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 編者按:4月20日起,央行再次采取“普降+定降”的方式,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這是自2008年11月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降準,降幅超出了市場預期。同時也引發了市場的疑問:目前的貨幣政策是不是已經“寬松”了?降準對股市和樓市是重大利好嗎?降準后如何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和“最需要的地方”?央行為何選擇降準而不是降息?未來是否還有進一步降準或者降息空間?中國經濟網記者就這些問題,對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進行了專訪。
降準不改“穩健”貨幣政策
中國經濟網:針對此次降準,央行官方解讀為貨幣政策仍是“中性”、“穩健”的,而市場上很多人認為目前貨幣政策已經是“寬松”的了,為何會有這樣的分歧?
連平:這里要區分一個基本問題——貨幣政策穩健與否用什么標準來衡量。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有緊和松兩個方向,但貨幣政策的基調穩健與否不能用這個作為標準,應該看運作下來整個市場貨幣信貸的運行狀況,比如說信貸增速、M2增速、M1增速、社會融資規模是多少。現在整個狀況不是松了而是緊了,這時就需要貨幣政策來進行調節,向市場供應流動性。但不能簡單地說就是基調改變了,不能說就是寬松貨幣了,可以說向“松”的方向做調整,或者也可以說是“逆周期調整”。
中國經濟網:降準被很多人理解為是股市和樓市的重大利好,就政策本身而言,會不會存在“誤讀”和夸大在這方面的作用和影響?
連平:金融市場所發生的變化使得有必要降準,調下來是有好處的。比如降低融資成本,增加銀行信貸能力,定向支持薄弱的環節。還有一點應該也在政策目標范圍內,就是通過市場流動性的寬松以及利率的下降,促使或者幫助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房地產市場政策出了很多,在逐步松綁的情況下,再加一個很好的金融配合,對房地產市場是有利的。
此外,降準也與地方債及存款保險制度實施相關。今年地方政府要發債1.6萬億,銀行流動性偏緊,肯定發行就有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銀行的流動性稍微松一點,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一些; 5月1日存款保險制度要出臺,也需要保持市場流動性比較寬松。
至于股市是不是在這個政策目標的范圍之內很難講。客觀上來說,資金的寬松以及融資成本的下降,有助于股市活躍。
引導資金真正流向實體經濟
中國經濟網:為引導降準后的資金能夠真正流向實體經濟和“最需要的地方”,除降準本身還是否需要出臺一系列的“配套政策”?
連平:需要通過銀行的信貸政策,當然也不光是信貸。現在流動性在降準之后處于一個相對寬裕的狀態。地方政府發債推動城鎮化,銀行去買不就是支持實體經濟?房地產市場趨于活躍,需要更多的信貸,開發商接下來要買地、投資,信貸給予支持,還有一些非信貸的手段,開發商也可以發債來獲得資金的支持,這不是支持實體經濟?還有融資成本下降讓更多民營企業融資條件得到相應改善,不也是支持實體經濟?甚至說資金寬松了,融資成本下降了,使得股市活躍了,更多小型民營企業在創業板上市,這不是支持實體經濟?
這要通過一系列方面加以落實,包括政府債券、小企業上市融資、小微企業薄弱環節、房地產行業銀行加以支持等等。我想方方面面都會朝這個方向去做,不要籠統就說“脫實向虛”,股市一漲那就是“脫實向虛”,這絕對不合理。
未來還有進一步降準空間
中國經濟網:這次降準的力度超過很多人想象,從另一方面講,央行為何選擇降準而不是降息?
連平: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高存款準備金率跟金融市場的實際情況是不相吻合的,所以降準更有必要。
至于說為什么沒有降息?從實際經濟來講,把利率進一步往下調,高的融資成本就容易下來。但現在貸款利率已基本放開,降息如果沒有市場流動性寬松的配合,利率水平也不見得會有明顯下降,或者說下降一個階段后又上去。所以這個時候更需要降準和降息來配合。去年到今年已經降息兩次,存款準備金率也適當做一些下調,這兩者結合起來效果會更好。此外,降息受到美聯儲加息、資本流出壓力加大的制約。美國的未來趨勢還是加息,人民幣將承受更大的貶值壓力。現在存款準備金率下來一些,流動性寬松一些,會導致市場的利率水平下降,不用這么大動靜來搞降息。
中國經濟網:最近,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中國的貨幣政策還有空間,是不是意味著未來還會有降準,或者降息?
