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經濟內生活力和動力 催生資本市場改革新階段

                2012-12-19 08:33    來源:東方財富網

                  ——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連日上揚的股指已經證明,在歲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傳出的實質利好是近日投資者信心提升的真正推動力。

                  會議定調2013年為“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是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要“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穩中求進,開拓創新,扎實開局,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強化創新驅動”,“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活力和動力”。

                  圍繞“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活力和動力”,會議提出了多項主要任務。其中,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加快科技創新,加強產品創新、品牌創新、產業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等,無不與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息息相關。

                  擴大內需、提振消費,是當前宏觀政策的著力點;就股市而言,大消費這一投資主題則是在經濟周期各環節中最穩定的選項,是基金等市場主力的最愛。一方面,消費主題涵蓋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瓶飲料、一粒藥,大到家電、商超、旅游。這些公司通過在資本市場發行上市,不僅得以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提供更豐富的消費產品,而且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引進了這些充滿活力的上市公司,為資金的供給和需求架起橋梁,給普通消費者賦予了投資者的新身份。消費者和投資者雙重身份,使得更多居民參與消費前端與終端的良好互動,可以更好發揮增強經濟發展內生活力的作用。

                  會議還首次提出四個創新,即“產品創新、品牌創新、產業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在這方面,資本市場也可以最大限度提供平臺和機制支持。

                  縱觀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幾乎每一次大規模的創新都是依托資本市場發展起來的。從19世紀初的鋼鐵和化工行業的興起,到20世紀末計算機、生物工程成為經濟的龍頭,世界經濟起飛的每一過程都與資本市場密切相關。創新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是一種資本高度密集型活動,從基礎研究、實驗開發,再到成果轉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強大資本市場的支持無疑不可或缺。只有更多地依靠資本市場,才能更有利于企業突破自主創新面臨的融資瓶頸,建立起有效的風險分擔與規范運作機制,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進程,推動科技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從資本市場發展的經驗看,高質量、高回報率的科技型上市公司既是市場投資價值的源泉,又是場外資金不斷流入的強大動力。因此,創新與資本市場的結合,不僅是創新發展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

                  另外,會議提出的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更是離不開資本市場。最直觀的感受是,當前的土地財政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不能再靠賣地來搞城鎮建設;但是,推進城鎮化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大量公用事業,水、電、氣、暖,公共交通、城市環境綠化,無不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因此,資本市場將承擔支持新型城鎮化的歷史重任。不過,如何把資本市場的發展與城鎮化發展更好地結合起來,如何使之形成良性循環,實現各方共贏,當是需要更深入的規劃與嘗試。

                  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僅為明年的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部署,也為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勾畫了藍圖,股指恢復性上漲已對此做出了正面的回應。我們期待,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落實,我國資本市場機制完善和制度建設將掀開新的一頁!

                責編:盧一寧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