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多頭借題發揮漲停 回調壓力凸顯
2013年首個交易日,1月4日國內商品期貨市場迎來“開門紅”,鄭州商品交易所玻璃期貨掛牌合約全收漲停。業內人士稱,玻璃漲停是期貨市場投機資金轉移戰場的結果,屬于補漲性質,此外國內樂觀經濟數據使得多頭“借題發揮”。
玻璃“進大補”
除了玻璃新年“進大補”外,甲醇、焦炭等能源化工品種多數收高,具體品種上玻璃漲5.01%,甲醇漲3.22%,焦炭漲2.68%,螺紋鋼小漲0.81%。另外,大連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貨和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白銀等7個品種收跌,白銀期貨主力合約價格跌幅逾3%。
國元海勤期貨首席分析師姜興春表示,考慮到其他鋼材、焦炭等涉及固定資產投資領域的原材料上漲較多,主力資金在獲利較多情況下轉戰甲醇以及玻璃小品種,預計后市沖高回落,不具備趨勢性做多機會。
上海中期分析師王鵬分析認為,美國“財政懸崖”問題達成階段性協議提振短期市場信心,同時元旦期間公布的中美樂觀經濟數據增強了市場信心,國際油價受到需求預期利好支撐價格大幅上漲至近3個月高點,因此在原油價格拉漲的推動下,玻璃、甲醇等能源化工類商品價格大幅上漲。
玻璃是去年12月3日在鄭商所掛牌上市的,上市首日主力合約價跌幅一度接近跌停板。在隨后一個月,該品種成交量不斷刷新,12月19日單日成交量達277.4萬手,相當活躍。
回調壓力凸顯
值得關注的是玻璃1305合約,該合約昨日開盤價為每噸1371元,全天高開高走,午盤拉至每噸1425元后漲停封盤,最終收于每噸1425元。
冠通期貨分析師馬世超表示,玻璃1305合約表現強勢,一舉突破上市首日最高點(掛牌基準價為每噸1420元)、每噸1400元整數關口及掛牌價1420元,走出一根大陽線,結束了此前數日的震蕩走勢,也使期現貼水的格局得到修復,但回調壓力也開始凸顯。
2012年12月以來,“城鎮化”一度引發股市、期市相關板塊大漲,水泥建材、鋼鐵行業、工程建設等板塊股票強勢上漲,焦炭、螺紋鋼等與建材相關的期貨品種也持續上漲近一個月,領漲商品市場。
業內人士擔憂,“概念”背后是現貨市場的清冷,無論是螺紋鋼還是玻璃,現貨價跟漲乏力。玻璃也廣泛用于建材,但正值淡季,市場需求疲弱。根據玻璃現貨市場數據顯示,江蘇華爾潤5mm浮法報價1420元/噸,河北安全5mm浮法下調1噸每重量箱,報1080元/噸,華中市場受沙河貨源沖擊,價格出現松動下調。
上海中期期貨研究所能源化工研發小組認為,目前玻璃市場處于冬季淡季,東北地區“有價無市”,華北地區庫存較高,降價壓力大。華東和華南地區需求尚可,但市場信心不足。2012年11月份,生產企業月末庫存為134噸,較2012年10月增加了2萬噸,下游需求短期很難回暖,而去年以來,累計新增產能達到387萬噸,生產線18條。預計2013年中國玻璃年產量將達到4080萬噸,較上年再增加10.6%。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