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用債市場將進入新發展階段

                2012-04-12 09:4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中國證券報》:您如何把脈2012年以及未來幾年中國債券市場的走勢?

                  吳志紅:展望2012年接下來的債券市場走勢,我們認為通脹的持續回落將是債券牛市繼續的保障。

                  經過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等中央部委的多種措施調控,通貨膨脹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今年的通脹形勢應該比較理想,這將有利于債券市場收益率的穩定下行。經濟增速的下行趨勢可能會由于中央積極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實施而出現變化,但我們認為這對債券市場的負面影響不大。加之,無論是發行人企業還是銀行等機構投資者都對債券市場有了高度的認可和強勁的需求,這將使得接下來的債券市場仍將在“細水長流”的慢牛中穩步前行。

                  預計今年的企業債券和公司債券發行量都將在2011年的基礎上有較大規模的增長。

                  同時,我們認為債券市場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市場規模已經今非昔比,市場發行人、投資者及中介機構等都逐漸趨于成熟,初步實現了國務院5年前提出的“大力發展債券市場”的構想。

                  今年國務院關于債券市場發展的提法已變為“積極發展債券市場”。我們對此的理解是,這意味著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重點已經從過去5年單純追求數量上的增長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從提升市場化程度、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完善市場機制建設等三個方面去發展債券市場。

                  首先,提升債券市場的市場化程度,這也是國家“利率市場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發行利率水平的市場化、發行程序的市場化。

                  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基本達到了發行利率的市場化,債券的發行利率視當時的宏觀經濟環境和債券市場利率水平而定,甚至部分債券已經突破了“利率不得超過同期居民銀行儲蓄存款利率的140%”的規定,如:今年3月發行的11超日債(5年期)發行利率為8.98%。

                  發行程序的市場化也在積極的推進之中。比如,國家發改委早在2008年就將企業債券先核定規模、后核準發行的兩個環節,簡化為直接核準發行一個環節;再比如證監會也提出即將推出的高收益債券采取備案制。我們相信,在發行程序上,未來我國的債券市場將越來越市場化。

                  其次,在加大產品創新力度上,今年我國債券市場將會有一些里程碑式的時間窗口。比如國債期貨仿真交易的啟動、中小企業高收益債券的籌備、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重新推出等等都有望在今年實現。

                  國債期貨的推出有助于機構投資者通過期貨市場更好地對債券現貨市場提供價格發現的功能,同時有助于其控制債券的利率風險、信用風險及流動性風險;高收益債券的推出對于完善我國的利率期限結構、便利中小企業融資都具有一定的正面意義;而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的重新推出將豐富我國固定收益市場的品種,同時為未來整個市場的發展打開廣闊的空間。

                  第三,市場機制的建設也是我國債券市場中長期需要完善的一個重要方面。深化債券市場改革,完善債券發行、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一些不合時宜的條例和規定,以適應當今債券市場的發展。市場機制的與時俱進也是債券市場持續向好發展的重要保障。

                  總之,2012年將成為我國債券市場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債券市場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實踐證明,成熟的債券市場不僅能為實體經濟重要的融資渠道,而且在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金融風險防范、利率市場化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