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券商投行業務將向精細化轉變
在IPO常態化、再融資收縮、債券市場調整的大背景下,券商投行業務收入結構在2017年發生顯著變化。業內人士預計,2018年券商投行將延續平穩發展、結構調整態勢,競爭將向精細化轉變,更加注重項目質量。
投行業務結構生變
Wind數據顯示,2017年包括增發、配股、優先股、可轉債在內的再融資募集資金1.53萬億元,同比下滑21.9%。僅可轉債募集資金同比增加了3.3倍,其余均同比下滑。按發行日統計,2017年共有104家券商參與投行業務,股權承銷金額共1.76萬億元,同比下降16.58%。
債券承攬方面亦不樂觀。Wind數據顯示,2017年102家券商共承攬7725只債券,累計承銷債券金額4.34萬億元,較去年下滑14.57%。
從券商股權承銷收入看,結構發生了較大改變。2017年共有66家券商投行股權承銷收入合計177.22億元,同比增長12.02%。其中,IPO承銷收入為150.13億元,同比增長67.31%,占總承銷收入的84.82%;增發承銷收入為24.83億元,同比下降61.52%,占比14.01%;配股承銷收入為1.59億元,可轉債承銷收入為0.67億元。與2016年相比,股權承銷收入結構發生了較大改變,2016年IPO承銷收入占比56.78%,增發收入占比40.84%。
“投行業務方面,監管政策取向主導了業務變化?!眹_證券分析師程凌表示,2017年券商IPO收入占比顯著提升,再融資等其他業務收入占比相應下降。債券承銷方面,受2016年末開始的債市波動影響,2017年債券發行驟減。
對于2018年的投行業務情況,平安證券分析師繳文超表示,進入2018年,發審委將嚴把“準入關”,關注材料的真實性、盈利的可持續性和獨立性、內控的完善和有效性,審核尺度全面從嚴,IPO發行步伐較2017年將放緩。除此之外,由于高折價帶來高安全墊的套利時代不復存在,定增的發行主體主要是基本面優秀、長期發展向好的公司。信用債市場雖然風險加大,但資產證券化持續火熱,目前審批速度很快,是2018年投行非常好的業務機會。
行業集中度料繼續提升
從IPO、債券承銷收入來看,前十大券商的行業占比在繼續提升。業內預計,2018年將延續這種強者恒強態勢。
整體看,2017年中信證券以2154.89億元占據股權承銷業務總排行榜的榜首。承銷總金額的亞軍和季軍由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奪得。同時,承銷數量排行榜的前三為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及廣發證券,分別承銷了86家、79家、76家。
從IPO來看,共有60家券商加入了IPO承銷大戰,但僅7家券商承銷金額超過百億,中信證券居首,廣發證券、國信證券位列第二、三名。廣發證券、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位列IPO承銷數量排行榜前三。
從總收入看,2017年主承銷收入超過1億元的有36家。其中,中信證券、廣發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國信證券、國金證券和海通證券的主承銷收入超過10億元。中信證券以14.9億元位列榜首。2017年IPO承銷收入前十券商占總收入的58.14%,相比2016年的51.47%的占比,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債券承銷方面,2017年13家券商的債券承銷總金額超過千億元。其中,中信證券以4979.12億元位列第一,中信建投證券以3835.02億元位列第二,招商證券以3470.09億元排名第三。同時,前三名的市場份額占比均同比增長。
“投行業務集中度有提升的態勢?!崩U文超表示,2017年與2016年相比,從IPO業務來看,主承銷規模前五名的行業集中度略有下滑,但主承銷收入的集中度有所增加;從增發業務來看,主承銷規模和收入前五名的集中度均有大幅提升;從公司債業務發行看,主承銷規模集中度也略有增加。
在投行新規影響下,投行集中度將持續提升。繳文超預測,一系列新規發布后,對沖業績、過度激勵的中小型投行不利,對制度規范、專業程度強的大型投行影響不大;從長期看,新規實施有利于投行業務健康發展,禁止不合理價格戰也有利于投行承銷費率企穩回升。
業務競爭更趨精細化
