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國家電網回應企業不用電也繳費:維護設備需成本

                2016年05月17日14:59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5034

                  5月16日,《人民日報》在一篇調查文章中提及,企業只要裝了變壓器,即使不用電,也要長期交納不低的費用。

                  針對這一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國家電網的一位工作人員。據該工作人員介紹,《人民日報》上述文章提到的“變壓器基本電價”,實際上是兩部制電價中的一部分,供電公司收取這一費用主要是因為線路和變壓器的維護。

                  “即使你不用電,這部分費用也是產生的。就好像賣菜的,就算沒人買西紅柿,也一樣要進貨,賣不出去的這部分成本還是由消費者來承擔。”這位工作人員說。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按照目前的政策規定,供電企業收取電容電費是合理的,但由于電網企業建設成本不透明,很難界定收費標準是否也是合理的。

                  本輪電改中,電網企業是要被管住的“中間”,輸配電價也將按照“準許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則制定。去年6月,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共同發布了《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對電網企業成本核算提出了明確的規定。

                  韓曉平認為,隨著電力改革的推進,兩部制電價未來有可能會被取消,電網企業的成本也會得到更好的監管。

                  基本電費用來覆蓋運行成本《人民日報》在上述報道中提到,企業反映最不滿意的是“變壓器基本電費”制度。企業只要裝了變壓器,即使不用電,也要長期交納不低的費用。

                  基本電費是兩部制電價中的一部分。所謂兩部制電價,指的是供電部門對大工業企業實行的電價制度,將電價分成基本(容量)電價與電度電價兩部分,其中基本電費按用戶的最大需量或用戶接裝設備的最大容量計算,電度電費按用戶每月記錄的用電量計算。

                  為什么不用電也要交電費?上述國家電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兩部制電價主要是針對大用戶,尤其是工業用戶。電網公司向這些用戶供電,需要架設線路,安裝變壓器,即使企業暫停用電,電網公司也一樣需要支出線路的維護費用。

                  一位地方電力部門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變壓器基本電費”主要是覆蓋變壓器的損耗,而這個損耗在電費中的占比以及企業暫停用電時的費用都可以按照規定,與當地電力部門協商,并非隨意收取。

                  韓曉平介紹,容量電價按照用戶的最大需量,或者變壓器的最大容量計算,而最大用量可能只是在歷史上出現過很短的時間,“從這個角度看,基本電價確實不太合理?!?/p>

                  韓曉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經濟形勢較好時,企業滿負荷運營,這個問題并不大,但現在要去產能,部分企業的產量有所下降,基本電價的問題就凸現出來了。

                  上述地方電力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企業的用電量出現下降,企業可以申請降低變壓器容量,這樣基本電價就可以降下來,“企業一個電話就可以解決問題?!?/p>

                  不過在企業方面看來,要改變變壓器容量就復雜多了。根據現行《供電營業規則》,用戶減容,須提前5天向供電企業提出申請,減容必須是整臺或整組變壓器的停止或更換小容量變壓器用電。

                  同樣的,如果用戶需要暫停電力供應,也須提前5天向供電企業提出申請,一年內可以暫時停止用電兩次,每次不得少于15天,一年累計暫停時間不得超過6個月。解決問題還待電改推進那么,企業所反映的,變壓器基本電價過高的問題又是怎么回事呢?上述國家電網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高不高需要有比較,不能簡單判斷。

                  一位來自河南的民營企業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工廠的變壓器為250千伏,剛好不需要交基本電費,但如果將變壓器向上調一檔到315千伏,每個月就需要繳納數百元的費用。

                  韓曉平介紹,容量電價在各地的收費標準不一,至于這一收費水平是否合理,暫時還無法作出判斷。

                  韓曉平表示,“國家電網運營成本不透明,投資的有效性也難以判斷?!?/p>

                  本輪電改的指導思想之一,就是將電網企業的輸配電價按照“準許成本+合理利潤”來核定,深圳、蒙西等第一、二批試點也已經按照《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來制定輸配電價。

                  以深圳為例,按照2014年的售電量計算,電改后帶來的電價下降降低了9億元的用電費用。今年3月,輸配電價改革試點范圍擴大至18個省級電網和1個區域電網。

                  據近日《人民日報》報道,該報記者對浙江省杭州市、嘉興市和河南省鄭州市、洛陽市的53家企業成本狀況展開調查,而浙江、河南均不在前三批電改試點范圍之內。

                  上述民營企業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今市場情況不太好,非常希望可以把用電成本降下來,“煤價都跌了這么多了,電價還是沒有變,這肯定不合理?!?/p>

                  根據《關于擴大輸配電價改革試點范圍有關事項的通知》,輸配電價改革將在2017年全面推開。韓曉平認為,隨著電力改革的推進,兩部制電價未來有可能會被取消,電網企業的成本也會得到更好的監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王辛夷)

