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社會新聞 > 正文

                厲害了!這個寶寶一出生已經“16歲”

                2017年02月06日18:28  來源:廣州日報

                5034

                厲害了!這個寶寶一出生 已經“16歲”

                男嬰

                  農歷金雞新年剛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產房迎來了一個“16歲”的新生男嬰。原來,16年前,29歲的羅女士(化名)在該院生殖中心借助輔助生殖技術生育一子,同時冷凍了18個胚胎。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她于2016年5月胚胎種植成功,春節期間在醫院誕下一子,母子平安。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2月6日獲悉,去年,廣醫三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曾喚醒凍存時間12年、10年的“冰寶寶”。目前,國內已知被喚醒的凍存時間最久的寶寶誕生在上海,凍存時間17年。中山一院從1994年開始為不孕不育癥患者儲存胚胎,近期已解凍了兩名沉睡時間在16年左右的“冰寶寶”。

                  凍存16年 九個胚胎有八個蘇醒

                  “這名患者因患多囊卵巢綜合癥導致不孕,在2000年的時候就借助輔助生育技術生了一個兒子,并冷凍了剩下的胚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生殖中心主任徐艷文教授介紹,去年五月患者要求再次生育,醫院就為她解凍了9個胚胎。經過16年的沉睡,“冰寶寶”們的狀態還不錯,只有一個退化,其余8個胚胎在培育3天之后全部蘇醒。醫生擇優取了其中一個胚胎,種植進羅女士的子宮,并獲得成功。應家屬要求,又把剩下的胚胎全部凍了回去。

                  目前,中山一院存儲的胚胎數以萬計,“我們從1994年開始為患者存儲胚胎,這已經是我們醫院近期第二例解凍胚胎成功生子的案例,也是我們醫院迄今為止年紀最大的解凍胚胎。去年我們也解凍了一例將近16年的胚胎。”

                  超高齡再生育?不少人被勸退

                  羅女士的生育愿望非常強烈,經過檢查之后身體條件允許,且家庭經濟條件也不錯,生二寶也得到大寶和丈夫的支持。“這位患者要求懷孕時已經46歲,且有地中海貧血、高血糖等癥狀,我們為她做了十幾次產檢以及多次營養治療,這個過程確實不容易。”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王子蓮教授說,所幸38周后孕婦順產,生了一個8斤多的寶寶,且母子平安,已經出院了。

                  目前輔助性生育的技術難題并不難解決,“只要好好伺候存放胚胎的液氮罐,一般情況下胚胎是可以有效保存的。其實解凍復蘇后的胚胎參數更接近自然,其狀態是比較好的。目前只要符合國家生育政策,我們就可以為患者做輔助性生育。但如今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高齡,年齡越大,胚胎的存活率越低,50歲以上連5%都不到,可以說機會是非常小。” 王子蓮主任說。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選擇生育二胎的高齡產婦越來越多。“甚至還有50歲的婦女來咨詢二孩生育,但是我們是非常不提倡的,會把她們勸退。”王子蓮主任指出,高齡產婦生育存在危險性,一方面要為孕婦的身體著想,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她是否有把孩子撫養成人的能力。

                  文 |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家、任珊珊 通訊員彭福祥、李紹斌

                文章關鍵詞:胚胎;16歲寶寶; 責編:安文靖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女子試管造子要求男方撫養

                  最近,廣州市中院對這宗罕見的撫養權糾紛案件作出了終審判決:宋軍無須對這個試管嬰兒承擔任何責任。之后不久,劉紅梅便向深圳市南山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與宋軍的同居關系,兩個女兒隨宋軍生活。

                • 男童體內取出未發育胚胎

                  近日,印度瓦拉納西,當地醫生從一名6歲男童體內取出一塊未發育的胚胎。該男童在過去7個月里一直抱怨腹部疼痛,經過三個小時的手術,胚胎被取出。醫生稱這種病例的幾率為500萬分之一。圖為胚胎X光照。

                • 湖北女子人工流產后胚胎還在 子宮反被切下一塊

                  楚天都市報12月20日訊咸寧市咸安區的余女士無意中收到一份人流廣告,被廣告語吸引,正好自己要人流,便到咸寧陽光婦科醫院進行人流。

                • 澳洲首見“雙頭鰩魚” 疑受船只污染所致

                  據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報道,澳洲科學家圭達今年4月在照看一只懷孕的鰩魚時,發現了一個“奇形怪狀又蒼白的東西”,原來是個夭折的鰩魚寶寶,但最驚人的是,它有2個頭。

                • 保險產品誕生記:壽險從胚胎到長成全過程

                  精算部在對一款保險產品定價時,最主要的三大決定因素分別是:生命表、預定利率和公司經營管理費用。自1999年6月以來,我國對保險產品仍實行價格管制,規定壽險保單(包括含預定利率因素的長期健康險保單)的預定利率不超過年復利2.5%。

                • 全球首例存活七胞胎迎來17歲

                  世界上首個全部存活下來的七胞胎兄妹19日迎來16歲生日。

                • 全球首例存活七胞胎已16歲

                  長大后的七胞胎。世界上首個全部存活下來的七胞胎兄妹19日迎來16歲生日。在博比之前曾有女性產下七胞胎的記錄,但這些早產兒通常活不過幾周。對七兄妹而言,眼下正是他們“轉型”的時期,但無論做什么,他們都不會忘記一句話:“永遠不需要焦慮,因為你不是一個人。

                • 全球首例存活七胞胎已16歲

                  長大后的七胞胎。世界上首個全部存活下來的七胞胎兄妹19日迎來16歲生日。在博比之前曾有女性產下七胞胎的記錄,但這些早產兒通常活不過幾周。對七兄妹而言,眼下正是他們“轉型”的時期,但無論做什么,他們都不會忘記一句話:“永遠不需要焦慮,因為你不是一個人。

                • 全球首例存活七胞胎已16歲

                  長大后的七胞胎。世界上首個全部存活下來的七胞胎兄妹19日迎來16歲生日。在博比之前曾有女性產下七胞胎的記錄,但這些早產兒通常活不過幾周。對七兄妹而言,眼下正是他們“轉型”的時期,但無論做什么,他們都不會忘記一句話:“永遠不需要焦慮,因為你不是一個人。

                • 全球首例存活七胞胎已16歲

                  長大后的七胞胎。世界上首個全部存活下來的七胞胎兄妹19日迎來16歲生日。在博比之前曾有女性產下七胞胎的記錄,但這些早產兒通常活不過幾周。對七兄妹而言,眼下正是他們“轉型”的時期,但無論做什么,他們都不會忘記一句話:“永遠不需要焦慮,因為你不是一個人。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