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4日08:51 來源:新華社
一列中歐班列(鄭州)正滿載著貨物緩緩駛出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資料圖片) 新華社發
中歐班列(鄭州)累計開行超1000列、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躋身全球50強、跨境電商貨物出口180多個國家……近年來,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的河南緊抓“一帶一路”有利時機,拓展出了開放型經濟發展新格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地處內陸腹地的河南省,大力打造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構建陸路、空中、網上三個向度的絲綢之路,逐漸變身為開放高地。
每星期“去八回八” “鋼鐵駝隊”倍繁忙
元旦前夕,一聲汽笛刺破長空,滿載著90標箱貨物的中歐班列(鄭州)緩緩啟動,一路向西駛向萬里之外的德國漢堡。搭乘這趟班列運送玫瑰花苗的河南南陽文鮮月季科普基地總經理李付昌說:“班列上冷藏設施完善,非常有利于花木保鮮,與海運相比,搭乘班列能節省26天,更加方便快捷。”
從2013年7月18日首班開行以來,中歐班列(鄭州)從每月一班去程增長到如今每星期“去八回八”。截至2017年底,班列累計開行1008班,總累計貨值52.24億美元;運往歐洲的貨物共計1300多種。
中歐班列(鄭州)運營主體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文俊介紹,中歐班列(鄭州)在國內集疏以鄭州為核心,已覆蓋全國四分之三的省份;在境外,向東輻射到日本、韓國等亞太地區,向西在德國構建以漢堡為樞紐的歐盟業務網絡。目前,網絡遍布歐盟和俄羅斯及中亞地區24個國家121個城市,境內合作伙伴達2100多家,境外合作伙伴達780多家。
中歐班列(鄭州)還發展運貿一體化,以貿易促進物流發展。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300多家企業建立直接合作關系,截至2017年11月底線上線下總銷售額達3000多萬元。
空中絲路架起來 產業鏈融入全球
水果、服裝、豪車配件……一架架貨機經由鄭州,將國外貨物運到中國,把中國制造發往全球。早在5年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成為中國唯一一個以航空港經濟為引領的實驗區,獲得國家戰略平臺優勢。鄭州的上空日漸繁忙,來往穿梭的飛機架起一條“空中絲綢之路”。
河南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康書霞介紹,鄭州機場擁有進口水果、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冰鮮肉類、澳洲活牛、國際郵件經轉等6個指定口岸和跨境電商業務,成為國內進口指定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內陸機場。目前,經由鄭州機場的美洲水果進口量占據全國市場份額的70%以上。
“鄭州機場2017年貨郵吞吐量突破50萬噸,居全國第7位,躋身全球前50強;旅客吞吐量達2400多萬人次,躍升至全國第13位,年客貨運規模首次實現中部機場‘雙第一’。”康書霞說,鄭州機場在全球前20位貨運樞紐機場中已開通15個航點,基本形成了橫跨歐亞美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航線網絡。
空中交通優勢帶動河南航空偏好型產業快速發展,使河南融入了全球產業鏈。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重點布置了智能終端、精密機械等8大產業集群,現今智能終端已成為“鄭州制造”的世界級名片。
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目前已入駐終端智能制造企業190家,投產企業40家。2017年全區手機產量超過3億部,在全球手機供貨量中占比超過七分之一。
跨境電商發展快 貨通天下勢頭猛
在鄭州中大門O2O保稅直購體驗中心,鄭州市民王興琛挑選了幾盒韓國面膜和歐洲化妝品。她走到收銀臺,刷一下身份證,等候兩分鐘,提走了貨物。“海外代購沒有十天半個月拿不到貨,這里很快,還有國家把關,商品質量靠譜。”王興琛說。
作為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鄭州創新監管服務,實行保稅備貨模式,有效解決了跨境電子商務的關務申報、稅收征管、質量監督、物流服務等系統性難題,探索出了一條貨通天下的“網上絲綢之路”。
通過這里,國外進口以及國內出口的商品,可快捷方便地送達國內外消費者手中。數據顯示,河南保稅物流中心2017年進出口包裹量達7465.94萬單,貨值100.93億元,同比增長62.24%。
王興琛感覺到快,離不開鄭州海關創新通關監管模式,實現了“秒通關”。“通關能力從3單/秒提升到了50單/秒,日峰值處理能力可達500萬單,實際運行中一天最多處理過320萬單。”鄭州海關駐經開區辦事處主任蘭磊說。
鄭州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核心區的運營主體河南保稅集團總裁徐平介紹,目前在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園區備案的企業達1100多家,進口貨源地覆蓋63個國家,出口地覆蓋185個國家。聚美優品、網易考拉、小紅書、唯品會等多家電商云集于此,服務3557萬全球終端消費者。(記者 劉懷丕)
