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首頁 新聞 財經 娛樂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車 房產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醫 科技 法制 城建 體育 公益 視頻 商城
                新聞評論
                映象首頁 > 新聞評論 > 焦點圖 > 正文

                讓“三農”借好互聯網的“東風”

                2015-10-16 08:02 來源:新華網

                [摘要] 農村電商能有多大功效?以安徽省績溪縣為例。當地于2014年3月推出全國首例私人定制農場項目——“聚土地”,用戶只要提前訂購一定數量的土地份額,每個月能夠收到土地產出的蔬菜水果,并免費到當地住宿旅行。

                  眼下,借著互聯網的“東風”,包括農業在內的許多行業都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傳統與現代結合,線下與線上協同,廣大農村地區找到了一條發展和致富的好路子。

                  如何拓展、走好這條新路子?10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農村電商,通過壯大新業態促消費惠民生。會議認為,把實體店與電商有機結合,使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產生疊加效應,有利于促消費、擴內需,推動農業升級、農村發展、農民增收。

                  農村電商能有多大功效?以安徽省績溪縣為例。當地于2014年3月推出全國首例私人定制農場項目——“聚土地”,用戶只要提前訂購一定數量的土地份額,每個月能夠收到土地產出的蔬菜水果,并免費到當地住宿旅行。項目發布短短5天時間,點擊5億次,參與購買3500多人,銷售土地465畝、228萬元,農民每畝土地增收2000余元。

                  農村電商不僅能惠及“三農”,也能促進自身發展。比如,山東沙土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沙土瓜子是地方特色產品,去年該公司網絡旗艦店的銷售額近400萬元,預計今年網上銷售將突破500萬元,成為傳統農產品企業進軍電商的先行者。

                  實踐證明,電商為“三農”發展帶來重大機遇,“互聯網+”模式為中國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只要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就應該堅持不懈。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今年5月下發的《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提出,要 “加強互聯網與農業農村融合發展,引入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等現代管理理念和方式,研究制定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出臺支持政策措施”。有了政府的支持,農村電商就有了更廣闊的前景。

                  本次常務會議提出要營造良好網絡消費環境,嚴打網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鼓勵通過網絡創業就業。這為當下如火如荼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支撐與保障,也為培養農村電商人才創造了條件。

                  “切糕王子”阿迪力借助網絡實現夢想的故事,溫暖、鼓舞了很多人。這位維吾爾族青年,和大學同學在網上經營新疆切糕,通過1年多的經營,已成為淘寶上銷量和排名遙遙領先的賣家。他不僅實現了“服務家鄉、發展家鄉”的夢想,也同時成就了個人的創業夢。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像阿迪力一樣懷揣夢想的人。而與互聯網攜手,成為一名電商,就是接近并實現夢想的一條路徑。

                  當億萬農民通過“觸網”走上“雙創”新舞臺,“三農”必將借著互聯網的“東風”,在希望的田野上收獲累累碩果。

                (責任編輯:張釋文)

                微視評

                新華社評論員:筑牢奮進新時代的憲法根基

                筑牢奮進新時代的憲法根基

                我國憲法是同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實踐探索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既保持憲法連續性、穩定性、權威性,又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是我國憲法發展的必由之路。 【詳情】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