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首頁 新聞 財經 娛樂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車 房產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醫 科技 法制 城建 體育 公益 視頻 商城
                新聞評論
                映象首頁 > 新聞評論 > 焦點圖 > 正文

                不要誤讀了延遲退休

                2015-10-16 08:40 來源:人民日報

                [摘要] 日前,人社部部長尹蔚民稱,我國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要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

                  從國家層面看,延遲退休增加了經濟發展的勞動力供給;從社會層面說,為未來的養老增強了支付能力。

                  日前,人社部部長尹蔚民稱,我國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要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

                  此言一出,輿論場就炸鍋了。不少人反對。其實,客觀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其實是為了大家的根本利益。怎么說?

                  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日甚一日。事實明擺著,年輕人越來越少,老年人越來越多;掙錢的越來越少,花錢的越來越多。這一減一加,讓養老金支付壓力也是日甚一日。

                  養老保險,說白了,就是老年人與年輕人之間的“蹺蹺板”,這邊高了,那邊就低了。從咱們每個人自身出發考慮,就會明了這個道理:都早早退休了,吃誰的?

                  況且,老人的概念今時不同往日了。過去,人到50歲就發蒼齒搖。現在醫療條件、生活水平提高了,70歲的人還能考駕照呢。所以,國家延長退休年齡的考慮,不是心血來潮拍腦門。

                  延遲退休,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擴大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降低每個勞動年齡人口供養的退休人數。從國家層面看,增加了經濟發展的勞動力供給;從社會層面說,為未來的養老增強了支付能力;從個人層面看,大河有水小河滿。

                  當然了,一項公共政策,只有在設計的起點上就包含公平的理念,才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制定延遲退休政策,不能一刀切,必須考慮到勞動人群的地區差異、壽命差異、收入差異、職業差異等因素。

                  比如2010年,上海人預期壽命80.26歲,云南人預期壽命69.54歲,兩地退休人口的預期余壽差異很大。如果延遲退休,勢必導致不同人群享受養老金的時間長短各異,造成不公平。

                  因此,制定延遲退休政策,必須審慎,同時需要創造條件,充分挖掘現有的勞動力供給潛力,比如消除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制度性障礙,推動農民工市民化等。(熊建)

                (責任編輯:張釋文)

                微視評

                新華社評論員:筑牢奮進新時代的憲法根基

                筑牢奮進新時代的憲法根基

                我國憲法是同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實踐探索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既保持憲法連續性、穩定性、權威性,又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是我國憲法發展的必由之路。 【詳情】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