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駱瓊 何葉 崔冰心)講述河南好故事,傳遞河南正能量。12月2日以來,映象網重磅推出了《我在鄭州挺好的》系列報道,講述百姓自己的故事,見證時代的發展變遷,記錄城市的進程脈動。截至12月10日已刊發7篇,引發逾百萬網友關注熱議,也引起了省、市多家媒體的跟進報道。
映象網重磅推出了《我在鄭州挺好的》系列報道
逾百萬網友熱議“我在鄭州挺好的”
截至12月10日,映象網已推出《高架一通車,就忘了被抱怨的委屈》、《跑80碼,才知道這兩年沒白熬》、《再不用穿過半個鄭州去逛街》、《從燕莊到曼哈頓》等7篇報道,從道路、商場、城中村等幾個方面記錄著鄭州的變遷以及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報道用樸實的文字和鮮活的圖像,講述著普通人的真實生活,用個體反映出鄭州的發展進程。
根據公開資料統計,該組系列報道的微博閱讀量已經超過了35萬,在今日頭條上,系列報道也已經有逾10萬的閱讀量。
除此之外,這組系列報道也通過微信客戶端被人們所熟識,目前微信公眾號的閱讀量已經有數萬,網友紛紛在后面跟帖留言。而在映象網的瀏覽量也超過63萬,總計閱讀量達100多萬。
市民葛先生在讀完報道后感慨說,雖然有時候也會吐槽,“恨鐵不成鋼”,但這里畢竟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城市,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愛,希望我們能一起把她建設成為更加美好的國際化大都市。
網友“酷暑”點評稱,“高架橋的暢通,城中村的改造,幾年后將為我們帶來一個更為繁華的都市?!?/p>
網友“海闊天空”也表示,我是城市里最普通的一員,雖然現在鄭州的發展經歷著陣痛期,但我相信這一且都會過去,在未來幾年期待鄭州的騰飛和發展。
網友“三七先生”說,這兩年鄭州發展確實迅速,有些不好的地方可以理解,相信未來會更好,尤其是上合組織會議在鄭召開,我對這座城市充滿信心。
網友“蝸?!眲t稱,“這組系列報道算是走心了?!?
據了解,從2003年新農合大病醫保實施至今,河南省已經有8256萬農民受惠于新農合政策。這其中就包括了周輝移植造血干細胞的費用。
王玲燕下崗后,就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住上這樣好的房子。對2年前的她來說,她住的棚戶區只要不被拆,就算能過個安穩年。
每周,鄭歐班列都會從鄭州出發,穿過高山、荒漠、草原、原始森林,最終到達德國漢堡。
魏佳是周口人,今年27歲,有一個兒子。2008年,為了紀念奧運會,當時20歲的她給自己剛出生的孩子取名“奧運”。就在孩子百天的那年,魏佳和丈夫為了生計,奔赴610公里外的蘇州,南下打工。
有一群人,他們在漫天塵土中指揮著工程車,巨大的機器轟鳴聲,和工人的吆喝聲,傳了好幾里。這是鄭州市高新區的建設鏡頭之一。
人的一生不知道有多少個十年,而這十年間人們又不知道能做多少個決定。而鄭東新區的發展并沒有讓陪伴它的人們后悔……
也就是前幾日,我結束了“鄭漂”生活,在鄭州安了家。那是值得我紀念的一天,即便已過去十多天,心里仍不能平靜,就像一個游子,時隔多年,終于回到了自己離開已久的家。
巴齊曾是一名留學生,現在是阿富汗一家報社的記者,雖然英語不是他們的官方語言,但他口語發音標準。
鄭州像許許多多的城市一樣,看起來不似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但是,她卻是一座值得愛的城市。
10年前,小商小販扎堆經營,熙熙攘攘中不乏臟亂與不安。10年后,繁華商圈、世界一線品牌,車水馬龍里露出秩序和美觀。
北三環作為鄭州北部的一條東西大動脈,自東向西將鄭東新區、金水區、高新區連接起來,是一條黃金大道。
而今洋樓林立的的張莊社區,再也不是當年那個不起眼的小村莊,更讓人難以相信,幾十年前,這里還是一片土丘和草房。
隨著鄭州200多個城中村的改造升級,越來越多的喬芳即將成為市民,他們將以全新的職業和崗位重新融入這座日益崛起的國際化商都。
“每次逛街都像一次長征”,對于逛街的態度,劉欣可謂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皭酆迏氚?,每次都累得不成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