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空”氣彌漫
美銀美林:截至上周三的一周,全球債券、商品、貨幣市場分別流出資金75億、10億、250億美元,債券基金已經第三周資金流出,累計流出約340億美元,為史上最多連續三周資金流出額,其中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周內資金流出約26億美元,為史上第二大資金流出。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則連續第五周資金流出,涉資約34億美元,4周累計流出額相當于資產總值2.3%。
花旗銀行:國際基金經理連續5周從亞洲基金撤資,過去一周總調走12億美元,中國內地基金截至19日當周流出5.58億美元,屬區內最多。隨后是以亞洲地區為對象的基金,資金流出共計5.21億美元。外國投資者當周凈拋售亞洲資產36億美元,其中韓國和中國臺灣所占份額居首。
高盛首席市場經濟師威爾遜:最近拋售潮預示新興市場過去10年結構性跑贏發達國家資產的年代結束,投資者未來應注重個別國家因素,一改傳統上廣泛投資新興市場的模式。 過去10年促使新興市場資產表現出色的5項因素,包括金磚四國經濟顯著增長、商品價格上揚、政府財政改善、通脹放緩及美債孳息率低企,部分已不存在,甚至出現逆轉,因此估計新興市場未來10年回報將放緩,與之前10年不可相提并論。金磚四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已見頂。
德意志銀行:新興市場整體增長預期下調0.6個百分點至4.9%,而將發達國家的增速上調0.1個百分點至1.2%。其中,俄羅斯 、巴西和印度被調低的幅度最大。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長債孳息率攀升引發資金流走,新興市場下挫只是個開端,相信短期會有反彈,但未來半年內會出現一浪低過一浪跌市,今年第三、四季整個亞洲區或會出現區域性大跌市。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