                文章關鍵詞:電網企業;電網公司;國家電網;輸配電價;人民日報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河南出臺“電力直接交易”舉措 為企業節省電費近15億

                  咱老百姓用電,每個月用得再多,也就是百兒八十度或者幾百度,但工業企業就不一樣了,每個月用幾十萬度甚至數百萬度并不罕見。河南電力交易中心有關人士解釋,以前,電廠發出來的電量,會通過電網輸送到用戶家里。

                • 我國加強電網企業輸配電成本監管

                  國家發展改革委17日消息,為推進輸配電價改革,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這是我國第一個針對超大網絡型自然壟斷行業的成本監審辦法,標志著國家對電網企業成本監管全面進入科學監管、制度監管的新階段。

                • 電力體制改革試圖破除電網壟斷 已有電網職工離職

                  近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電改方案),這是繼2002年國務院下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時隔13年之后重新開啟的針對電力行業的新一輪改革。

                • 新電改方案有望年底出臺

                  據了解,新電改方案除了延續深圳試點的基本思路,還提出要改變電網企業集電力輸送、電力統購統銷、調度交易一體的狀況,逐步破除電網壟斷。對此,中金公司認為,深圳模式說明電改的長期目標是改變電價機制,即改變電網盈利模式,而非電網資產的劃分問題。

                • 發改委破電網吃差價

                  根據方案,深圳輸配電價的核價基礎為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的輸配電資產和業務,電網準許收入=準許成本+準許收益+稅金,輸配電價總水平等于輸配電總準許收入除以總輸配電量。曾鳴認為,輸配電價格改革只是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中的一環,需要配套發電側、售電側電價市場化改革,改變政府定價的方式。

                • 新電改方案第一稿已起草

                  《深化電力體制改革若干意見》第一稿已起草完成,核心內容包括兩項,一,輸配電分開正式被列入改革盤子;二,確立電網企業新的盈利模式,即按照政府核定的輸配電價收取電網費  牽動各方神經的電改正在提速,力度可能大超預期。

                • 中電聯否認拆分國家電網

                  “這種做法肯定是違反2002年國務院印發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俗稱‘五號文’,下同)的,但是國家電網拆分的說法并不可信?!薄 ≈袊洕w制改革研究會電力體制改革研究組組長武建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電力體制改革并不等于拆分電網。

                • 中電聯否認拆分國家電網

                  “這種做法肯定是違反2002年國務院印發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俗稱‘五號文’,下同)的,但是國家電網拆分的說法并不可信。”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電力體制改革研究組組長武建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電力體制改革并不等于拆分電網。

                • 電網公司賬面非暴利讓人糾結

                  在購電作為電網企業最主要的“采購成本”、銷電作為其最主要的“營業收入”之下,懸殊的購銷差價,構成了電網企業的利潤空間。無論是之于我國當前經濟的下行、還是之于電價的民生屬性,電網企業本應遵循“非暴利”原則,為實體經濟復蘇減負,為民生保障分憂。

                • 電網企業“武斗”源于電改目標不明

                  在電網改革目標不明確的情況下,地方電力企業和國家電網公司由于利益糾葛,就會出現陜西地電和國家電網公司這樣的沖突。據媒體報道,陜西地方電力集團和國家電網陜西省分公司在4月25日發生武斗,這是繼2008年之后,兩大輸電企業雙方發生的第二次激烈沖突。

                • 10余省份電改試點方案獲批 售電業務向社會資本開放

                  新疆第一座火力發電站退出歷史舞臺。記者注意到,北京、山西等地電改方案中均提到電價的市場化問題,要求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理順電價形成機制。

                • 新一輪電改觸及了核心理念與深層矛盾

                  與2002年相對碎片、單一化電改相比,新一輪電改力度大,主次分明,可操作性強。電力交易中心靠什么做到“相對獨立”,售電公司什么時候能形成真正的電力交易,也還有待繼續探索。與2002年相對碎片、單一化的電改相比,新一輪電改的頂層設計不僅層次高,改革力度大,而且主次分明,可操作性強。

                • 國家電網董事長:國網未阻礙電改

                  電力體制改革停滯十三年僵局難破,新一輪方案蹉跎兩年多終獲通過,但時隔近兩個月仍未落地,眾多業內人士認為國家電網是改革的最大阻力。截至目前,只有廠網分離基本實現,主輔分離仍不徹底,輸配分開尚無時間表,競價上網以及電價市場化改革更是停滯不前。

                • 新一輪電改亮點:電網只收“過網費”

                  2014年11月出臺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推進石油、天然氣價格改革,有序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天然氣井口價格及銷售價格由市場形成,油氣管輸價格由政府定價。

                • 電力改革再啟動 牽涉面廣利益錯綜復雜

                  在停滯了十年之后,經多方消息證實,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起草的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已于10月中旬遞交國務院,有望在近期獲批出臺。與發電相比,在目前的電力體系中并沒有獨立售電企業,售電長期與輸配電捆綁在一起,為國有電網所壟斷。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