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社會新聞 > 正文

                南宋《六龍圖》超3億元在紐約成交 晚清時流散海外

                2017年03月16日14:40  來源:澎湃新聞

                5034

                  

                  陳容《六龍圖》

                  紐約當地時間3月15日晚七點,紐約籠罩在暴風雪肆虐之中,備受矚目的藤田美術館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在佳士得紐約拍場如期開槌。陳容《六龍圖》以4350萬美元(約合3億元人民幣)的天價落槌,加傭金4896.75萬美元。買家尚不知曉。

                  

                  陳容《六龍圖》(局部)

                  出自宋代畫家陳容(活躍于十三世紀)之手的《六龍圖》是最惹人矚目的拍品之一。包巾內上題記:陳容六龍圖真跡上等。本件拍品估價 USD 1,200,000-1,800,000,以100萬美元起拍,直接被加到1000萬美元,競爭最終在魏蔚的電話委托和場內一位男士中展開,最終以4350 萬美元(約合3億元)落槌,加傭金4896.75萬美元。

                  

                  佳士得紐約現場

                  藤田美術館珍藏中包括多幅宋元時期的重要書畫,其中有六幅精美手卷,據卷上的藏家鈐印和仔細記下中國皇室珍藏的殿堂級目錄——《石渠寶笈》的紀錄,證明手卷原屬乾隆皇帝(1711-1799)所有。

                  

                  陳容《六龍圖》局部

                  據悉,紐約佳士得藤田美術館六件《石渠寶笈》著錄作品成交合計約人民幣8.69億元(含傭金)。其中,陳容《六龍圖》成交價4896.75萬美元,趙令穰《鵝群圖》成交價2712.75萬美元,李公鱗《便橋會盟圖》成交價1760.75萬美元,韓干《馬性圖》成交價1704.75萬美元,王冕《雪梅圖》成交價864.75萬美元,趙孟頫《洗馬圖》成交價450.35萬美元,共計12390.1萬美元,合人民幣約8.54億元。

                  藤田美術館藏《石渠寶笈》古畫六卷 皇室鑒藏書畫幾經聚散又將何去何從?

                  文/張子寧

                  中國皇室鑒藏書畫的歷史由來已久,最晚也可追溯到西元四世紀的東晉內府珍藏。書畫的聚散,歷來在改朝換代之際,淪喪銷毀令人希噓;然而天下承平既久,物又聚于所好蔚為大觀。如此不斷輪替千馀年之久,至清乾隆時期有《石渠寶笈》之編纂,皇室書畫鑒藏遂達于巔峰!再逾百馀年,辛亥革命成功,年底監國攝政王載灃引咎辭職久居天津,出生于醇王府的末代皇帝溥儀年僅六歲。次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小恭親王溥偉為助溥儀復辟籌集軍餉,將除書畫以外的大多數古玩器物于三月間賣給了一位名為山中定次郎的日本古董商。這位創立山中商會的古董商,又于次年1913在紐約舉行恭王府文物拍賣會,其圖錄共收文物536件;同年3月5至6日在倫敦舉行的恭王府文物拍賣圖錄則共收211件,目錄首頁下還特別注明“來自北京道光皇帝后代的恭親王溥偉” 。

                  1915年2月22日,醇王府管事張彬舫(即大管事張文治)將著錄于《石渠寶笈》初、續篇傳為唐、宋、元的六卷古畫賣與山中商會,并立字據(見附圖)。山中商會的總部設在大坂,不知何時,又將此六卷古畫賣與大坂的藤田家族。藤田美術館的收藏始于藤田傳三郎(1841-1912),他過世后藏品傳給兩國兒子,財團法人藤田美術館于1951年設立,1954年正式開館。出版于1983年的鈴木敬編《中國繪畫總合圖錄》第三卷日本篇I 博物館,收錄藤田美術館唐、五代、宋、元、明、清畫36件 (JM 14),其中即包括這六卷中的韓干、趙令穰、陳容三卷;1998年出版的《日本所在中國繪畫目錄》續編,則又收入傳為李公麟的《九歌圖》一卷(編號513)。有趣的是,醇王府賣與山中商會的六卷古畫中,趙令穰、王冕、陳容、李公麟四卷均鈐有“恭親王印” ,但這方印和常見的皇六子奕訢所用的不同,或為小恭親王溥偉之?。抗вH王府所藏書畫不乏名品,如晉陸機《平復帖》、唐韓干《照夜白》等。醇王府賣出的這六卷中,趙令穰卷尾的“恭親王印”之上還有一方“御賜”印,部分或得自慈喜太后所賞賜。

                  醇王府所賣與山中商會的六卷古畫,在乾隆時期都貯存于御書房。六卷中除陳容《六龍圖》著錄于《石渠寶笈》續編(1793成書)外,其馀五卷均著錄于初編(1745成書);又六卷中除傳為趙孟頫的《洗馬圖》卷在《石渠寶笈》著錄中列為“次等“外,另五卷均為“上等” (陳容《六龍圖》卷包巾內側有“真跡上等”字樣)。傳為唐韓干《馬性圖》與李公麟《便橋會盟》兩卷,在《石渠寶笈》初編成書后,乾隆續加題詠辨訂,故其文字不見于初編著錄。藤田美術館舊藏的六卷中,四卷有乾隆題識,紀年最早的是傳為趙孟頫的《洗馬圖》卷,乾隆題于1735尚為太子時;最晚的是李公麟《便橋會盟》,題于1786年,其間跨度超過半世紀。六卷上有乾隆的諸多鈐印,其中最早的有其為太子時用的“寶親王寶”(《洗馬圖》卷),以至其退位后所用的“太上皇帝” (《便橋會盟圖》卷)等印。