新華社鄭州1月13日電
中歐班列(鄭州)每周八去八回,是國內唯一實現滿載去回的班列……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以鄭州為亞太物流中心、以盧森堡為歐美物流中心,覆蓋全球貨運航空網絡的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正成為中原腹地走向開放前沿的先鋒。
12月26日,記者從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獲悉,今年以來,鄭州E貿易交易額已突破百億元大關,創造了河南跨境電商業務發展的新紀錄,“網上絲綢之路”閃耀著“河南數據”。
這是河南保稅物流中心依托多式聯運服務體系,創新跨境電商增長模式的一個縮影。“實踐證明,跨境電商發展對多式聯運服務體系的依賴度高,涉及的管理部門多、‘成本與時效’業務痛點集中。
10月12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員工揮舞著國旗,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在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除小紅書外,聚美優品、唯品會、網易考拉、京東等全球知名電商也云集于此。”連日來,韓愛娟一直沉浸在興奮中,“9月28日,在瑞士日內瓦,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受邀參加WTO公共論壇發表主題報告,鄭州模式引起強烈反響,有望為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提供解決方案。
鄭州片區新入區企業9425家,注冊資本1136億元,分別占河南自貿試驗區的78%和72%記者了解到,鄭州片區不斷加快推進云政務平臺建設,目前,網絡系統已部署到位,100個審批事項已開始網上受理,初步實現了“一網通辦”。
鄭州片區新入區企業9425家,注冊資本1136億元,分別占河南自貿試驗區的78%和72%記者了解到,鄭州片區不斷加快推進云政務平臺建設,目前,網絡系統已部署到位,100個審批事項已開始網上受理,初步實現了“一網通辦”。
9月12日上午,來自澳洲的8108件商品飛抵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這些商品首次成功實現全流程追溯,成為河南跨境電子商務商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的第一例。田艷萍說,河南在跨境電商方面實現全程可追溯,目前在全國13個試點城市中位居前列。
9月12日上午,來自澳洲的8108件商品飛抵河南保稅物流中心,這些商品首次成功實現全流程追溯,成為河南跨境電子商務商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的第一例。田艷萍說,河南在跨境電商方面實現全程可追溯,目前在全國13個試點城市中位居前列。
6月12日~14日,2017“CRI(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外記者看河南”大型采訪活動走進鄭州經開區。“如果鄭州跨境電商貿易規模再大一些,貿易合作商品更多一些,那么鄭州跨境貿易不僅是連通了全世界,更造福了全球人民。
4月5日上午,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河南自貿試驗區”)在鄭州舉行新聞發布會,鄭州市政府副市長黃卿,開封市政府副市長,開封片區管委會主任張松文,洛陽市政府副市長侯占國分別就各自片區對河南自貿試驗區的支持政策和創新舉措等情況進行政策解讀。
不沿邊、不靠海、地處中原腹地的鄭州,近年來,始終把開放創新雙驅動戰略作為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把開放創新作為發展的主導戰略,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全過程。進一步加大宣傳、推介工作力度,積極引導、鼓勵返鄉大學生和農民工創業人員“回流”創業,表彰獎勵先進典型。
1月9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傳出喜訊:2016年,跨境電商進出口單量達到8290.3萬單,交易額64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5%,在全國試點城市和跨境綜試區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 “商丘有電商發展的基礎,有產業的基礎,需要的正是類似集聚創客匯這樣的平臺,來加速推進商丘跨境電商產業、雙創發展的速度和規模。據了解,本屆華商節,由政協河南省委員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商丘市人民政府、中國僑商聯合會、河南省工商業聯合會、河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承辦。
5月10日,河南保稅物流中心發布消息,該中心承接的鄭州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業務單量已突破7000萬單,綜合指標占據全國綜試區試點城市首位。河南保稅物流中心以打造全球網購物品集散分撥中心為目標,向著“買全球賣全球”全面邁進。
從石家莊海關獲悉,2015年,石家莊海關共接受京津冀區域通關一體化報關單3萬票,占全部報關單比例由2015年年初的20.6%上升到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