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為幸福而奮斗⑥全國人大代表趙國祥:老少邊窮地區的教師工資應高于當地公務員

                2018年03月07日12:06  來源:映象網

                5034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的新年賀詞中說: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黨的十九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確指引下,河南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巨大進展,在關乎百姓切身生活的民生問題上,成績喜人。

                  值此全國“兩會”之際,映象網重磅推出《@河南人 為幸福而奮斗》系列微視頻訪談,對話代表、委員,建言民生發展,一起為幸福而奮斗。

                  映象網訊(大象融媒映象網北京特派記者 阮海峰 秦雯 王韶卿/文 段晉哲/圖)“教師承擔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歷史使命,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時代重任,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趙國祥做客大象融媒2018全國兩會演播間。作為教育界的代表,今年兩會他更關心的是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以及讓教師更有體面、自豪的工作。

                  對此,他建議應給予師范教育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提高教師待遇,特別是要提高老少邊窮地區農村教師的薪資待遇。

                  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遏制“去師范化”

                  趙國祥表示,我國舉辦師范教育的歷史已超過100年,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形成了相對先進的教育理念、完備的課程體系、成熟的培養模式和充足的實習實踐基地,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各級各類優秀教育人才,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獨特貢獻。

                  “然而,自上個世紀九十代末以來,受到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師范教育呈現出令人擔憂的逐漸削弱趨勢。”趙國祥指出,目前“去師范化”現象嚴重,教師教育總體萎縮。部分高水平師范大學走上了綜合化辦學的道路,非師范專業和招生數量遠遠超過師范專業,成為“非師范”師范大學。

                  他還表示,一些地方師范院校借合并、升格和轉型之機變成綜合性高校,不再以“師范”命名。統計資料顯示,1990年,我國共有公立本科師范院校257所,到2018年,我國師范類本科院校已銳減至124所。

                  “不僅如此,即使在絕大多數師范大學,師范類的學生招生數也只占到20%到30%。“長此以往,我有一個擔憂,我國教育領域會越來越缺乏經過系統訓練的教師,嚴重影響我國教育的發展。”趙國祥建議,這就要求政府發揮師范院校培養教師的主體作用,強化師資隊伍建設,遏制“去師范化”的加劇。”

                  鄉村教師工資應數倍高于當地公務員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黨和政府長期以來大力倡導和推進的一貫方針,然而在市場經濟崇尚實用的大環境下,教師的社會地位并沒有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師職業的吸引力還非常有限,師范院校生源質量堪憂。

                  趙國祥坦言,目前河南的教師的待遇普遍偏低,畢業生從教意愿不夠強烈。由于受歷史發展、自然條件、地方財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廣大農村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教師,無論工資待遇還是生活工作條件都相對更差。

                  有調查顯示,接近90%的農村教師對自己的總體收入不滿意或很不滿意。因此,農村地區教師隊伍不太穩定,優秀年輕師資更是下不去、留不住,直接影響了師范院校畢業生到農村地區從教的意愿。

                  要想真正“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需要政府推動、社會響應、提高待遇。“政府要制定一個嚴格的教師準入機制和遴選程序,選出對教育事業有追求,能夠終身為教育事業做貢獻的人才進入到教育領域。

                  最重要的是,要進一步提高教師待遇。”他說,現在是要確保教師待遇高于當地公務員的工資水平,鄉村教師尤其是老少邊窮地區的教師工資水平,應該數倍于當地公務員的工資水平。“

                  另外,全社會要營造一種高度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要對侵害教師利益的現象給予堅決的遏制和打擊,使教師對自己的職業有自豪感,有尊嚴感,有幸福感。

                  河南師范大學將率先開展師范專業教育深度改革

                  “百姓種地時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季’,對教師來講則是‘師誤生一時,可誤生一生’。”趙國祥說,教師這個職業和其他職業的要求很不一樣。教師是培養人的人,不能只掌握自己學科的知識,還要知道怎么把知識和人生道理用適合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不但要讓其成才,還要讓其成人。師范生畢業后是要培養人的,對他們的要求必然要高于一般的學科專業的學生。”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下簡稱《意見》2018.1.20)中明確指出:“興國必先強師”,要“建立以師范院校為主體、高水平非師范院校參與的中國特色師范教育體系”。

                  師范教育是教師隊伍的“工作母機”,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必須大力支持師范院校強基固本、提質增效,從而更好地發揮師范院校強師興國的主體作用,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為了切實解決以上師范院校改革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趙國祥提出建議,在培養模式上也要進行改革。“河南師范大學打算開展師范專業教育的深度改革,把師范專業的學生培養成對教育事業有追求、有理想、有信念的教師。“只有摯愛教育事業,才能把教育事業作為終生的追求,全力以赴去開展教學研究、教學活動和人才培養的工作。”

                文章關鍵詞:全國人大代表;趙國祥;老少邊窮地區;教師工資;高于;當地;公務員 責編:邵恰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全國人大代表章鋒:降低稅率扶持實體經濟

                  要積極依據稅法,取消不合理稅種,減少重復征稅現象;要對實體經濟實行針對性的優惠稅收政策。

                • 領導干部比例降低!一圖看懂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構成

                  與十二屆相比,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黨政領導干部代表1011名,占代表總數的33.93%,降低了0.95個百分點。選舉結果表明,選出的全國人大代表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各地區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適當數量的代表,一線工人農民代表、婦女代表比例有所上升,黨政領導干部代表比例有所下降。

                • 為幸福而奮斗①人大代表金不換:戲曲進校園培養傳承人才

                  戲曲文化進校園活動,不僅激活了傳統戲曲文化的現代傳承基因,還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保護領域作出了有益探索。

                • 臺灣省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方案公布

                  協商選舉會議人數為122人,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央國家機關、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臺灣省籍同胞中協商選定。協商選舉會議要發揚民主,醞釀代表候選人應考慮各方面的代表人士,適當注意中青年、婦女、少數民族等方面的人選。

                • 駐鄭全國人大代表返鄭

                  昨日下午4時,隨著G89次列車緩緩駛入鄭州東站,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駐鄭全國人大代表返回鄭州。全國人大代表薛景霞說,奮斗實干是此次大會的主旋律,也是當代中國的主色調,回到工作崗位,要號召全市的民營企業在扶貧攻堅中有所作為。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