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省內新聞 > 正文

                河南出臺“電力直接交易”舉措 為企業節省電費近15億

                2016年09月12日07:01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5034

                   咱老百姓用電,每個月用得再多,也就是百兒八十度或者幾百度,但工業企業就不一樣了,每個月用幾十萬度甚至數百萬度并不罕見。對于企業來說,電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今,河南出臺了“電力直接交易”這一舉措,一下子就為企業節省了近15億元電費。

                  直接交易電量240億度 節省電費近15億

                  9月11日,記者從河南電力交易中心獲悉,2016年以來,通過該中心的交易平臺,我省共組織開展了兩批共8次電力直接交易,成交電量240億度,降低企業用電成本14.94億元。而參與的企業達78家,涉及冶金、建材、化工、石油、電子、機械等多個行業。

                  濟源金利集團、萬洋集團是兩家民營有色金屬冶煉企業,電費支出曾占兩家企業生產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今年8月底,這兩家企業參加了由河南電力交易中心組織開展的電力直接交易。 “我們集團成交電量1億度,每度電的購電價格降低了3.61分,這一下子就為我們企業節省電費361萬元。”濟源金利集團有關負責人說。萬洋集團也因此用電成本減少415萬元。 “電力直接交易為我們節約了成本,等于給我們送來了真金白銀,大福利啊!”談及此事,兩家企業的有關人士顯得非常開心。

                  電廠和用戶直接談電價

                  電網供電,咱用電交電費,現在咋又整出來個“電力直接交易”呢?啥是“電力直接交易”?

                  河南電力交易中心有關人士解釋,以前,電廠發出來的電量,會通過電網輸送到用戶家里。也就是說,電廠只負責發電就行了,工業企業用電,要跟供電公司打交道,電價也是國家核定的電價。而“電力直接交易”,則是對符合標準的發電企業、售電主體和用戶,賦予自主選擇權,換句話說,就是發電企業要按照國家規定的輸配電價,向電網企業支付相應的過網費,可以與用電戶直接交易。 當然,直接交易雙方要通過自主協商決定交易事項,然后依法依規簽訂電網企業參與的三方合同。

                  直接電力交易有啥好處

                  “電力直接交易受益最大的就是作為用電大戶的工業企業,電價降低意味著企業成本降低。對于發電企業來說,以前要按計劃發電,發出來的電按照國家規定的電價進入電網,直接交易要求發電企業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發電成本,這樣他們的電在市場上才有競爭力。而對于電網企業來說,要履行保底供電(居民、農業、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用電)義務,還要為電力直接交易服務。”省發改委有關人士說,電力直接交易釋放了電力體制改革紅利,落實了省政府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需求,服務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

                  另一個利好消息是: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批復同意河南等省份開展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 省發改委有關人士說,河南成為全國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后,通過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這對保持電力行業可持續發展,對加快去產能、降成本、補短板、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首席記者 梁新慧)

                文章關鍵詞:電網企業;電力交易;電費支出;企業用電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國家電網回應企業不用電也繳費:維護設備需成本

                  5月16日,《人民日報》在一篇調查文章中提及,企業只要裝了變壓器,即使不用電,也要長期交納不低的費用。韓曉平認為,隨著電力改革的推進,兩部制電價未來有可能會被取消,電網企業的成本也會得到更好的監管。

                • 我國加強電網企業輸配電成本監管

                  國家發展改革委17日消息,為推進輸配電價改革,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這是我國第一個針對超大網絡型自然壟斷行業的成本監審辦法,標志著國家對電網企業成本監管全面進入科學監管、制度監管的新階段。

                • 電力體制改革試圖破除電網壟斷 已有電網職工離職

                  近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電改方案),這是繼2002年國務院下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時隔13年之后重新開啟的針對電力行業的新一輪改革。

