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在繁花似錦的馬可波羅花世界,“全國網絡媒體聯盟宣傳研討會暨全國百名網絡媒體總編輯看揚州”活動啟動了。至此,上百位網絡媒體的總編輯一起來到揚州,開始了揚州之行。專家們就如何加強絲綢之路沿線的新聞傳播,提升媒體在“一帶一路”沿線的“話語權”,清晰地講好“中國故事”為議題,展開了熱烈探討并形成累累碩果。
正如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原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翟惠生所說:“舉辦這樣的活動,緊扣了中央近期關于‘一帶一路’方略的號召,落地行動之快速,讓人驚嘆。此外,活動還創新提出‘沿絲綢之路加強新聞傳播活動‘這概念,通過線上與線下聯動,值得肯定。這次活動開了個好頭,對推動全國新聞媒體落實‘一帶一路’精神有著示范和推動作用。”
揚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姜龍致辭。
積極響應“一帶一路”號召
努力傳播好“中國好故事”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對不少外地人而言,揚州是一座活在唐詩宋詞里的城市。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賦予了揚州太多的文化積淀。
作為歷史上最早開鑿人工運河的城市,揚州依托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大唐經濟版圖中所占的地位,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城市和東方著名港口。
當前,國家正大力發展“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長江經濟帶”戰略。建城2500周年的揚州迎來重大歷史的發展機遇。因此主辦方響應號召,精心策劃、超前準備了這次活動。
參會者表示,““揚州地理優勢明顯,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再加之城市豐富的內涵、特色和潛質,定能讓過去輝煌的歷史成就滿懷希望的未來。”這是一個對揚州“一帶一路”文化跨越歷史與時空的解讀與對話,更是揚州城市品牌的一個成功推介。
“這樣的活動,由新聞媒體來牽頭舉辦,并且還辦得有聲有色,確實很了不起。”參與過幾天的活動,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國際能源研究所所長王進肯定地說道。
主題明確嘉賓解讀權威有深度
為促揚州入“一帶一路”布局而發聲
“一帶一路”效應,賦予了此次活動一張張通行證,而有著權威專家的發聲,又使得此次活動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從定位上,我們就結合‘一帶一路’方略做好文章。”主辦方表示,為了使得這次活動辦得規格高,而且權威有深度,在邀請嘉賓上,他們下足了功夫。
“我們特意邀請了政策的頂層設計者、深入研究政策的成員等來揚為社會各界傳播專業的聲音。”主辦方介紹說,比如他們邀請了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院長鄭新業權威解讀“一帶一路”方略。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趙建軍則介紹了全省“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情況,而毛才高則是國家“一帶一路”課題組成員,他則被邀請來談城市如何搶抓戰略機遇。
國家“一帶一路”方略中,能源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為此,主辦方邀請了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國際能源研究所所長王進來解讀“一帶一路”層層設計及能源戰略。翟惠生則是在中國新聞界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他為這場活動中媒體關于如何加強絲路沿線新聞傳播效果發出了專業聲音。揚州大學封志明作為地方的文化專家代表,與大家分享了揚州在歷史上絲綢之路中所占據的樞紐地位。
把“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聯系起來的紐帶是大運河。揚州則借其在大運河沿線城市中的獨特位置和大運河在全國交通體系中的作用,成為“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連接點”。為此,這次活動特地安排了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進行演講,而揚州是江蘇省內唯一擁有國際性非政府組織的城市。 “組織由世界各國運河城市、經濟文化機構以及個人組成,絕大部分城市位于‘一帶一路’沿線上,WCCO將積極推動大運河沿線城市攜起手來,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我們邀請這么多專家在論壇上同臺演講,則是為了引起社會共鳴,傳播好揚州好聲音,推動揚州加快融入到‘一帶一路’城市布局中去。”主辦方介紹說。
不僅如此,為了讓與會者深入了解揚州,更好地推廣揚州,活動安排的考察行程,還聚焦了“江淮生態大走廊”和“生態科技新城”等地。江淮生態大走廊的總體布局為“一帶一廊”。“一帶”為沿京杭大運河、高水河、芒稻河、廖家溝、夾江及周邊湖泊水系、濕地形成的生態帶;“一廊”為沿潼河、三陽河、新通揚運河、夾江形成的清水走廊,總面積為1780平方公里,涉及5個縣(市、區)、2個功能區,共34個鄉鎮。生態科技新城位于揚州兩大生態廊道交匯處,北部為國內保護最為完好、資源最為豐富的河島濕地以及揚州最大的城市生態中心——“七河八島”,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輸水通道、淮河入江水道和揚州城市飲用水源地保護區,被譽為揚州的“綠肺綠腎”和城市“后花園”。
“我省積極呼吁江淮生態大走廊升格國家戰略,此次借用網絡媒體的眼睛聚焦‘江淮生態大走廊’,也對推進其進入國家戰略有著積極的意義。”主辦方介紹說。
活動成功舉辦獲得多方贊譽
海量網媒云集主流媒體強勢傳播
會上,一系列精彩的活動吸引了與會者的注意力。“全國網絡媒體聯盟宣傳研討會暨全國百名網絡媒體總編輯看揚州”首日封在研討會上揭幕首發。這是全國媒體首次為貫徹“一帶一路”精神,發行首日封。
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媒體融合和“中央廚房”建設已經成為現象級的樣板。如何通過打造媒體界的“中央廚房”,來推動媒體聯合發聲?會上,揚州大學新聞傳媒學院副院長武新宏、中國日報網副總編輯李欣、星辰在線總編輯何旭、華龍網副總裁張德澤、新疆網總編輯邵平、深圳新聞網總編輯藍岸、南京厚建軟件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林剛共同探討了勢在必行的“中央廚房”建設如何熱啟動。同時在中央廚房的框架下,區域手機新聞客戶端APP,如何更有作為?來自上海報業集團“澎湃”的常務副總編輯李榮、新華報業集團“交匯點”的副總監章強、四川報業集團“封面”的副總編輯盧蕩、揚州網總編輯王暉軍共同探討了如何以特色內容加強傳播效果、區域內通過技術平臺加強傳播聯動這一話題。
