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首頁 新聞 財經 娛樂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車 房產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醫 科技 法制 城建 體育 公益 視頻 商城
                新聞評論
                映象首頁 > 新聞評論 > 焦點圖 > 正文

                “信祭”讓清明祭祀回歸本位

                2016-03-31 09:12 來源:北京青年報

                [摘要] 又是一年清明將至,人們開始計劃祭祖和掃墓的出行計劃。清明節臨近,關于殯葬、祭祀的話題也多了起來,而具體的內容每年則是大同小異,比如殯葬服務價格太貴、祭祀陋習多年如昨等等。

                  又是一年清明將至,人們開始計劃祭祖和掃墓的出行計劃。與此同時,也有不少網友和機構在呼吁遠離燃香化幣、鳴炮焚祭的祭燒陋習,主張采取網絡寫文章寄托哀思的綠色祭掃活動。就在近幾年,網絡祭拜已成為多地的新民俗。

                  清明節臨近,關于殯葬、祭祀的話題也多了起來,而具體的內容每年則是大同小異,比如殯葬服務價格太貴、祭祀陋習多年如昨等等。其實大家也都知道,關于清明節的核心話題也無非就是兩個:一個是“葬”,一個是“祭”。而很多網友都有這樣的感受,那就是經過媒體這么多年的呼吁,以及政府各種政策、措施的出臺,百姓“死不起”的問題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很多地方都推出了居民基本殯葬服務免費的政策,基本上滿足了百姓的基本殯葬服務需求。

                  但是說到“祭”的問題,還是讓人大搖其頭,仍舊難以從奢華、浪費、攀比等社會不良現象中解脫出來,這從每年清明節前后祭祀品市場各種奇葩祭品層出不窮上就能看得出來。不過值得欣慰與期待的是,在因為焚燒各種高檔、奢華祭品而帶來的烏煙瘴氣中,也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令人感覺神清氣爽的“清新之氣”,網絡祭拜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理解與接受,比如就有網友在呼吁遠離燃香化幣、鳴炮焚祭的祭祀陋習時建議大家采取網絡寫文章寄托哀思的綠色祭掃活動。

                  以寫文章的方式對逝去親人的祭掃,這種提法不但很新鮮,而且現實可行,還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和意義,既可以看做是對當前各種祭祀陋習的一種糾偏,同時也可以看做是對清明祭祀的一種可貴回歸,因為這樣的祭掃方式,才更加符合祭祀的本義。我們為什么要在清明節祭祀逝去的親人和列祖列宗?為了感恩、為了懷念、為了追悼……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出于人類一種情感上的需要,那么我們就要選擇一種最能表達這種情感,同時也對我們最為有利有益的方式。

                  所謂“信祭”,顧名思義,就是把對逝去親人的思念、感懷寫成文章,你可以把文章留在自己的電腦、手機里,也可以投寄出去發表出來,但不管怎么樣,我們在寫文章的過程中,是最能表達我們對逝去親人的思念與哀悼的。手寫也好,電腦打字也罷,當一個個飽含感情與懷念的文字出現在我們的面前,猶如在和我們逝去的親人進行一次心靈的對話,而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所做過的事情,所說過的話,都將在這種文字記述中一一得到呈現,還有什么方式能夠如此親近自己逝去的親人?

                  “信祭”也是一種“文祭”,文字之祭、文化之祭、文明之祭,這樣的祭祀方式遠離喧囂與攀比,拒絕浪費與污染,無疑是當前最值得推崇,也最值得尊重的一種祭祀方式,所以期待更多的人能夠重拾祭祀的本義,讓清明真正“風清氣明”。(苑廣闊)

                (責任編輯:張釋文)

                微視評

                新華社評論員:筑牢奮進新時代的憲法根基

                筑牢奮進新時代的憲法根基

                我國憲法是同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實踐探索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既保持憲法連續性、穩定性、權威性,又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是我國憲法發展的必由之路。 【詳情】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