隨著IPO進入常態化及債券發行環境的變化,對于券商如何突破瓶頸實現業務突破,華融證券分析師趙競萌表示,2017年IPO審核通過率的降低從側面反映出監管層對于質量的要求更高,對于券商業務開展過程中的政策解讀、業務流程、風險把控要求更高。未來傳統投行業務將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券商間競爭的已不僅僅是項目數量,更要注重項目質量,打造精品投行將成為傳統投行業務迸發新活力的重要路徑。
另外,創新投行業務的發展也為券商帶來新的機遇。趙競萌表示,近兩年來,除了傳統的股權承銷和債券承銷業務外,并購重組、可轉債、可交換債等新投行業務同樣蓬勃發展,為券商投行帶來新的力量。
“未來,投行不僅僅是指傳統的投行業務,將會向‘投資+投行’和交易型投行兩種模式轉變。”趙競萌分析,大型券商在轉型過程中擁有豐富的資金、人員和品牌等優勢,在券商傳統投行業務精細化的過程中,大券商憑借其充足的項目儲備、優質的客戶資源和嚴格的風控體系,將在轉型過程中扎穩腳步率先勝出。后續隨著項目的不斷積累和品牌知名度的持續強化,大券商的業務集中度將有所提升,傳統投行業務亦會呈現強者恒強的局面。
廣發證券分析師陳福也表示,伴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跨區域、跨行業的并購重組不斷增加,企業客戶對財務顧問、多品種融資等專業化需求日益增多,投行業務競爭已由傳統的股債承銷服務,延伸至覆蓋企業成長路徑的財務顧問、IPO、融資、并購、產業整合、資產證券化等綜合服務,市場化競爭日趨激烈,投行產業鏈發展趨勢下,大型券商更具業務整合發展潛力。(實習記者 林婷婷)
2016年12月30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簡稱協會)發布《證券公司私募基金子公司管理規范》(簡稱規范)等文件,對券商直投業務作出進一步規范,并劃定一年的整改期。
2017年并購重組市場的通過率為91.9%。業內人士表示,監管層鼓勵優質的并購重組項目。未來公司的并購重組需求可能有所增加,券商并購重組業務有望繼續回暖。
時下,金融科技已成為金融行業最熱門詞匯之一,不管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互聯網金融公司,都在積極擁抱前沿科技,券商行業也不例外。
今年以來,券商自營業績表現突出,東吳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上市券商自營投資收益合計551.1億元,同比增長27.2%,藍籌股大漲行情與券商自營整體偏價值的投資風格較為吻合。
昨日微信朋友圈被“任澤平1500萬元的年薪加入恒大”的消息刷屏。截至記者發稿時,恒大并沒有證實或者辟謠。不過,券商圈卻因此而引發了一場有關券商薪酬的熱議。
不少券商根據年度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各業務條線的最后沖刺。有券商甚至打出海報,動員員工全力沖刺。畢竟這可是關系著年終獎是全額還是打折的年度目標。
股市近日陰雨綿綿,不少券商股在行情回撤之際,又遭到上市公司股東減持。對此,不少投資者心生疑惑,券商股行情后續如何?
被視作各家券商年末壓軸大戲的“2018年度投資策略會”已接近尾聲,因“策略會魔咒”而聞名的招商證券年度投資策略會也將于11月29日-12月1日召開。
近期券商2018年投資策略會密集召開,券商眼中2018年掘金地圖陸續浮出水面。盡管各家機構觀點不盡相同,但繼續看多A股,認為“接下來市場進入業績主導時代”已然是業內共識。
繼貴州茅臺發布風險提示公告之后,喊出茅臺市值1.85萬億元的安信證券被上交所點名“批評”,在資本市場陷入多事之秋的貴州茅臺股價繼續回落。
券商股盤中集體飆漲,截至發稿,國盛金控漲停,華鑫股份、中信證券漲逾8%,東方財富、財通證券、招商證券漲逾6%。
三季報10月底披露結束,11月次新股板塊成交量持續上升。
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證券行業在提升直接融資占比和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受市場成交影響,今年上半年無論是上市券商還是正在排隊IPO的券商營業收入均出現了下滑。
隨著中報季收尾,上半年券商日子如何已可以一覽無余。數據顯示,29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0.1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7.68%,僅9家券商凈利潤實現正增長,20家利潤同比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