“我們將通過打造‘一帶一路’共同技術軟件平臺‘中央廚房’,來為沿線城市提供統一平臺,變單個媒體的聲音為媒體帶,為聲音插上‘麥克風’,講好‘一帶一路’的好故事,發好‘一帶一路’的好聲音。”主辦方介紹,為了配合“一帶一路”方略,全國網絡媒體聯盟還將一起走出去,跟當地的媒體結合,宣傳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合作原則。研討會舉行了“豐尚行”一帶一路網媒跨國采訪啟動儀式,接下來全國網絡媒體聯盟將會共同走出國門,在一帶一路的節點城市和國家來進行采訪。“我們媒體要做好‘傳聲筒’,這是我們國家‘一帶一路’發展的的長久支撐。”主辦方這樣說道。
“這次活動大大超出了我們全國網絡媒體聯盟領導層的意外,舉辦水準高,議題設置也符合中央號召。”“一帶一路”全國網盟名譽會長胡寶祥肯定地說道。
正是因為活動舉辦得成功,海量網媒云集至此,對活動進行了強勢傳播。論壇首日,開幕消息通過PC及手機端發出后,經過近200家與會媒體手機端及PC端轉發,閱讀量瞬間過千萬!僅揚州網手機端,現場直播開通后不久,收看人數突破10萬人次。
活動推進過程中,參與網絡媒體給予了積極而又廣泛的報道。記者了解到,以中國日報網英文頻道為代表的網絡媒體,聚焦揚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中國日報網英文頻道以“Media executives' take on internet media and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和“Online media geared up for Belt and Road”為題刊發英文文章,向全球觀眾大力推介大會盛況,將“一帶一路”方略傳播給全世界。許多的網站與個人轉載了本次活動的連續報道。在大型搜索引擎百度里輸入“全國網絡媒體聯盟宣傳研討會暨全國百名網絡媒體總編輯看揚州”這些字,彈出來195000個搜索結果。(記者 丁蕾)
昨天“全國網絡媒體聯盟宣傳研討會暨全國百名網絡媒體總編輯看揚州”活動正式在馬可波羅花世界拉開帷幕。鄧清認為,“一帶一路”倡議讓大運河沿線城市看到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開展新一輪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共贏的歷史機遇。
強化“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哈方“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對接合作以及中哈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合作,從而推動 “一帶一路”建設和歐亞經濟一體化,促進中亞乃至歐亞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由全國“一帶一路”網絡媒體聯盟主辦的“全國網絡媒體聯盟宣傳研討會暨全國百名網絡媒體總編輯看揚州”活動今日啟動。本次峰會由揚州報業傳媒集團、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管委會、揚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揚州網具體承辦,中國日報網提供特別媒體支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今天在京主持召開調研協商座談會,邀請部分民主黨派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圍繞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建言獻策。
相信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共識的達成,沿線國家深度合作機制的建立,鐵路部門堅持科學組織、優質服務,“鐵膽火車俠”高效物流通過提質增效、深度打造,中歐班列品牌效應將不斷擴大,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作出中國鐵路新的更大貢獻。
正是有了“一帶一路”的引領,讓“中國制造”真正的走出了國門,正是有了“五通”的有利推進,便利交通這個“先行官”,讓“中國制造”被世界各國所認可。
只有有效推動各國政策對接,在全球范圍整合經濟要素和發展資源,才能形成合力,促進世界和平安寧、共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順應時代潮流、遵循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紀工程。
路路相連,美美與共。“一帶一路”所開啟的,不僅是商貿往來、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更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呈現,是中國對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給出的中國方案。
5月16日上午,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作為“一帶一路”供應鏈金融聯盟副主席,與阿根廷總統毛里西奧·馬克里在北京進行親切會晤,就奇瑞集團與阿根廷企業在更廣泛領域的合作進行了坦誠友好地會談。
目前,中歐班列國內開行城市已達27個,覆蓋21個省區市,到達歐洲11個國家的28個城市,中歐班列開行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
作為扎根豫西的仰韶酒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自覺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百萬助學聚力“一帶一路”教育發展,以實際行動精準扶貧,有力彰顯了其“誠實守信、勇于負責、專注如一、仁愛之心”的企業價值觀念。
5月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并致開幕辭。由光明網出品的【學習時刻】欄目,今天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請他談談對主席講話的理解。
5月16日,鄭州科技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系黨總支組織師生相繼觀看了高峰論壇直播和文藝匯演。
當今世界,面對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孤立主義等逆全球化思潮抬頭,世界經濟急需新的推動力,中國在此關鍵時期,順應時代經濟發展命脈,在古絲綢沿線65個國家,提出了“一帶一路”倡儀,讓合作變成世界經濟發展主流,此次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辦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再注一劑強心針。
5月13日,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與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在京聯合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世界衛生組織關于“一帶一路”衛生領域合作的執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