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收費價目表新舊版本并存 網站公示項目不全

                2012-04-10 09:40    來源:證券日報-資本證券網

                  銀監會規定商業銀行服務價格公示的4月1日大限已過,《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了包括國有五大行在內的11家上市銀行營業網點,對銀行收費價目公示情況進行了調查。雖然各家銀行的營業網點均有價目表供消費者查閱,但有些銀行公示價目過于簡略,并且不方便消費者查詢。建設銀行的一家網點竟然出現了新舊兩個版本價目表同時出現的情況,而浦發銀行的網點僅張貼出幾十項基本服務價格。

                  與此同時,各銀行網站公示情況也不盡如人意。國有五大行官網首頁無一貼出完整的收費價格,反倒是中信、深發展等股份制銀行和渣打、花旗等外資銀行表現更為出色。一位互聯網人士建議,只要銀行在網站公布所有價目,做出一個價格對比搜索在技術上很容易實現,便于消費者比較各銀行服務價格高低。

                  建行網點新舊版本并存

                  浦發僅有基本收費項目

                  在浦發銀行安華橋支行,本報記者在營業廳并未看到關于服務收費價目表,在大堂經理的指引下才在公告板的角落看到三張A5大小的卡片,上面僅有幾十種基本的服務收費項目,并且字體極小,很難看清楚。記者進一步詢問有沒有詳盡的收費價目表,大堂經理稱這上面已經包含了常用服務價格了,對于涉及到辦理的具體業務可以咨詢客戶經理,并且表示別的銀行也不可能把所有收費項目都列出來。但記者在其他10家銀行營業網點的調查中,卻看到了不一樣的情況,公示的價目表中均按照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分類包含數百種收費項目。

                  在記者走訪的營業網點中,價目表多放置于大堂前臺,工行制作了一個金屬材質的底座,而價目表就固定在這個臺子上,其余的銀行多是用一根繩子將價目表栓在桌子上。中信銀行、招商銀行還將基本服務收費項目價格制作成公示板,而工行還在電子屏滾動顯示收費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建行環貿支行新舊兩個價目表同時存在,記者進入該營業廳四處找尋不見價目表,保安也不知道在何處,找到一名客戶經理被告之掛在桌子隔板上的小本子就是,可是記者翻看后發現這本價格表是去年印制的,遂找到另一名客戶經理提出質疑,對方想了片刻稱,“哦!這本是舊的,還沒來得及換下,新的價格表在柜臺窗口。”記者來到一個閑置的窗口,發現一本價格目錄書就躲在玻璃窗后邊,需要喊里面的工作人員從玻璃窗下面的豁口遞出來,而且價目表一端還拴著繩子連在柜臺里邊,消費者若要查看只能趴在窗口處翻閱,不過這本價目表只是4月1日之后執行的個人業務收費項目,要想查看對公價目表還要到對公業務區的柜臺,那里的玻璃窗后還躲著一本對公業務收費價目表。

                  各家銀行的價目表詳盡程度不一,農行價格表有31頁,中行有45頁,而交行的甚至達到了100頁之多,如此多的收費項目想要查看很不方便,興業銀行就非常人性化的將價目表做上彩色的標簽,按照個人客戶、機構客戶、結算類、非結算類等分類,便于消費者便捷的翻到所需查看的項目。

                  對公業務明碼不明價

                  協議定價留足空間

                  各家銀行網點公示的價目表都按照規定對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進行了分類,政府指導價的項目只占很少一部分,只是有銀行匯票、本票、支票、貸記轉賬和委托收款服務等人民幣基本結算項目,雖然是監管部門規定的固定項目,但各家銀行以政府指導價收費的項目數量不盡相同,少則有十幾項,多則二十幾項。

                  如果說各銀行政府指導價差別還不大的話,那么市場調節價可真就體現出市場的差異化了。以銀團貸款為例,下設代理費、承諾費、安排費等各種各樣的名目。不光是服務項目類別不同,名稱各異,就算是同一名稱的服務項目,價格也不一樣。都以短信服務費為比較,國有大行有的按照3元/月收取費用,有的按照20元/年收取,工行網點表示開通第一年免費,之后按照正常價格收費,與國有大行相比,中小銀行顯得更加慷慨,此項業務多是免費,如招行網點就稱免費提供短信通知服務。

                  相比于對私業務,機構客戶業務的收費差別更是明顯,都以貸款承諾一項來比較,中行收取的費用是每份2000元;建行則按照客戶信用等級分AA以上按照貸款額0.25%收取,其他按照0.55%,最低1000元;興業銀行是0.1-1.5%,最低500元;中信是0.05-2%,最低500元,最高10萬元;工行為3%-5%。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對公業務收費更加靈活,價格變動幅度較大,并且大多項目沒有標明收費標準,只是說“協議定價”。網點的客戶經理也都表示,對公業務的收費詳情可以專門咨詢對公客戶經理,根據企業狀況收費有浮動。有銀行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企業情況千差萬別,不太容易像個人業務那樣標注價格,而且對公業務是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重頭戲,銀行通過協議定價留足了創新空間。

                  五大行網站首頁

                  無一完整公示收費項目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到銀行網點辦理業務的消費者,其中一位男顧客對于收費公示的方式提出了質疑,“來網點辦業務有不懂的就咨詢工作人員了,在網點擺放價目表作用不大,反倒是在家辦理網銀的時候需要看收費價格,一定要在網站顯著位置張貼出來。”

                  記者登陸十幾家銀行銀行官網發現,網站公示情況要比營業網點的公示差很多,國有五大行只有工行在首頁有收費明示,卻是刪減版的,只包含了網銀業務收費。中行網點的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公司業務可以來柜臺咨詢,個人業務的收費項目登錄網銀都可以看到。

                  而一些股份制銀行和外資行網站公示情況要明顯好于五大行,中信銀行、深發展、花旗銀行、渣打銀行在首頁都能便捷的找到價目表鏈接,并且包含了所有的收費項目。

                  今年2月9日,銀監會發布的《關于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的通知》中,要求各行總行要統一制定服務收費價目名錄,并于3月底前在網站上公布或印制手冊發布。由于規定中采用了“或”字,各大銀行也鉆了空子,只是在網點擺放價目表,而沒有在網站中貼出。

                  銀監會銀行監管一部主任楊家才表示,根據目前的情況看,今后公示還是要手冊式和網站式同時進行。特別是大型銀行,要在網站上公示出來,給大家一個長久并且便捷獲取信息的渠道,而網點手冊式公示會出現丟失或是破損的情況。楊家才還表示,銀監會考慮對銀行收費的項目進行統一編制和規范,做出一個銀行產品的編碼制度。

                  一位從事互聯網行業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如果各家銀行都能在網站公示所有收費價格,那么第三方理財網站就可以做出一個類似于“一淘網”的價格對比系統,現在很多人都有多張銀行卡,辦理業務的時候就可以上網比較一下,同一業務在各家銀行的收費價格高低一目了然,便于消費者擇低辦理。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