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省內新聞 > 正文

                老楊會客廳走進天津濱海暢談實體經濟

                2017年07月31日21:35  來源:映象網

                5034

                  寫在前面:

                  這一輪振興實體經濟的關鍵是什么?

                  天津濱海,可能是觀察、回答這個問題的最佳切入口。

                  本期對話,來自濱海新區的十一家典型企業,從不同的產業和角度,講述了各自不同的方法和對策。

                  這些分散的革新和努力,最終都匯聚到同一條主線上:這一輪振興實體經濟,需要的是一整套系統化的科學體系:

                  從企業單點突破,到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從技術、產品的不斷迭代,到涵蓋管理、機制等的全要素模式創新;從企業自主自發的主動選擇,到系統性的引領、培育;從純粹的實體經濟,走向虛實融合、基礎配套、金融支持的同步更新;從局部區域的創新突破,到走向全國,甚至向國際輸出中國模式和標準…….

                  除此之外,隱藏在本期發聲背后的,則是天津濱海新區為振興實體經濟營造了一個極佳的發展環境。

                  適度、規范的政府引導,一系列先行先試的制度創新的保障,領先、科學的頂層設計和扎實的落地實踐,為濱海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創造了一片沃土,也讓之后的開花結果更加順理成章。

                  所以,正如對話中,主持人楊建國和特邀嘉賓梅紹華共同總結的一樣:天津濱海也許是這一輪全國振興實體經濟的最佳樣本。

                  而這個樣本的精髓,就在以下六個新維度上。(文/江朝博)

                  在振興實體經濟方面,濱海新區應該說是中國的排頭兵,對其他地方政府和企業,有很大的指標性、參考性意義?!方B華

                  2017年7月28日,作為2017政務V影響力(天津濱海)峰會的重要議程——《老楊會客廳》對話央企專場正式舉行。

                  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主持人楊建國與特邀嘉賓中國智慧城市投資聯合體執行主席梅紹華,央企、濱海新區企業、政府代表、媒體記者,圍繞著“振興實體經濟看天津濱海”的主題,進行了兩個小時的深度交流。

                  對話中,楊建國和梅紹華與在場企業一起,梳理出了振興實體經濟天津濱海模式的六個維度。

                  原因

                  振興實體經濟濱海模式

                  濱海新區無論是在實體經濟的基礎,還是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經驗上,在全國的層面來看,都可以說是處于排頭兵的地位。

                  楊建國:

                  實體經濟的春天又回來了。

                  之所以用了一個又回來了,是想說明兩件事:

                  第一,說明之前走了些彎路,“脫虛就實”的現象和傾向過去一段時間,表現的很明顯,而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不斷在用事實和結果證明:“脫虛就實”行不通。

                  所以,從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政府工作報告,再到剛剛結束的全國金融工作會,都在不斷強調振興實體經濟。

                  第二,說明這個實體經濟是和過去我們理解的實體經濟不同的,這個春天,是留給那些主動轉型升級,有方法,有思路,有對策,并且堅守在實體經濟上的企業的。

                  梅紹華:

                  為什么要在當下、在濱海新區討論實體經濟?

                  我想有三個因素:

                  第一,中國經濟的形勢使然;第二,濱海新區在振興實體經濟方面做的很好;第三,今年以來中央特別重視實體經濟。

                  我國現在正處于一個實體經濟大發展的歷史時期,工業化處于中后期階段,城鎮化處于加速階段的下半程,基礎設施建設還沒有完成,所以實體經濟很重要。

                  再加上,這些年來,我們國家金融行業,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做的不是特別好。

                  當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實體經濟,尤其是近年來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都在強調推進再工業化,強調重新振興實體經濟。這些國家的做法,為中國發展制造業、振興實體經濟,提供了很大的參考借鑒意義。

                  傳統制造瞄準提質增效

                  振興實體經濟濱海模式

                  大港油田:

                  在當前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大港油田的經營壓力十分巨大,提升企業發展質量是永恒的主題,改革創新是提升企業發展質量關鍵。

                  具體實踐中,大港油田大力實施一體化戰略,全面推進增儲建產一體化、地質工程一體化、科研生產一體化、技術經濟一體化、生產經營一體化、國內國際一體化,以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經營環節的無縫銜接,實現企業的提質量增效益。

