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清建議國企劃撥社保比例提升到30%至50%
“我對市場充滿信心?!敝袊C監會主席郭樹清28日公開表示,在A股市場持續低迷,滬指2000點心理關口連續兩日告失的情況下,郭樹清在此前《財經》年會的演講當中,并沒有圍繞當前的市場發表觀點,而是提到了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支持建立社會創新機制,提高上市公司兼并重組自主權,并建議國企劃撥更多股份給社?;穑瑥?0%提高到30%至50%。
他認為,提高劃撥比重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并有助于實現社?;鸨V翟鲋?。長城證券研究總監向威達則對記者表示,對于充實社保來說,這是一個好事,但其對于二級市場的影響仍然難以判定。
郭樹清強調,要大力鼓勵市場化兼并重組,“現在上市公司兼并重組發展比較快,從我們部門來看做了一些改進,就是減少審批,給更多自主權企業兼并的情況和重組情況就會有改善,現在上市公司70%的兼并重組項目不需要到證監會審批了,這是一個進步,我們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這個比例?!彼f。公開資料顯示,11月份以來,上市公司并購從組的步伐大大加快,以森遠股份為例,其重大資產重組申請于11月1日被證監會受理,公司11月6日公告收到《受理通知書》,僅三天后的11月9日,其重組申請就被審結。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效率大大提高,有助于保障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結構的匹配性,減少了投資者對于并購重組信息的獲取盲點。
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財經年會上演講實錄:
郭樹清:女士們、男生們大家晚上好,很高興參加《財經》的年度會議,特別高興和我們美方商界領袖,剛才我們開了一個比們座談會。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關于著眼長遠的近期綜合改革。
大家知道剛剛閉幕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大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個精神的組成部分,十八大提出,要有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體制改革,堅決破除一些狹隘觀念的體制機制弊端。十八大報告胡錦濤總書記部署的改革,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社會生態等多個領域,在這些領域都有周密相應的安排和部署,當然改革是一個過程,必須整體推進,重點突破。
我這里談一談我學習十八大報告的體會,就是近期我個人認為應當高度重視的幾項綜合配套改革。
第一項,必須進一步破除城鄉二元制度安排,實現更廣范圍、更大程度的統籌發展。城鄉差別在中國是非常突出的,我們在任何一個工業化的國家里面,城鄉差別都是需要相當時間才能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們這個差別確實是異乎尋常,持續的時間也超出其他國家。一個重要原因不是簡單地理或者其他原因,而是制度上安排我們是城鄉二元是分割的。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農民無論他的經濟權力和政治權力,社會文化其他方面權力,享受公共服務的權力都是不平等,和城市居民是不平等。當然有很多歷史原因,不能簡單說就是不合理。所以必須破除這個制度安排,才能實現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所謂擴大內需要靠我們把新興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同步推進。改善收入分配結構,現在大家也非常關心,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最突出的問題在中國來說恐怕也是解決城鄉差別問題,打破二元制度結構,這是最突出的。十八大特別提出要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建設對于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要作用的制度,要加快建設、逐步建立“三個公平”體系,就是權力公平、機會公平和規則公平。我們想想前面我說城鄉差別最大的差別是農民和我們城里人因為戶口的定義,以及附著在戶口上很多規定,一開始就是不平等的、不公平的,要消除不公平城鄉居民最迫切的事情,不可能一步做到,但是必須下力氣,加快步伐。
