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我在鄭州挺好的⑧:外國人眼中的“國際鄭”

                2015年12月12日15:01  來源:映象網

                5034

                  編者按:鄭州像許許多多的城市一樣,會有擁堵,會有霧霾,會有城市化進程中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她看起來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但是,她卻是一座值得愛的城市。

                  數十年來,她一直在成長,人口從幾十萬到近千萬。為了讓人們居有定所,她只有不斷壯大自己,不斷新建和擴建城市道路,去調整經濟結構,這幾乎是刮骨之痛。

                  這就是鄭州,一座比任何城市都努力的城市,一座一直希望你我都幸福的城市。

                  為此,映象網重磅推出《我在鄭州挺好的》系列專題報道,記錄時代變遷下的鄭州市民生活,記錄這座城市的發展脈搏。

                  本篇為第八篇——“上合”特輯。

                我在鄭州挺好的⑧:一座越來越具有國際范的城市

                鄭東新區

                  我在鄭州挺好的⑧:外國人眼中的“國際鄭”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秦雯 實習生 王邵怡)以前,鄭州人在街頭看見一個外國人,會覺得稀罕,扭頭多看一眼,現在,這些國外來客在鄭州隨處可見,大家已習以為常。

                  在這些外國客人里,有很多是來自“上合”成員國。

                  留學生:在鄭州有家的感覺,挺好

                  今年23歲的李龍從巴基斯坦來到鄭州大學醫學院讀書,在鄭州已經4年多了。

                  中國那么大,學校那么多,問起他為什么選擇來鄭州,他眨巴著一雙“無辜”的眼睛說道:“我的朋友就在這里讀書,他給我推薦的,說這里挺好的。”

                  “挺好的”,這三個字好像是李龍的口頭禪。因為不管你和他說什么,他都說挺好的。

                  “你覺著鄭州怎么樣?”

                  “挺好的,這幾年鄭州變化特別大”,李龍說,他剛來這里的時候,學校旁邊的樓矮矮的,現在周圍的樓高高的,“這么短短的時間它就變成了一個大都市。”

                  不知道和誰學的中文,本就發音不清晰的他,總是喜歡用疊詞來形容他想表達的東西。

                  剛到鄭州時,李龍有點不習慣,特別是飲食。“我的國家都是奶茶,吃餅,酸奶之類的,來到這里好多面食,比如燴面。”

                  他有點較真。在采訪時,他怕自己說不清自己國家的吃食,還用英文寫下來“Butter、yogurt、tea、bread etc”。

                  一段時間后,他慢慢接受了鄭州的飲食,吃過胡辣湯、燴面,但最愛的是大盤雞。“如果有朋友來鄭州,我一定帶他們去吃大盤雞,我喜歡辣的,我家鄉的食物也比較辣。”

                  談起鄭州的美食,他的話匣子就打開了一樣,好像眼前已經擺上了一盤雞肉,等著他去解決。但是不管回答什么,他還是始終離不開“挺好的”這三個字。

                  李龍喜歡鄭州的地鐵和電動車,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兩樣交通工具“比汽車還好用”。

                  “因為和巴基斯坦不同,這里的汽車比家鄉多了很多。”李龍興奮地說,在巴基斯坦從來沒有見過電動車這種神奇的東西。

                  可當你問起他有沒有親自騎過電動車時,他馬上激動了起來:“我有啊!”赤裸裸的炫耀自己是有車一族。

                  “快要畢業了,你想過留在鄭州工作嗎?”

                  這一次,李龍沒有再回答“挺好的”,他甚至沒有馬上回答,只是低著頭認真地看著手中的杯子,緩緩地說道,“會的,我在這里已經習慣了,這里有自己家一樣的感覺。”

                  很多俄羅斯人想來鄭州工作

                  漂亮的俄羅斯姑娘、悠揚的輕音樂、昏暗的燈光.....推開門的那一瞬間,恍惚中讓人以為自己走進了北京的“莫斯科餐廳”。但是,這里是鄭州,坐落在這里的是鄭州第一家俄菜餐廳——俄式廚房。

                  這家店,是“俄式廚房”除北京以外的第一家分店,之所以選擇鄭州,因為它是家鄉。

                  店長是黃戰勝,河南人,之前在北京工作,這家餐廳的老板也是河南人。

                  “這就是為什么會選擇在鄭州開設北京以外第一家分店的原因。”黃戰勝解釋道,他的老板是鄭州人,因為店在北京開的比較成功,所以他想把店開回家鄉,讓家鄉的人也嘗嘗地道的俄餐。

                  黃戰勝說,他在北京漂泊的時間長了,早想回來了,“老板也時刻惦念著鄭州。”

                  除了餐館,黃戰勝的老板還在俄羅斯開了一家文化交流公司,店里的那些俄羅斯姑娘,就是通過文化交流來到了鄭州。

                  “她們主動申請要來鄭州工作,尤其是近些年,申請的人也越來越多”,黃戰勝自豪地說,現在鄭州已經越來越有國際范了,好多俄羅斯姑娘都想來這里看一看。

                  黃戰勝笑著說,有時候顧客來店里看到這些姑娘,還以為這些忙前忙后、忙里忙外的女孩兒們就是這家店的老板,“可能是因為這是她們想來的地方,工作起來也就特別的認真和快樂。”

                  除了給俄羅斯姑娘提供來鄭州工作的機會,黃戰勝和他的老板更是想通過餐飲,在鄭州和俄羅斯之間搭起一座橋梁。讓更多的俄羅斯人可以來到鄭州、了解鄭州,同時也把俄國的飲食和文化帶給家鄉的人們。

                文章關鍵詞:我在鄭州挺好的;鄭州;國際;國際范;城市 責編:李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