                  中建六局:

                  作為老牌傳統產業,我們正在向專業化、精品化之路轉型升級,在“十三五”期間,我們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建筑基礎設施旗艦公司。

                  具體實踐中,我們一方面創造了包括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在內的一系列精品工程,另一方面,整個產業鏈從建造向投資建造方面延伸,在智慧城市、高端房建方面,不斷拓展技術和商業模式,并且形成了涵蓋投資、設計、建造、運營的全產業鏈運營模式。

                  “一帶一路”是“走出去”強心針

                  振興實體經濟濱海模式

                  泰達控股:中國企業走出去,在貿易、工程、產品上更多一些,像泰達這種以合作區的方式,在境外收儲土地,自主進行開發、自主進行招商引資的模式,好像并不是特別地多。

                  泰達模式之所以能復制到埃及的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是因為泰達模式具備五大核心優勢:與政府投融資平臺無縫對接的投資模式,總公司的管理模式,泰達精神和激勵機制、區域招商的制度和環境,以及以投資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在走出去過程中,“一帶一路”倡議給所有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打了一針“強心針”。也讓國外從國家到地方政府對中資企業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的高,支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大。

                  泰達模式對于“一帶一路”倡議最大的貢獻是,不僅僅是提供一個產能輸出的通道,最主要的是在國外搭建了一個中資企業投融資的平臺,讓我們的中資企業走出去有一個落腳的地方,在一個陌生的投資環境中,至少有一個相對熟悉的環境,和一個相對熟悉的合作伙伴去幫助他們、扶持他們在境外扎下腳跟,做大做強。

                  產融結合助力實體經濟

                  振興實體經濟濱海模式

                  海泰控股:

                  振興實體經濟方面,海泰控股明確產融結合,即產業與金融的結合:

                  具體實踐中,海泰控股這方面主要做了四個方向的工作,第一,對高科技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一直給予很大的金融支持;第二,對于處于產業技術升級、戰略升級的企業,給予融資支持;第三,培育多元化的金融能力,滿足實體中不斷提出的多樣化融資需求;第四,在助力實體經濟的同事,有效降低了金融風險。

                  濱海建投:

                  在金融助推實體經濟方面,我們推出了一系列基金業務,包括融資租賃業務的發展助推實體經濟的發展,包括運作規模比較大的京津冀產業投資基金等。

                  天??毓桑?/p>

                  產業和金融之間的關系,金融是我們利潤增長的增長點,產業是一個根本。集團的類金融和金融的板塊,一條主線是為金融產業提供服務,做得比較亮眼的是降低國有企業的融資成本,另外一條主線是結合企業的優化升級轉型,用了5-6年的時間我們集中清理了將近70家企業,盤活量達到了30多個億。

                  東疆控股:

                  我們現在主要是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股權投資,來引導這個區域的產業,特別是租賃產業的發展。包括為整個實體經濟落戶東疆提供人才引進等一系列公眾服務,也包括搭建一些融資租賃產業孵化器,幫助企業在東疆落戶的時候降低成本,快速壯大。

                  虛實結合勢在必行

                  振興實體經濟濱海模式

                  海泰控股:

                  現在的經濟模式是借助網絡和人工智能,人們的需求被細化量化,使得原有的實體經濟,產業鏈條、業務鏈條都進行了重新的建構,因此運用互聯網+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我們在實踐中,一個是以互聯網為載體,加強線上線下互動。二是將互聯網創新的成果與實體經濟融合更加密切,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和人才流,有效地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實體經濟的效率。

                  大港油田:

                  在虛實結合方面,大港油田創造了“王徐莊模式”,這是我們管理企業在新形勢下實現轉型升級的一個抓手,也體現了我們適應當前這種信息化、大數據、互聯網這樣一個發展的趨勢,實現我們傳統產業的信息化和工業化的一個高度的融合。

                  智慧城市讓產業升級更聰明

                  振興實體經濟濱海模式

                  天津生態城:

                  建設上,施行集約化的設計,以生態為目標,實現了基礎設施和生態設施的管理結合;

