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交割數量牽動市場神經 棉花多頭攻勢猛

                2013-02-04 09:07    來源:中國證券報

                  沉寂多時的棉花期貨再度風起云涌,1月29日鄭棉1309合約大幅增倉放量,尾盤收于漲停;30日繼續高位強勢震蕩,雖然收高位小陰線,卻繼續增倉29926手。面對多頭如此彪悍的攻勢,不少人都為空頭暗暗擔心。

                  從理論上來講,錢多貨少的時候就可能出現期貨多頭擠倉的情況。就棉花供需來看,今年中國國內產量約680萬噸,加上進口量,基本能夠滿足國內需求。但國儲無限量收儲,收儲總量已經達到了近600萬噸,大大改變了國內的供需情況。按照這一計算,則國內剩余未掌握在國儲手中的流通資源總量也就有80萬噸。根據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的規定,2012年9月以后,只有今年的新棉才能注冊成倉單進行交割,因此市場的新棉數量就成了鄭棉1309合約博弈的對象。且由于先期交儲棉花質量較好,后期棉花能否滿足鄭棉倉單質量要求還存在疑問,因此實際可交割量恐不足80萬噸。

                  按照美國農業部最新的預測,2012-2013年度中國的棉花需求是770萬噸左右,折合每月的消費量平均約為64萬噸。考慮到目前中國棉花328指數在19300左右,而收儲價格在20400元/噸,可以推測出今年新棉資源基本都以交儲為主,而這也與筆者向企業調研了解的情況類似。因此,目前紡織企業的實際用棉還是以陳棉為主,大型企業也有參與今年的拋儲拍賣以獲得一定的滑準稅配額補貼,按照目前拋儲成交19000和進口棉指數折合進口成本15300左右計算,采購儲備棉對企業來講的實際棉花成本約18000元/噸,較市場價格略有下降。短期內紡織企業或以消化陳棉資源為主,對新棉的需求量不大。

                  此外,為防止“轉圈棉”,從目前公布的情況來看,本次拋儲的資源為2005-2011年收儲的棉花,因此各方暫時也不能從國儲買到2012年新棉進行交割,這進一步限制了市場可交割資源的補充。考慮到2011年棉花臨時收儲313萬噸,2012年臨時拋儲成交約49萬噸,2013年臨時拋儲目前成交約30萬噸,可以預期國儲很長時間內可能還不會動用2012年國儲,除非市場出現極端上漲,影響企業用棉的情況。

                  按照收儲結束時間3月30日計算,還剩2個月時間,涉棉企業假如選擇交儲,則資金周轉效率高,可繼續獲得加工利潤。而如果選擇在期貨市場賣出保值,雖然目前價格已經基本和國儲收購價格持平,但資金使用效率和周轉率將大幅下降,這就意味著目前單單持平20400左右的價格對企業的吸引力有限,還不足以引發大量保值空頭。另一方面,對多頭來講,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交儲量的上升,市場流通資源將進一步縮減,至于未來是否發動擠倉行情,完全可以謀定而后動。

                  考慮到各種因素,棉花企業短期繼續收購加工并交儲的利潤仍高于期貨賣出保值;紡織企業通過采購陳棉和競拍國儲的方式,也暫時受收影響;最忐忑不安的當屬近期的空頭。若多頭在20400附近反復震蕩,等待國儲收購量節節攀升,則未來行情將對空頭越來越不利。因此,隨著收儲的繼續進行,未來發生多頭擠倉的基本面條件還是具備的,交儲量越高,則發生的可能性越大。對持有空單的個人投資者來講,在震蕩中尋找合適的價格止損離場或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