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保險報銷比例不低于50%,讓絕大部分人不因病致貧
太倉人社局大廳張貼著“再保險”待遇享受工作流程
新華社現場圖片
據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從國務院醫改辦獲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衛生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30日正式公布《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近年來,隨著全民醫保體系的初步建立,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有了基本保障,但人民群眾對大病醫療費用負擔重反映仍較強烈。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是在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的一項制度性安排,目的是要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突出問題。
國務院醫改辦公室主任孫志剛表示,考慮到大病保險是一項創新的工作,且我國區域差異較大,《意見》對開展大病保險工作的原則、資金來源、保障內容、承辦方式和監督管理等只是提出了原則性、框架性要求,具體工作需要充分結合地方實際,以地方為主,發揮地方的能動性。
截至2011年底,城鄉居民參加三項基本醫保人數超過13億人,覆蓋率達到了95%以上。基本醫保基金存有不少結余,累計結余規模較大。
資金來源:來自城鎮居民醫保基金、新農合基金
《意見》指出,各地可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醫療保險籌資能力、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的情況、基本醫療保險補償水平,以及大病保險保障水平等因素,科學合理確定籌資標準。同時,從城鎮居民醫保基金、新農合基金中劃出一定比例或額度作為大病保險資金。
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基金有結余的地區,利用結余籌集大病保險資金;結余不足或沒有結余的地區,在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年度提高籌資時統籌解決資金來源,逐步完善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多渠道籌資機制。
承辦方式:招標選商業保險機構,可免征營業稅
《意見》指出,地方政府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發展改革部門制定大病保險的籌資、報銷范圍、最低補償比例,以及就醫、結算管理等基本政策要求,并通過政府招標選定承辦大病保險的商業保險機構。符合基本準入條件的商業保險機構自愿參加投標,中標后以保險合同形式承辦大病保險,承擔經營風險,自負盈虧。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保險的保費收入,按現行規定免征營業稅。
此外,承辦大病保險的商業保險機構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符合保監會規定的經營健康保險的必備條件;在中國境內經營健康保險專項業務5年以上,具有良好市場信譽;具備完善的服務網絡和較強的醫療保險專業能力;配備醫學等專業背景的專職工作人員;商業保險機構總部同意分支機構參與當地大病保險業務,并提供業務、財務、信息技術等支持;能夠實現大病保險業務單獨核算。
加強監管:大病保險年度收支情況將向社會公開
國務院醫改辦負責人說,一方面要加強對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保險的監管。另一方面,還要強化對醫療機構和醫療費用的管控。同時,要建立信息公開、社會多方參與的監管制度。將與商業保險機構簽訂協議的情況,以及籌資標準、待遇水平、支付流程、結算效率和大病保險年度收支情況等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大病醫保報銷流程
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參保(合)人如發生大病
高額醫療費超過當地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標準
先按基本醫保給予報銷
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再次給予報銷(實際報銷比例不低于50%)
按醫療費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則上醫療費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
[太倉模式]
“大病再保險”職工每年交50元
從2011年4月開始,江蘇省太倉市通過引入商業保險運作機制,建立覆蓋全民的大病補充醫保制度,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每年50元,居民醫療保險每人每年20元的標準,利用社會醫療保險結余的統籌基金,公開招標向商業保險公司購買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對大額自負醫療費用進行再次補償。這個項目被當地老百姓稱作“大病再保險”。
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期間,太倉市居民蔣寅患病住院花去27萬多元,基本醫保報銷20多萬后,剩下的7萬多元對于這個低保家庭來說還是無力承擔,通過太倉市“大病再保險”項目,蔣寅又拿到33000多元再保險賠付金。
通過一年的實踐,百姓的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明顯提高。據統計,2011年太倉市住院醫療總費用超過15萬元的有217人,實際報銷比例普遍逾80%。
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回應三大疑問
群眾是否會增加繳費負擔?
孫志剛:開展大病保險,對城鄉居民因患大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報銷,目的是要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使絕大部分人不會再因為疾病陷入經濟困境。所需要的資金從城鎮居民醫保基金、新農合基金中劃出,不再額外增加群眾個人繳費負擔。
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如何定義?
孫志剛:我們參考了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的定義。經測算,各地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可作為當地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的標準。當參保患者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超過這個標準時,大病保險對這部分人群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具體事項由地方政府確定)在基本醫保已經報銷的基礎上再次給予報銷,要求實際報銷比例不低于50%。這里的合規醫療費用不局限于基本醫保政策范圍內,但為避免浪費和過度負擔,不是基本治療所必需的項目不列入報銷范圍。
為什么由商業保險機構承辦?
孫志剛:新一輪醫改明確提出要探索 “委托具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經辦各類醫療保障管理服務”。近幾年,不少地方(例如廣東湛江、江蘇太倉、河南洛陽等地)積極探索了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創新形式。實踐證明,不僅這些地方的群眾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大病報銷待遇,醫療保險的服務質量和水平有所提高,由于對醫療機構和醫療服務的管控更為嚴格,醫療服務行為也更趨合理,總體看放大了基本醫保的保障效用。
市民最關心哪些大病可以報銷
老百姓最關心的內容是“大病”的具體標準是什么。目前,中國各省市實行不同的大病救助范圍。《意見》指出,各地可以從個人負擔較重的疾病病種起步開展大病保險。
但是,在2012年3月22日召開的全國新農合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年底前要全面實施兒童白血病等8個病種的大病保障,還要在三分之一左右的統籌地區,將肺癌、食道癌等12種疾病納入保障范圍。
據金融時報報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