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華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以來,與小河鎮西郭渡村的黨員群眾一同真抓實干,以農民增收為重點, 2016年精準扶貧工作實現整村摘帽、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攻堅任務。
黃國華(左一)
黃國華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以來,與小河鎮西郭渡村的黨員群眾一同真抓實干,以農民增收為重點, 2016年精準扶貧工作實現整村摘帽、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攻堅任務。
詳細走訪 量身定做扶貧計
駐村以后,通過實地考察、挨戶走訪、召開各種會議、與村干部和村民交談、查看資料等大量細致的工作,全面掌握了西郭渡村的耕地面積、農作物的種植、全村戶數與人數、人口結構與人口分布、全村經濟收入與人均收入、基礎建設、制度建設、環境建設以及主要制約西郭渡村發展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掌握了村情民意。按照國家和省、市、縣對貧困戶進行識別和建檔立卡的工作要求,嚴格執行識別標準,把最貧困的5戶11人納入幫扶范圍,科學合理制定幫扶計劃。在此基礎上,綜合分析后,提出了“1345”的幫扶工作思路,即圍繞發展經濟這“一個中心”,抓好個體經濟、結構調整、規模經營“三個關鍵”,強化班子建設、基礎建設、文化建設、民生建設“四項保障”,實現有一個好的帶頭人、一個好的發展思路、一個好的工作制度、一個好的活動陣地、一個好的保障機制“五有目標”,制定了三年幫扶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為做好幫扶工作奠定了基礎。
“火車頭的作用得充分發揮,咱們黨員干部要”了解黨員的基本情況,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工作和人員結構情況,與村干部共同研究加強班子和黨員建設的方案。工作中注重抓好村黨員干部隊伍素質教育,強化黨員的教育管理,幫助西郭渡村黨支部開展黨員“爭先創優”活動,建立了《西郭渡村黨員學習制度》,制定了《西郭渡村黨員學習計劃》,加強各項基礎制度建設,指導幫助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村“兩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推進村務、黨務公開,使村各項工作逐步進入正軌。
解決困難 改善民生奔小康
基礎設施的改善是致富的前提條件。黃國華結合村里實際情況,與村委會一致決定首先完善基礎設施,最大程度改善群眾實際生活。
駐村以來,黃國華協助西郭渡村找部門、籌資金,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0萬元,新建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安裝了多種運動器材,建農村書屋1處,配備電腦、打復印機、圖書,投影儀、幕布、移動音響等多媒體設備,極大地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對村內電網進行改造,道路兩旁安裝路燈,種植櫻桃、柿子、山楂等果樹,改變村臟亂差的面貌,美化整體環境;對貧困戶危房進行改造,改善村民居住條件。
民以食為天。該村長期與后郭渡村共用一個水塔,供水能力不足,經過向縣里反映,李雷常務副縣長、李清杰副縣長親自帶水利局專家到村里調研,提出整修管路,更換30噸大功率水塔,增加供水壓力,解決了村里吃水問題。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便利了,才能尋到更多致富路”。由于村內沒有道路,道路坎坷不平,雨雪天氣給群眾出行帶來不便,特別是給孩子上學,老人出行帶來隱患。為徹底改變這種狀況,黃國華多次向市、縣交通局爭取修建農村道路建設項目,對村內東西南北各三條街道進行硬化,目前東西南北1950米的街道,共耗資55萬余元,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此外,黃國華把困難家庭和留守兒童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多次聯系院里走訪慰問困難家庭、五保戶和殘疾家庭,開展日常和節日慰問、送關愛等活動,共投入1萬余元,使村民們感受到幫扶單位給予的溫暖。
他叫張東堂,今年64歲,是澠池縣段村鄉四龍廟村黨支部書記。癌細胞時刻侵蝕著他的肌體,他和死神搶時間,讓村里興起了旅游業 四龍廟村地處韶山腹地,周圍群山環繞,風景宜人,旅游資源豐富。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看似平平無奇,卻在各個領域做出非同一般的成績,看似樸實無華,卻為我們的生活做出巨大的貢獻。5月15日,由中共河南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我為中原出彩做貢獻”大型采訪活動正式啟動。
以前茶農靠天吃飯,而現在完全可以依靠自身所學的專業技能,還可以通過技術平臺來不斷充實,為可持續性的技能提供了支持。
潘萍表示,她愿意一如既往,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希望憑借世旺生態園的平臺,為家鄉父老盡一份綿力。“畢生無所愿,惟愿遍覽天下書。
富裕起來的王鐵柱,沒有忘記生他養他的父老鄉親,2009年當選為第一任公選村主任,之后又兼任村黨支部書記。
就是這個普通人,從事電氣自動化工作20余年,曾主持編寫PLC程序43項,主持完成自動化設備設計、改造、技術革新47項;為企業技術革新與改造,累計創造價值幾千萬元,助力企業在技術水平上走到全國前列。他,就是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開封炭素有限公司職工——王旭東。
2017年3月22日——29日,李廷懷大師隨李克強總理出訪澳大利亞、新西蘭兩國,利用經貿代表團身份傳播汝瓷文化。汝瓷和他本人,再次引起了世界注目。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看似平平無奇,卻在各個領域做出非同一般的成績,看似樸實無華,卻為我們的生活做出巨大的貢獻。
在趙曉東的帶領下,中國已經通車的時速350公里的28條高鐵中,大森團隊服務了16條。公司共申請專利29項,獲得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8項。
5月15日,由中共河南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我為中原出彩做貢獻”大型采訪活動正式啟動。
經過孟衛生的努力,一期項目四季采摘園建設進展順利,基礎建設包括流轉土地370畝、硬化盤山路3000米、平整荒山6000畝、建溫棚采摘園13個。
工作近二十年來,她兢兢業業、對工作沒有絲毫懈怠,潛心探索,為企業節省大量資金。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工匠精神”掀開了嶄新的一面。
2014年底,周銀明和段全龍開始設計、制作、推翻、重來,一次次的修改、一遍遍的實驗,經過3個月的努力,制造出了依靠機械傳感的第一代鐵鞋架。
范國強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村前村后滿是莊稼、野花和一排排高大聳立的泡桐,打小他就愛看這些植物,他迷戀大自然的神奇,渴望知曉這些植物開花結果的奧秘。
上午9時,采訪團一行19人走進鄭州供電公司勞模黃浩軍的工作室,一張張榮譽證書和一排排整齊的新型專利設備仿佛訴說著他四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