連平:有人說降息空間非常大,還有好多次,我覺得這只是考慮到問題的一個方面。中國利率政策要兼顧到國際收支和人民幣匯率。企業走出去當然人民幣升值好,人民幣走出去也是堅挺好。當然不是說一定不會降,如果說未來經濟壓力確實很大,通縮也已基本來臨,那該降息還得降息,對外要讓位于對內。
降準當然有空間,因為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比較高。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較高是因為外匯占款多,現在外匯占款開始出現了負增長,減少了兩千多億,未來還會進一步減少。同時,互聯網金融促使銀行活期存款大量流失,股市活躍又導致資金流失,從存款中間流出來,由一般性存款變成同業存款。所以在存款這方面,存款準備金率高的話對銀行體系還是有壓力的。在這個大趨勢下,未來存款準備金率應該會逐漸下調。當然,會控制好節奏,不會短期內迅速下調,年內不排除再降一到兩次的可能性,每次是0.5個百分點。(記者 馬常艷 馮虎)
當前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期,讓資金回流實體經濟正是當務之急。要做到這一點,除了抑制樓市的過熱之外,還需要為實體經濟創造更好的政策空間。
精準發力供給側需要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三鏈”融合,為產業、科技、創新載體建設提供精準支撐。江蘇還對企業技改……
這次,降低一般工業用電價格每千瓦時下降了5.57分,可以為企業降低成本50億元左右,加上暫緩實行高峰電價等,總計可為企業降低成本112億元。
穩增長政策再次加碼,央行的本意還是為支持實體經濟,降準將有利于小微企業融資。目前,外匯占款趨勢性放緩,加上金融脫媒加快、股市繁榮分流存款,銀行存款增速不斷下降,負債成本上升壓力不減。
(記者蘇曼麗 郭永芳)穩增長政策再次加碼。目前,外匯占款趨勢性放緩,加上金融脫媒加快、股市繁榮分流存款,銀行存款增速不斷下降,負債成本上升壓力不減。
2014年12月30日,經中國銀監會批準,我省首家金融租賃公司——洛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作為我國“一五”時期重點建設的老工業基地,洛陽裝備制造業基礎雄厚,農機市場供需條件良好,為金融租賃業務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從上市公司數據來看,與去年年底相比,截至今年三季度非金融上市公司總資產增長11%
7月的最后一個宏觀經濟數據8月28日由國家統計局發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823.3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比6月回落4.4個百分點。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所副研究員原磊卻認為,未來工業企業仍會面臨較大經營壓力。
融資“既貴又難”,因此,“去通道化”是銀行理財能更好地對接實體經濟的方法。
拉存款大戰升溫,各銀行搶發理財產品;分析稱“錢緊”難再現;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趙慶明認為,隨著信貸定向放松,加大對同業存款等影子銀行治理力度,銀行貸款資金投放有望上行。
拉存款大戰升溫,各銀行搶發理財產品;分析稱“錢緊”難再現;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趙慶明認為,隨著信貸定向放松,加大對同業存款等影子銀行治理力度,銀行貸款資金投放有望上行。
會議指出,當前經濟工作面臨不少困難和壓力,我國經濟發展外部環境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依然存在,一些困難不容低估,潛在風險需要高度關注。要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根據形勢變化適時調整其內涵,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預期目標。
會議指出,當前經濟工作面臨不少困難和壓力,我國經濟發展外部環境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依然存在,一些困難不容低估,潛在風險需要高度關注。要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根據形勢變化適時調整其內涵,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預期目標。
二要理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關系,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同時積極轉變政府職能,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五要加快編制政府資產負債表,根據經濟發展和產業增長、政府融資機制、債務償還資金來源等通盤考慮,尋求地方政府性債務治理平衡點。
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達148.05萬億元,較上月增加約2.7萬億元,同比增長12.8%;總負債137.92萬億元,同比增長12.5%。過去十年是中國銀行業增長的“黃金時期”,資產規模年均增長20%左右,是GDP增速的兩倍,利潤年均增長超過25%,高于制造業利潤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