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豫論頭條 > 正文

                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

                2017年04月20日11:01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5034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廣大黨員、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學習,不忘初心、扎實工作、廉潔奉公,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中去,真心實意為人民造福。

                  芳華剎那,精神永恒。廖俊波,全國優秀縣委書記,一位自稱“樵夫”的“砍柴人”,兢兢業業、不知疲倦地一直忙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四有”的楷模,是“兩學一做”的標桿,是黨員干部的一面鏡子。學習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跡,不僅要學習他對黨忠誠、心系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還要學習他“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的工作方法和務實精神。

                  “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其目的就是深入一線、深入實際,傾聽呼聲、科學決策。正因為經常蹲在灶邊摸民情、身在現場謀發展,他抓創業,走到哪里哪里就會大變樣;他抓扶貧,什么能致富就讓群眾干什么;他抓人心,總能讓人變“要我干”為“我要干”。

                  與廖俊波相反,現實生活中一些領導干部在會場多、到現場少。問他們整天忙些什么,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去開會的路上;問他們基層有什么情況,回答不是“形勢一片大好”,就是驢唇不對馬嘴。這些人之所以不喜歡去現場,要么是感到現場工作不好做,自己能力不夠;要么是思想懶惰,不愿吃苦,不愛作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

                  也許有的領導干部會說,在會場聽聽匯報也能了解民情,看看下級報送的材料也能發現問題。不可否認,開開會、看看材料或多或少能掌握一些實情,但匯報材料的內容很多是經過“包裝”的,有的早已不是“第一現場”,而是“第二現場”“第三現場”。俗話說,身到才能心到,心到才有實策。

                  對領導干部來說,在現場、在會場都必不可少,關鍵在于時間分配。如果大部分時間都在會場,怎么了解實情、實施科學決策?如果說在現場是調查研究、傾聽民意、解決問題,那么在會場就是充分討論、民主集中、科學決策。廖俊波用他求真務實的一生,驗證了我們黨的一條成功經驗,那就是“領導機關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作調查研究工作,最后討論作決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就夠了”。

                  “人生有涯,為民無涯。”我們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群眾工作的主場在現場,只有在現場才不會走過場。在社會轉型期、矛盾凸顯期,新情況、新問題常常突發于現場,表現出很強的即時性、突變性和偶發性。如果不到現場、不感同身受、不換位思考,就很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可能讓小事變成大事,小患釀成大患。特別是現在正處于精準扶貧的攻堅期,要想打贏脫貧攻堅戰,領導干部就必須深入一線、身臨現場,走村串戶、摸透情況,進行精準指導、精準決策。否則,就可能出現返貪或假脫貧。

                  在會場要有好會風。同樣,在現場也要有好作風。那些層層陪同、前呼后擁、“過路神仙”的做派,不是去現場而是“混現場”。在現場最重要的就是帶著一片真誠、一份真心,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手拉手、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辦事。如此,既能解疑釋惑、解決問題,又能掌握民情、利于決策,真正讓工作見效、群眾滿意、組織放心。(作者:桑林峰)

                  《光明日報》( 2017年04月20日 02版)

                文章關鍵詞:廖俊波;基層 責編:王慶河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

                  對于有靈魂的人來說,這其實是對生命的拷問。廖俊波同志始終牢記黨旗下的誓言,一生不忘初心,將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用生命為我們詮釋了“不忘初心”的真諦。

                • 從“心中四有”感悟廖俊波的“特權”

                  廖俊波的“特權”是“心中四有”,他善用“特權”、會用“特權”、勤用“特權”,詮釋了當代共產黨人應具備的精神品質,值得各級黨員干部認真學習,舉一反三。以廖俊波為鏡,向廖俊波看齊。

                • 【網絡媒體走轉改】鐵道線的守護者——洛陽鐵警

                  春節將至,親朋好友歡聚一堂,享受這難得的閑逸。然而有那么一群人,在列車奔馳的鐵道線上,那里荒郊野嶺,沒有旅客,沒有喧鬧,他們默默守護著鐵道線、守護著呼嘯而過的列車、守護著萬千旅客的回家路。

                • 強化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 決勝全面小康建設

                  深入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緊緊抓住思想教育這個總開關,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圍繞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縣委中心組成員帶頭開展學習、帶頭到聯系點講黨課,并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支部的學習教育。

                • 杜新軍分別到睢陽區、虞城縣、柘城縣調研

                  杜新軍先后深入到基層派出所、法庭、檢察室、司法所、綜治工作中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中心以及村級綜治工作站、警務室等基層政法綜治單位,實地查看硬件建設、機制建設、隊伍建設等情況,詳細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同當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和政法各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

                • 李楠:基層教練差事苦責任大

                  ”昨天上午,參加完2015年河南省籃球教練員培訓班開班儀式,素有“小李飛刀”之稱的中國男籃前主力國手、現中國男籃教練李楠興奮地對記者說。”

                • 抓牢基層黨建需干部樹立“四意識”

                  在新形勢下,面對新時期基層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問題,基層干部要適應新特點和要求,探索基層黨建工作的方法和經驗,努力提高工作科學化水平。

                • 送醫到基層 溫暖老百姓

                  為了讓更多農民在家門口享受到良好的醫療服務,項城市經常組織醫護志愿者送醫到基層,并捐款捐物,真正把溫暖送到了老百姓心坎上。

                • 完善監督,暢通基層毛細血管

                  基層是國家權力的末梢,但不應成為權力監督的強弩之末。借助群眾慧眼延伸監督視線、在權力制衡中實現用權清廉,基層管黨治黨才能落到實處。

                • 劍指基層"小五長"讓"蒼蠅"無處可藏

                  在中共中央大力反腐的決心下,有的基層黨員干部始終抱著“天高皇帝遠”的心態,我行我素依然,在腐敗問題上存在僥幸心理。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