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為幸福而奮斗⑦全國人大代表李靈:加強鄉村教育 實現鄉村振興戰略

                2018年03月07日10:41  來源:映象網

                5034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的新年賀詞中說: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黨的十九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確指引下,河南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巨大進展,在關乎百姓切身生活的民生問題上,成績喜人。

                  值此全國“兩會”之際,映象網重磅推出《@河南人 為幸福而奮斗》系列微視頻訪談,對話代表、委員,建言民生發展,一起為幸福而奮斗。

                全國人大代表李靈

                  映象網訊(大象融媒映象網北京特派記者 阮海峰 秦雯 王韶卿/文 段晉哲/圖)“建議政府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吸引部分人口回流,有了人,鄉村就有了生機與活力,產業興旺就有了支撐和保障,更好更快實現鄉村振興戰略。”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東新區許灣鄉李靈希望小學校長李靈接受映象網記者采訪。

                  李靈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并把鄉村振興戰略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與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同列,達到了一個同等的高度上來,這是我國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是適應新時代特點、順應社會發展的戰略抉擇。

                  “鄉村振興戰略最重要的基石就是鄉村教育,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而當前,鄉村人才的缺失已成為一個普遍現象。鄉村人才的缺失幾乎已經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一個嚴重障礙。從調研來看,當前鄉村教育整體現狀仍令人堪憂。大部分農村學校被撤并,鄉鎮中心學校生源不斷流失。”李靈說。

                  李靈認為鄉村學校生源不斷流失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人口流動的慣性與規律,外出務工人員在城市中穩住了腳跟把孩子帶出去讀書,這主要是以生活需要和親情為驅動力;另一方面卻有不少的農村家長把孩子送到縣城讀書,自己以陪讀為目的到城鎮就業,這主要是以追求優質教育資源為驅動。在調研中發現,后一種學生流失的現象越來越多。家長普遍認為本鄉教學水平不行,跟城里學校差距大,這也是造成當前縣城大班額現象的一個主因。

                  “因此,我建議政府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吸引部分人口回流,有了人,鄉村就有了生機與活力,產業興旺就有了支撐和保障。因此鄉村振興不能輕視鄉村教育的功能與作用,鄉村振興必然從鄉村教育振興開始。”李靈說,“也希望政府更加關注我們鄉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對我們薄弱學校改造進一步升級,推行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對堅守在鄉村一線老師有政策上支持,提高待遇水平,完善優質課程的獎勵措施,讓我們基層一線鄉村老師能夠下的去,留得住,教的好,減小與城里學校的差距,讓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教育,讓農村孩子好讀書,讀好書。”

                  近幾年,國家對我們基層鄉村學校給予了很多好的政策,關愛留守兒童的教育,關心貧困家庭兒童上學問題等,給予了很多補助,盡量讓每個孩子都上的起學,減少了農村學生的失學率,不讓一個孩子失學,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國家對農村教育的傾斜,是我們農村孩子的福音,希望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我們基層一線老師抓住機遇,多為基層農村教育做出自己的力量,為鄉村振興儲備人才,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李靈說。

                文章關鍵詞:全國人大代表;李靈;鄉村教育;鄉村振興;戰略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