                  傳為唐韓干《馬性圖》卷與上海博物館所藏傳為五代后梁趙巖《調馬圖》卷,兩馬的姿態類似,值得作進一步的對比研究;李公麟《便橋會盟》后段(乾隆題識以后)與北京故宮所藏元陳及之的《便橋會盟》構圖雷同,但前段卻多出將近400公分,約佔全圖三分之一,描繪唐秦王李世民(即后來的唐太宗)于武德九年(626)在長安近郊的便橋與突厥結盟的歷史故事,對研究此一題材的更完整構圖極具價值。 傳世南宋陳容墨龍圖有款印者,書法風格都不同,如:波士頓美術館藏《九龍圖》卷、廣東省博物館藏《墨龍圖》軸,而來自藤田美術館的《六龍圖》卷其后題識則又是另一種書風,也是值得探討的。

                  因此,藤田美術館舊藏石渠寶笈著錄的六卷古畫,無論是對中國繪畫史或乾隆鑒藏史的研究,都是一組難得的珍稀文物。

                文章關鍵詞:南宋六龍圖3億成交;六龍圖;石渠寶笈;南宋;武德九年 責編:李宜馨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重慶地下挖出整棟南宋衙署 內有巨大金庫

                  1月27日,重慶晚報記者在市文化遺產研究院2015年科研成果匯報會上獲悉,合川區釣魚城范家堰遺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宋蒙戰爭時期合州州治衙署大小已基本確定,總面積為1.5至2萬平方米。據悉,這是目前中國出土的高規格的南宋時期衙署遺址。

                • 浙江出土罕見南宋夫婦墓 墓志可填補史料不足

                  根據出土的墓志,可知西墳山大墓為洪起畏及其夫人郎氏的合葬墓。洪起畏的家族在南宋時期也是名門望族,其墓地的建設可用精美兩字感嘆。據了解,洪起畏夫婦墓由兩側的抱手、封土、墓前建筑、袝葬的側室、墓室、排水道六部分組成。

                • 日本藏南宋梁楷《雪景山水圖》賞析

                  《雪景山水圖》,軸,絹本,水墨,淡設色,南宋梁楷作,縱111.3厘米、橫49.7厘米,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 大型紀錄片《南宋》播出 呈現北宋“艮岳”風貌

                  《南宋》是浙江衛視重金打造的一部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真實還原南宋繁榮昌盛的歷史景觀,再現南宋時期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浙江廣播電視集團集結優秀制作團隊,歷時3年多全力打造。

                • 冷冷清清的古村:一個關于留守村落的樣本

                  陳警官說,在南宋這樣的留守村,由于子女不在身邊,愛湊熱鬧、愛占小便宜的留守老人很容易上當受騙。很難  44歲的許永萍,有個20歲的兒子在蘇州打工,丈夫是個木匠,哪里有活就去哪里,每年春節回來個把月,夫妻倆如此生活已有10年。

                • 四川廣元現800年前南宋南宋古墓葬 曾被盜竊

                  昨日,記者從廣元市文物管理局了解到,在廣元市主城區東壩附近的某建筑工地內發現了一處距今800多年大規模的南宋古墓葬,且該處古墓附近有曾被盜竊過的痕跡。至于此處墓葬的墓主人身份、墓葬的規模,以及古墓葬的內部是否還存在一些珍貴陪葬品等信息,暫時無法得知,等待專家研究發掘后,才能得出最終結論。

                • 種樹意外刨出南宋古墓

                  在自家地里種核桃樹時,竟意外刨出南宋古墓。9月11日,峨眉山市新農村8組村民張某家的地里驚現3座古墓。

                • 南宋《列女仁智圖》現身故宮藏品展

                  故宮博物院武英殿近日迎來“故宮藏歷代書畫展(第七期)”的第二輪次展出。本次展出書畫作品共有118件,一級品87件。

                • 峨眉山村民地里種樹意外刨出南宋古墓

                  在自家地里種核桃樹時,竟意外刨出南宋古墓。9月11日,峨眉山市新農村8組村民張某家的地里驚現3座古墓。隨后,省文物考古隊聯合當地文管所對古墓進行挖掘、清理和仔細勘察、考究。

                • 沉船寶藏展進首博

                  展覽將在西沙華光礁出水的南宋青白釉玹紋執壺放在“沙灘”上展示。在西沙華光礁出水的南宋青釉刻畫花紋“吉”字大碗。“華光礁Ⅰ號”是我國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島的遠海地區發現的第一艘古船,歷史、學術價值豐富。

                • G20峰會“主打菜”中的“河南味兒”

                  2016年9月4-5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在杭州召開,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主導全球經濟治理頂層設計的峰會,也是中國國際影響力與軟實力提升的標志性事件。(南宋京城西湖全圖)(局部)  比如說,杭州名菜西湖醋魚跟杭州名點小籠包,就是由河南的糖醋軟熘黃河鯉魚焙面和開封灌湯包演變而來。

                • 知名酒店用房客浴巾擦馬桶、擦地板

                  按照住宿業衛生規范,第二十一條,第四款:清洗飲具、盆桶、拖鞋的設施應分開,清潔工具應專用,防止交叉傳染。而在如家快捷酒店的南宋御街店就更加夸張,清潔人員用浴巾擦地板。圖為酒店清潔人員用浴巾擦玻璃。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