我說打破城鄉二元制度安排涉及這么幾個方面:一是土地制度必須進行改革。二是社會保障制度也必須進行改革。三是就業制度。四是工資制度必須改革。五是財政收支和公共服務方面也必須進行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我們現在有很多外賓,有很多美國朋友,在美國土地農地也是政府管制的,不是可以隨便的進行商業開發,在中國管制更嚴格,土地用途管理必須更嚴格,我們必須維持十八億畝耕地這是我們一個紅線不能破,這是一個底線。但是使用權應該放開流動、流轉,讓農村勞動力和土地、資本,像城里勞動力和資本一樣進入市場,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這很復雜了,我不展開說,但是這是一個基本的方向。世界上所有市場經濟比較成熟的國家,正在發展中國家現代農業和城市化、工業化、信息化結合比較好的國家,恐怕這些要素都是流通的。社會保障方面我們非常好就是在“十一五”時期終于建立起了一個包括農民的養老、遺老基本保險制度,農村農民養老保險制度涉及到3.59億人,成功2.8億,還有城鎮居民。保險制度已經建立起來了,但是權力和規則還是不統一的,我非常高興看到,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今天媒體報道了,我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已經宣布在三個制度之間,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可以實現帳戶的轉移和接續,這個進步我相信是歷史性的,社會保障要解決水平差異過大的問題。就業制度方面和農民、農村關系也非常大的,實際上我們在城市里任何一個企業和事業單位,甚至包括很多政府機關部門,我們有三種就業制度,有三種工資制度,最基本的現在我們要做到使從事同一種工作的人,簽訂合同條款和方式應該基本統一。當然也有一個過程,這涉及到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的問題。其他財稅公共服務,涉及到教育、衛生、文化、郵政、電信、廣電,在農村比較提供普遍的服務,不一定商業化核算,第一項改革著眼長遠綜合改革就是打破城鄉二元制度安排,實現更廣范圍、更大程度的統籌發展。
第二項,培育和完善鼓勵創造的機制,形成持續不斷創新創業浪潮,對中國經濟轉軌、轉型和結構調整、結構升級,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這個經濟體資金已經不是很缺乏了,勞動力也不是那么缺乏,雖然開始工資上升,過去價格雇工條件招不到工人,但是我們缺乏很多要靠研究創造來形成的要素。所以一個社會它的生機和活力,在于要有創新創業,一個經濟體綜合的競爭力也在于創新創業,為什么我們現在比不過美國,不僅僅是因為規模,美國是第一大、中國是第二大,我們過了若干年經濟規模超過美國,我看在我們可預見時期內,中國還是超不過美國,因為美國的創新創業的能力比我們強,這是我們不得不正視的一個現實。還有很多其他歐洲的國家也是這樣了,包括英國、法國。所以必須從多方面制度安排來鼓勵誠實勞動、勤勉創業、積極投資、敢于創新、敢于創造,要有一點商業的冒險你才可能。我們看經濟體系的演變,最早靠傳統要素來支撐經濟的發展,勞動、土地、資本,哪個國家這些要素多,哪個國家就強大,特別是資本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幾百年時間里資本是最重要的。但是逐漸我們看到,技術、管理的作用越來越大,特別是在二戰以后技術、管理這些新的要素開始發揮重要的作用。在現在這個階段,從全球競爭的角度來說,重要已經是品牌、設計、創意這些要素非常重要,無論是iphone、ipad這些蘋果產品,很難涉及到技術發明,不僅僅是過去的技術,也很難說簡單是一個管理,所以品牌設計創意作用越來越大了。
其實中國人不缺乏創造能力,我們在商業社會很不發達情況下,商業條件很不好的時候,我們就創造了很多民族品牌,比方說同仁堂、六必居、王致和都是很有名的民族品牌,不一定表現為技術上多先進,但是它的質量是可靠的、信譽是好的?,F在我們在這些方面和發達國家差距非常大,所以一個社會、一個經濟要有創造和創新能力,必須在教育、科技、文化、金融、工商管理和知識產權方面都要形成比較成熟的制度,像知識產權保護我們非常差,我們沒有多少創新跟那個有很大的關系,里根有一句名言,美國和中國競爭美國還是占優勢,因為美國有很多面向全球的大學,美國人可以動員的腦力資源覆蓋全球70億人口,中國只是你自己的13億人口,這個比喻不完全正確,但是我覺得很有道理。就是我們的大學、科研機構肯定不會那么開放,那么競爭,那么多樣性,所以我們競爭力和美國沒法比。所以我們創新、科技、文化方面單個學者和個人自己的勞動、自己的研究所有前提和基礎,不是簡單的靠國家號召、國家給補貼或者給直接的財政撥款,有一些項目是可以的,比方說航天這些項目,但是很多項目是不能這樣的。國家給的錢多了并不意味著就有結果、就有效果,有的時候可能恰恰相反,錢越多,效果越不好。所以怎么發揮調動個人的積極性,企業的積極性,使研發小組、研發團隊發揮作用,就是前面說知識產權保護就非常重要了。
我們最近中國證監會和國家科技部做了一項工作,就是研究怎么來推動在科技園區對企業和大學研究所,他們的研發成果進行確權、認定,就是比較早的給它算作股權,省得以后發展起來了,股票上市了,這個時候出現不平衡了,那又有內幕交易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覺得必須及早做這個工作,僅僅是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邁出了很小的一步,當然其他部委也做了很多工作了。包括中國政府所有機構帶頭不用假冒的軟件,我們都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我想我們還得繼續努力,任務還非常艱巨。和我們資本市場關系非常密切,對創新創造提供多樣化的金融工具、金融途徑,這就是我們說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除了主板、創業板以外,新三板和區域股權市場,包括私募企業債,一定要在中國形成科技、創新和資本市場良好的對接機制,如果沒有這個機制,我們經濟的前途、民族復興的命運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我們不是在中等收入階段就進入一個陷阱,可能在高等收入階段,高收入國家也會有持續的十年、持續的二十年,這是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沒有資金,不是沒有土地和勞動力,而是沒有創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