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內容摘要:為期兩天的第九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19日下午在河南新鄭開壇,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解讀中華傳統文化精神,闡釋黃帝文化的內涵和精髓。本屆論壇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先秦史學會、中華黃帝故里建設促進會、鄭州市政府主辦,主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
內容摘要:為期兩天的第九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19日下午在河南新鄭開壇,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解讀中華傳統文化精神,闡釋黃帝文化的內涵和精髓。
關鍵詞:黃帝文化;中華;傳統文化精神;論壇;文化
作者簡介:
中新網新鄭4月19日電(記者 李志全)為期兩天的第九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19日下午在河南新鄭開壇,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解讀中華傳統文化精神,闡釋黃帝文化的內涵和精髓。
“世之所高,莫若黃帝。”在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宮長為看來,五千年前,軒轅黃帝帶領中華先民在這里創文字,定歷律,制絲帛,造指南,訪賢問道,開疆拓土,一統華夏,奠定了中華民族的根基,肇造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黃帝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源頭文化,體現了和諧、統一的思想,凝聚了力量,是民族大團結、大統一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動力源泉。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央文史研究管館員趙德潤說,黃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文化。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已成為展現、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成為億萬炎黃子孫表達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的重要載體,成為當代中國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文化符號和文化記憶。
趙德潤認為,一個偉大民族的崛起,必須追溯自己的文化源頭,從文化源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斷提升文化自覺,加強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從而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號召力。以黃帝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更廣泛、更深入地向全世界傳播,這不僅是一省一市的責任,更是國家和民族的責任。
本屆論壇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先秦史學會、中華黃帝故里建設促進會、鄭州市政府主辦,主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
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主任劉慶柱站在考古學的角度論證黃帝文化,理清歷史脈絡;著名軍旅作家、百家講壇主講人王樹增以“紅色軍旅”為主題,暢談愛國主義主旋律;美籍華人廖凱原,以一個接受西方教育的學者身份,回歸黃帝故里,提出軒轅在召喚。
根據日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也將登臺演講。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蒙曼;臺灣智慧大學校長、百家講壇主講人曾仕強等專家學者也將先后登臺,縱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