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治理“山寨救護車”,交管部門的力量不可或缺,畢竟,他們是對口的執法主體。
救護車作為救助病人的專業車輛,本該配備專業醫療設施,并由醫護人員操作使用,然而江城的不少醫院周邊,還是能看到簡陋的“黑救護車”。昨天,硚口區交通大隊等部門在同濟醫院保衛部的協調下,將一輛“黑救護車”拖走。(3月2日 《武漢晚報》)
隨著交管和衛生部門的打擊,那些涂有十字救急標志、裝有警燈報警器招搖過市的“山寨救護車”不見了,而是由內部稍加改裝的面包車代替。這些“黑救護車”上沒有呼吸機、監護儀、心電圖機、除顫儀、氧氣瓶等必備物品,不具備救護車資質,但它們蟄伏在各大醫院里,接轉救急病人,成為威脅病人安全的一大隱患。
武漢市硚口區交通大隊等部門開展 “山寨救護車”治理,是一種積極的態度。不過,僅有交管部門的整治還遠遠不夠,李鬼救護車出沒,李逵救護車也要反思。說白了,衛生部門也要反思:怎么給了假冒救護車占領市場的幾乎呢?這些“山寨救護車”以發放小卡片的形式爭取客源,關鍵還是有患者買賬,否則,他們也沒有了賴以生存的市場。
治理“山寨救護車”,交管部門的力量不可或缺,畢竟,他們是對口的執法主體。但是,圍擊“山寨救護車”,更應有醫療部門的積極介入,并改善自身急救車輛的缺陷。李鬼救護車擠占李逵救護車的市場,李逵救護車必定存在問題,比如救護車資源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比如救護費用偏高,比如醫院救護人員與社會上的假冒救護車內外勾結,等等。或許,正是正規醫院救護車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才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為“山寨救護車”提供可乘之機。
事實上,哪些患者了需要急救車轉院,是否用了正規的急救車,醫院里的主治醫師非常清楚,所以,用李逵打李鬼才是治理“山寨救護車”的良方,才能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從這個角度看,衛生部門應當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增加救護車輛,降低服務價格,積極參與打擊山寨救護車,就能有效地規范急救秩序,保障患者的權益和健康。由此可見,治理“山寨救護車”需要交管部門與醫療急救部門齊心配合,兩面夾擊。(黃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