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造工程,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拆遷、改造能給百姓帶來方便的各種民生工程。按理說,改造工程關乎百姓福祉,是順民情、合民意的民心工程,百姓應該擁護支持才對。
許多城市的發展帶動了早期老舊小區的新一輪改造,但在改造過程中,環境污染、交通不暢甚至擾民的情況時有發生。(4月18日 新華網)
改造工程,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拆遷、改造能給百姓帶來方便的各種民生工程。按理說,改造工程關乎百姓福祉,是順民情、合民意的民心工程,百姓應該擁護支持才對。事實上,很多改造工程動工伊始就引發群眾關注,部分施工方缺乏“文明施工”意識野蠻施工,嚴重影響了群眾的正常生活,民心工程頻頻成為擾民之舉。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心是治國理政的“指揮棒”,民心所指即為施政所向。然而,各地的民心工程施工卻存有幾大怪像。一是夜間施工,噪音污染嚴重。很多改造工程為避開白天的行車高峰,避免白天的路面擁堵,利用夜間運送建材、清運施工渣土,各種大型設備轟鳴碰撞中發出噪音,讓人難以安然入睡。二是運送渣土,塵土飛揚。建筑工地的渣土揚塵是重要的污染源,很多渣土車沒有采取隔塵措施,渣土車過處塵土飛揚,滿地車輪印記。三是監管不嚴,監督管乏力。相關政府部門對惠民工程監管乏力,施工方缺乏“文明施工”意識暴力施工,招致民眾反對聲浪。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祖先早就傳下訓誡,人民是用來親近的,不能輕視與低看;人民才是國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國家才能安定。相關政府部門需要發揮智慧,大力整治民心工程“擾民”現象。首先,把相關法規挺在前面。讓改造工程施工方學會、學懂相關法律,實現改造工程依法依規“掛圖施工”。其次,加強監管。夜間施工必須提前辦理相關手續,并張貼告示明確時間、地點等信息。住建、城管、環保等相關部門協調聯動,共同執法,對“擾民”的企業和個人嚴肅查處,并要求改正。再者,引入群眾監督。俗話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利用好群眾監督的力量,對“擾民”的者形成“民意包圍”,促成施工者養成“文明施工”的價值遵循。
“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的呼聲最能代表民意,希望相關政府部門能聽得入耳、走得入心,積極引導施工方科學施工、文明施工、創新方法、積極溝通,將民心工程建設好,謹防民心工程一再“擾民”。(鐘飛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