                  管理上,生態城有一個平臺三個中心的基礎設施管理模式,這一個平臺是指網絡信息的平臺,三個中心是運行維護中心、運營管理中心和客戶服務中心。實現了對整個生態城區基礎設施的集中、集約管理。

                  梅紹華:

                  智慧城市建設,簡單地講,確實是一個讓城市聰明起來,政府服務效率提升了很多倍,老百姓的生活便利性也提升了很多,而且也是城市轉型、升級、換代的一個很好的途徑。

                  天津中新生態城建設是我們國家很多城市參考借鑒的樣板,像特色小鎮里面也可以參考借鑒咱們中新生態城的一些好的做法。

                  另外,在智慧城市建設上,我把這幾十個行業里面,上市公司、排名第一的和龍頭企業整合在一起,可以為地方政府提供智慧城市解決的整體方案,我們可以提供整個智慧城市解決的整體方案。

                  總結

                  振興實體經濟濱海模式

                  梅紹華:

                  天津濱海新區振興實體經濟的成功經驗可以用九個字概括:高大上、新精專、綠智開,包括大港油田的“王徐莊模式”在內,天津濱海企業不僅注重技術創新,在管理創新上也實同步升級。

                  另外,對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有兩點建議:第一,傳統制造企業包括基礎設施企業在轉型升級同時要學會利用移動互聯網;第二,基礎實施企業和投資企業要更加重視ppp發展模式。

                  楊建國:

                  無論是振興實體經濟的基礎,還是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經驗,濱海新區在全國都處于排頭兵的地位,因此,振興實體經濟要看天津濱海新區。

                文章關鍵詞:實體經濟;天津濱海新區;楊建國;振興;一帶一路 責編:安文靖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需政府企業各盡其力

                  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企業如果不能有效降低經營成本,就無法在市場上立足。目前,企業在通過自身努力降低經營成本方面仍有較大空間。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動企業眼睛向內降本增效”。

                • 振興實體經濟須處理好三個關系

                  實體經濟是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支點,也是未來發展的最大依憑。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與世界經濟長周期進入下行階段交匯的大背景下,我們只有著力振興實體經濟,才能培育發展新動能,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 發改委主任:大量資金進入房地產推高實體經濟成本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保定出臺限購政策,說明保定市場也存在房價上漲過快的現象。

                • 政協委員:政府應通過減稅幫實體經濟度過"陣痛"期

                  由此,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李稻葵呼吁,在實體經濟經歷嚴重困難時期,政府應真心實意幫一把。“從歷史經驗來看,企業經營沒有常勝將軍,往往在過去20年里獲得成功的企業家,再往下走20年不見得還會成功。

                • 省第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開幕 代表暢所欲言

                  今日,河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開幕,肩負著全省人民的重托,出席會議的代表將帶著沉甸甸的建議議案,走進會場。會議前夕,面對前來采訪的記者,人大代表們敞開了話匣子,就河南發展、科技創新、民計民生等方面暢所欲言。

                • 央行今日起降準1個百分點 可釋放1.2萬億資金

                  (記者蘇曼麗 郭永芳)穩增長政策再次加碼。目前,外匯占款趨勢性放緩,加上金融脫媒加快、股市繁榮分流存款,銀行存款增速不斷下降,負債成本上升壓力不減。

                • 洛陽銀行:貼身服務實體經濟 不斷探索發展路徑

                  2014年12月30日,經中國銀監會批準,我省首家金融租賃公司——洛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為我國“一五”時期重點建設的老工業基地,洛陽裝備制造業基礎雄厚,農機市場供需條件良好,為金融租賃業務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 追逐“刀鋒上的泡沫”

                  從上市公司數據來看,與去年年底相比,截至今年三季度非金融上市公司總資產增長11%

                • 實體經濟減速考量新常態下貨幣抉擇

                  7月的最后一個宏觀經濟數據8月28日由國家統計局發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823.3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比6月回落4.4個百分點。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所副研究員原磊卻認為,未來工業企業仍會面臨較大經營壓力。

                • 銀行理財“去通道化”應對融資難 直接對接實體

                  融資“既貴又難”,因此,“去通道化”是銀行理財能更好地對接實體經濟的方法。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