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要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中央財政安排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160億元,增長9.6%。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在70%左右的地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從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
政府加大對公共醫療衛生的投入,是實實在在的惠民之舉。近六年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貼的增幅一直高于人均個人繳費增幅,由2009年的60.8%增加到了2014年的79.3%,財政補貼與個人繳費之比已接近4∶1。從醫保的視角看,我國目前“五險”的繳費比例,企業為29.8%,個人為11%左右,合計超過個人工資的40%。我國的社保繳費率在全球181個國家中排名第一,約為“金磚四國”其他三國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歐五國的3倍,是G7國家的2.8倍,是東亞鄰國的4.6倍。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政府沒少拿真金白銀,個人也沒少繳費,但看個病仍不輕松,這個問題恐怕出在醫療價格虛高上。
近年來,僅央視曝光的藥價虛高案例就有:蘆筍片價格虛高1300%,恩丹西酮價格虛高2000%,克林霉素價格虛高2100%,奈福泮價格虛高6600%,葡醛酸鈉注射液價格虛高9137%,真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2008至2012年,在國家投入了2萬多個億的背景下,個人衛生支出的金額不降反升,較2008年上漲了64.31%。
現在,許多醫院實行醫護人員收入與科室收入掛鉤的分配模式,醫院想的是如何創收保生存,醫生想的是如何多開藥、多做檢查提收入,因此才導致“看病貴”。正如鐘南山所言,醫改最大的問題就是解決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實現了公益性,看病貴才能解決。公益性使醫院脫離了市場化的引導和市場化的機制,這是解決一切難題的根本。問題就在于,現在偏偏沒解決。解決了公立醫院的供給渠道,醫生有了基本保障,才不發愁每天要看多少病的問題,才不需要開大處方,這樣醫療價格虛高就被釜底抽薪。
如今,老百姓其他都不怕,就怕得病。往往一場大病,就填進去幾十年積累,由小康變為家底光。除了看病可以實報實銷的少數人,在有醫保的公職人員中,亦不乏躺倒等死的。
破解看病貴,只能在醫療供給結構上找出路。應當在機制上切斷醫務人員收入與服務收費之間的利益聯系,使醫務人員擺脫創收的束縛。把公立醫院作為公民就醫的基礎保障,實行政府財政補償經費和醫生全額供養,這樣才能從機制上化解看病貴的難題。而對私立醫院,完全實行市場調節,患者可根據自身支付能力去選擇。
對癥下藥,才能治愈看病貴之疾。如今,各地正在推行用“以技養醫”替代“以藥養醫”的醫改舉措,但是,如不逐步理順醫院供給渠道,怕是與緩解看病貴無補。政府拿錢再多,也填不平醫療價格虛高的無底洞。(張全林)
“大醫院是很賺錢的,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過度檢查。(1月27日《廣州日報》) 政協醫務討論組的委員稱得上是醫療權威人士,其“自曝”行業中的潛規則,真實性不容置疑。醫療政協委員之所以“自曝”,除了履行委員職責,更多的是“過度檢查”太過分,在“看病貴”中占有不小的比例。
新農合架構下,農民們若遇上諸如闌尾炎、小兒腹股溝斜疝、正常分娩、胎位異常分娩、子宮肌瘤等64種常見病,以“按病種付費”——相當于司空見慣的“包桌吃飯”,而且是A/B兩套方案任意選擇,省事、省時,而且不用送紅包。記者從現場會上了解到:只有6歲的民營河南宏力醫院,從2011年5月開始試點新農合患者按病種付費工作。
曾記否廣州市某局長一句“中國看病不難不貴”引起眾人詬罵。現在,當我們心平氣和地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與世界上所有的國家比較一下,醫療收費在市場的定價,中國顯然是不貴,看病也不難的。改革30多年后遇到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是在我們逐步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形成、分化和日益加重的。
中國今年將在300家縣醫院啟動付費方式改革,成功經驗將推廣至公立醫院。除了生孩子之外,痔瘡、闌尾炎等病種也在我們縣人民醫院實行了這樣的政策。我個人認為,“總額預付”的付費方式就是基于市場化管理基礎上的、能夠在某些病種上解決看病貴問題的利好政策。
對于清除盤根錯節的“硬骨頭”,使多年積累的體制機制頑疾在新一輪公立醫院改革中得以破解,社會各界充滿期待。
從4月1日起,浙江省、市、縣三級所有公立醫院將全面實施藥品零差率。據介紹,作為浙江省為民辦實事的十件事之一,截至去年12月31日,藥品零差率已在浙江省除杭州以外的10個地市的356家縣市級公立醫院推行。
對此,鄭州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玉東承諾:這里完全按照公立醫院的標準收費,老百姓只會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對此,周玉東說,在醫療集團內部,核心醫院的管理權限提高了不少,核心醫院可以統籌整個集團的資源,緩解核心醫院的床位壓力,提高所有成員醫院床位的使用率。
對此,鄭州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玉東承諾:這里完全按照公立醫院的標準收費,老百姓只會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對此,周玉東說,在醫療集團內部,核心醫院的管理權限提高了不少,核心醫院可以統籌整個集團的資源,緩解核心醫院的床位壓力,提高所有成員醫院床位的使用率。
記者調查了解到,由回扣導致的醫生臨床濫用藥現象依然嚴重,特別是回扣額較高、臨床使用量較大的抗生素類藥品。藥店成回扣中轉站后,有的醫生開出的處方甚至只有“老三樣”“老五樣”的字樣,逼迫患者不得不到其指定的藥店購買。
制度得以順利實施的話,對于醫療機構和醫保部門,頂多就是程序的內部流轉,而對于病人來說,無需預交醫保報銷部分費用,其意義不僅僅是手續的簡化。什么制度都一樣,不可能等到盡善盡美、無懈可擊之后才施行,“先看病后付費”制度不妨且試行且觀察,有什么問題可以在實踐中解決,在落實中完善。
這些會實現 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提出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截至3月底,全國共有城市低保對象1013.6萬戶、1842.9萬人;農村低保對象2932.4萬戶、5160.2萬人。
截至3月底,全國共有城市低保對象1013.6萬戶、1842.9萬人。
截至3月底,全國共有城市低保對象1013.6萬戶、1842.9萬人;農村低保對象2932.4萬戶、5160.2萬人。
原標題:新醫改6年大眾仍抱怨看病貴:進了醫院錢就像紙 原標題:新醫改6年大眾仍抱怨看病貴:進了醫院錢就像紙 原標題:新醫改6年大眾仍抱怨看病貴:進了醫院錢就像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