身健體”,才能讓發展質量更優、效率更高、更可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做產業規劃時,什么新鮮上什么,導致風電、光伏、海洋工程等朝陽產業很快又陷入過剩。
必須看到,盡管中國制造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但仍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制造強國建設,不僅是時代賦予制造業的歷史使命,更是適應中國國情的戰略抉擇。要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必須進行重大戰略和政策安排:第一,做強傳統優勢產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在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發表重要講話,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作了系統闡述。與此同時,進入新常態后,后發優勢的內涵、供給和需求條件發生變化,經濟結構和增長動力等也將相應轉變。
在做減法的同時,各地紛紛出臺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扶持政策,加快布局相關項目,在調結構上努力做加法。” 這個成功案例是近年來各地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力促經濟升級的典型“縮影”。
新常態的中國經濟,挑戰與機遇并存,壓力與動力同在,“一降一升”詮釋出鮮明特征: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外部需求出現常態萎縮。
記者從財稅部門獲悉,目前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正在積極研究包括生活服務業在內的相關行業的“營改增”試點方案。一位接近財政部的專家表示,接下來有可能幾個行業一起推進,財稅部門已經開始著手對房地產業、金融業等行業進行營改增調研。
日本實力強大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在全球都居于壟斷地位,牢牢把控半導體、集成電路等高附加值的汽車核心零部件市場。 在澳大利亞,今年6月份,日本精工就因同另外兩家日本軸承制造商組建卡特爾聯盟,密謀在澳大利亞市場對軸承產品的價格進行操縱,日前在澳大利亞被處以300萬美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