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倒逼銀行轉型 中小銀行得學會"游泳"

                2013-06-07 09:12    來源:國際金融報

                  中小銀行得學會“游泳”

                    CFP圖

                  盡管整體上看,現階段利率市場化的舉措對銀行業的影響不大,并未對商業銀行構成太大的壓力,但也暴露了商業銀行在風險定價能力上的薄弱

                  “掉在水里你不會淹死,呆在水里你才會淹死。”這是成東青在《中國合伙人》中的經典臺詞,用來送給現階段的中小銀行也顯得十分合適。

                  “等到利率真正放開以后,肯定會出現商業銀行間的并購風潮。屆時,一下子水來了,有的小銀行學會‘游泳’就活下來了,但有的沒有學會這個技能就會被淹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小銀行研究基地副主任游春亦用游泳來比喻仍在積極尋求轉型的中小銀行。

                  風險定價能力待提高

                  德勤在日前發布的報告中一針見血地指出,盡管整體上看,現階段利率市場化的舉措對銀行業的影響不大,并未對商業銀行構成太大的壓力,但也暴露了商業銀行在風險定價能力上的薄弱。

                  “大型商業銀行具備規模大、網點多、知名度高等方面的優勢,而資金和客戶充足、存貸款定價和資產負債風險管理也更加完備。因而,中小型銀行比大型商業銀行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德勤中國金融服務業主管合伙人王鵬程對記者表示。

                  面對困境,成東青的態度是“只有游,不停地往前游”,對于中小銀行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游才能活?

                  有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大多數商業銀行已經開始推進自身的經營模式轉型,其中尤為顯著的特點是各行將發展中間業務作為未來發展的戰略重點,財富管理成為應對利率市場化的重要業務。綜合化經營是銀行轉型的主要方向。

                  對于利率市場化大潮將會帶來的洗牌格局,游春并不悲觀:“利率市場化是一個趨勢,存款利率上限跟貸款利率下限放開的話,對中小銀行肯定是有沖擊的,但是國家給這些銀行預留了足夠的時間與空間。”

                  “對中小銀行來說,提升自身的風險定價能力,做到一筆一價,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可能比收費更重要。”游春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小銀行要能把客戶之間不同的風險準確地識別出來,不能光看表面。要通過技術手段甄別來提高定價能力,不以統一的價格來針對所有的客戶,要有差異化。”

                  主動轉型化解被動劣勢

                  對于近期銀行新一輪的手續費調整,游春指出,小銀行網點少,單純靠收費可能達不到增加其利潤的目標。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投資者如何看球?

                投資者如何看球?

                中國足球有望獲得國家層面上的支持。

                中國大媽PK華爾街空頭

                中國大媽PK華爾街

                2013年最紅的詞匯就是“中國大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