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首頁 新聞 財經 娛樂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車 房產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醫 科技 法制 城建 體育 公益 視頻 商城
                新聞評論
                映象首頁 > 新聞評論 > 評論新青年 > 正文

                向現實版“馬向陽”學什么?

                2015-10-23 11:17 來源:映象網

                [摘要] 第一書記相信我們并不陌生,昔日小崗村“第一書記”沈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沒想到楊書記動作這么快,上個禮拜說要修路,沒過幾天就開始干了?!?0月16日,武勝縣萬隆鎮飛來石村村民曹學文在村道拓寬工地上忙活。路上堆著碎石和泥土,挖掘機忙個不停。曹學文是村里的貧困戶,他說楊馳云剛來的時候,大家認為他不過是走個過場,沒想到這個“第一書記”是個行動派。(四川日報 10月21日)

                  第一書記相信我們并不陌生,昔日小崗村“第一書記”沈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今年,曾經轟動劇壇的《馬向陽下鄉記》以靈活生動的方式呈現了一個公務員到村官的全過程,從最初的排擠嘲諷到群眾的真心擁戴,將第一書記這一特殊的群體深深的根植于群眾心間。在今天,第一書記的身影已覆蓋到大大小小的扶困村,正帶領著群眾發生著可喜的變化。武勝縣萬隆鎮飛來石村的楊馳云就是現實版的“馬向陽”。

                  當然,要想當好第一書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對于上級派來的“大領導”,村民們往往帶著持有不看好的心理,無非就是走走形式,拍拍照,過幾天就到上級“邀功”去了。對于這樣的處境,需要第一書記充當“三種角色”,當好“三種人”,真正讓群眾放心安心,齊心協力共摘貧困帽。

                  接地氣,當好群眾“貼心人”。9月初,楊書記一到任,他就和村干部一道走訪了還未脫貧的37戶貧困戶,了解到他們致貧的原因主要是年老、疾病和殘疾。為了讓群眾消除顧慮,楊書記一上任就開展走訪工作,實地開展調查,用實踐向群眾注入了一劑“安心針”。

                  善思考,當好群眾“引路人”。開展實地調查工作后,了解飛來石村存在的問題,下一步的關鍵就是找準發展方向。拓寬村級公路、發展村級產業是楊書記確定的方向。要想真正摘掉貧困帽,需要給村民找的一條好路子,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謀實事,當好群眾“致富人”。尋找好發展思路后,需要解決資金來源。楊書記迅速行動,爭取到新華發行集團的資金支持。資金到位就能為發展提供保障,進一步將規劃變為現實。

                  第一書記不是一個人,這是一個群體,他正以成熟穩重的步伐深入到一線,與群眾一道共同發展,共渡難關。(林伊)

                (責任編輯:張釋文)

                微視評

                新華社評論員:筑牢奮進新時代的憲法根基

                筑牢奮進新時代的憲法根基

                我國憲法是同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實踐探索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既保持憲法連續性、穩定性、權威性,又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是我國憲法發展的必由之路。 【詳情】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