                • 新電改方案有望年底出臺

                  據了解,新電改方案除了延續深圳試點的基本思路,還提出要改變電網企業集電力輸送、電力統購統銷、調度交易一體的狀況,逐步破除電網壟斷。對此,中金公司認為,深圳模式說明電改的長期目標是改變電價機制,即改變電網盈利模式,而非電網資產的劃分問題。

                • 發改委破電網吃差價

                  根據方案,深圳輸配電價的核價基礎為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的輸配電資產和業務,電網準許收入=準許成本+準許收益+稅金,輸配電價總水平等于輸配電總準許收入除以總輸配電量。曾鳴認為,輸配電價格改革只是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中的一環,需要配套發電側、售電側電價市場化改革,改變政府定價的方式。

                • 新電改方案第一稿已起草

                  《深化電力體制改革若干意見》第一稿已起草完成,核心內容包括兩項,一,輸配電分開正式被列入改革盤子;二,確立電網企業新的盈利模式,即按照政府核定的輸配電價收取電網費  牽動各方神經的電改正在提速,力度可能大超預期。

                • 中電聯否認拆分國家電網

                  “這種做法肯定是違反2002年國務院印發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俗稱‘五號文’,下同)的,但是國家電網拆分的說法并不可信。”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電力體制改革研究組組長武建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電力體制改革并不等于拆分電網。

                • 中電聯否認拆分國家電網

                  “這種做法肯定是違反2002年國務院印發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俗稱‘五號文’,下同)的,但是國家電網拆分的說法并不可信。”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電力體制改革研究組組長武建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電力體制改革并不等于拆分電網。

                • 電網公司賬面非暴利讓人糾結

                  在購電作為電網企業最主要的“采購成本”、銷電作為其最主要的“營業收入”之下,懸殊的購銷差價,構成了電網企業的利潤空間。無論是之于我國當前經濟的下行、還是之于電價的民生屬性,電網企業本應遵循“非暴利”原則,為實體經濟復蘇減負,為民生保障分憂。

                • 電網企業“武斗”源于電改目標不明

                  在電網改革目標不明確的情況下,地方電力企業和國家電網公司由于利益糾葛,就會出現陜西地電和國家電網公司這樣的沖突。據媒體報道,陜西地方電力集團和國家電網陜西省分公司在4月25日發生武斗,這是繼2008年之后,兩大輸電企業雙方發生的第二次激烈沖突。

                • 10余省份電改試點方案獲批 售電業務向社會資本開放

                  新疆第一座火力發電站退出歷史舞臺。記者注意到,北京、山西等地電改方案中均提到電價的市場化問題,要求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理順電價形成機制。

                • 新一輪電改觸及了核心理念與深層矛盾

                  與2002年相對碎片、單一化電改相比,新一輪電改力度大,主次分明,可操作性強。電力交易中心靠什么做到“相對獨立”,售電公司什么時候能形成真正的電力交易,也還有待繼續探索。與2002年相對碎片、單一化的電改相比,新一輪電改的頂層設計不僅層次高,改革力度大,而且主次分明,可操作性強。

                • 國家電網董事長:國網未阻礙電改

                  電力體制改革停滯十三年僵局難破,新一輪方案蹉跎兩年多終獲通過,但時隔近兩個月仍未落地,眾多業內人士認為國家電網是改革的最大阻力。截至目前,只有廠網分離基本實現,主輔分離仍不徹底,輸配分開尚無時間表,競價上網以及電價市場化改革更是停滯不前。

                • 新一輪電改亮點:電網只收“過網費”

                  2014年11月出臺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推進石油、天然氣價格改革,有序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天然氣井口價格及銷售價格由市場形成,油氣管輸價格由政府定價。

                • 電力改革再啟動 牽涉面廣利益錯綜復雜

                  在停滯了十年之后,經多方消息證實,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起草的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已于10月中旬遞交國務院,有望在近期獲批出臺。與發電相比,在目前的電力體系中并沒有獨立售電企業,售電長期與輸配電捆綁在一起,為國有電網所壟斷。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