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進入中場休息階段 基金醞釀防守反擊
如果說全年的投資是一場球賽,那么多數基金在上半場已經取得了大比分領先,但卻在上半場收官階段遭遇了“錢荒”打擊,盈利大幅回吐。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經濟復蘇不及預期與流動性急劇收緊的沖擊下,行情已經進入了休整階段,股指短期內仍將震蕩筑底。在這種情況下,本周有基金經理大量減持此前大漲的新興產業個股,買入低估值藍籌品種,以備戰下半年的行情。經濟增速回落有其底線,流動性收緊也是短期情況,下半年A股仍有機會。于是在行情低迷之時,多數基金傾向于降低倉位防守,以等待下半年的反擊機會。
“錢荒”沖擊引發陣痛
銀行“錢荒”,股民心慌,滬指2000點、1900點關口本周輕易跌破,流動性驟然收緊對A股形成了重大沖擊。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表示,銀行間資金面的緊張,與實體經濟去產能、去杠桿的壓力是一脈相承的。反映在虛擬經濟部門,是投融資結構的期限錯配;反映在實體經濟部門,是資產結構和債務結構的錯配。從政策的動向看,管理層表達出的信號并不希望這種錯配繼續下去,而是通過嚴控金融風險等各項措施,利用穩定的貨幣政策,糾正這種不可持續的錯位,將虛擬經濟撥回到正軌上來,以一種更加健康的方式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在這一過程中,“陣痛”難以避免。而金融的“撥亂反正”,疊加實體部門偏低甚至惡化的產能利用率,使得市場的系統性風險陡然提升。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錢荒”短期而言對市場固然形成了重大沖擊,是A股本周暴跌的主因;但從長期的角度看,這場整治帶來的陣痛更有利于我國金融業發展。信達澳銀就認為,從市場健康發展的角度來說,對金融領域采取的風險防范是很有必要的,但對于經濟下滑的過度擔憂并無必要。未來的資金成本環比可能會有所上升,但流動性領域受到的劇烈沖擊僅僅是階段性的問題,中央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底線也比較清晰,因此沒有必要對流動性收緊和經濟增長下滑過于悲觀。
對于投資者而言,短期暴跌往往還蘊含著尋找廉價籌碼的機會。南方基金表示,從估值上來看,大小盤估值差距再次接近歷史高點,風格轉化的壓力越來越大。過去5年,A股市場用重心不斷下移來消化大小非解禁的壓力,現在來看大小非基本實現了全流通,市場重心進一步下移的可能性不大,可能會在2000點附近震蕩。經過6月以來的大幅下跌,A股風險釋放較多,在經濟沒有大幅衰退風險的前提下,A股仍有可以挖掘的投資機會。下半年,經濟面、流動性等將出現環比改善的局面,市場將呈現震蕩筑底、伺機反彈的走勢。
穩守藍籌醞釀反攻
本周行情跌宕,而周二滬指在創下1849點的新低之后,出現了上百點的“驚天大逆轉”。而帶動這次反抽的主力軍正是沉寂了3個月多的藍籌股,工商銀行、農業銀行 、貴州茅臺等大藍籌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行情雖然難言反轉,但底部似已探明。信達澳銀認為,國內經濟增長動力疲弱,但至目前波動仍較為溫和;流動性存在階段性擾動,但總量依然相對寬松,預計資金壓力在7月中旬左右將明顯緩解。短期而言,恐慌性暴跌之后可能會有反彈出現,市場繼續下行的空間有限;但在資金趨緊的階段,市場可能仍將處于震蕩整理區間。在資金緊張的階段結束之后,股票市場有望重新進入上升期。因此建議堅定價值投資理念,繼續耐心等待和布局。
大摩華鑫投資人士認為,目前點位其實已經比較安全。以銀行、石油、地產、汽車和家電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市盈率基本在5至10倍之間,而這一水平已低于成熟市場,甚至低于仍未擺脫債務危機的歐洲國家。長期來看,市場波動不會偏離價值中樞太遠,目前的低價藍籌股具備了較好的投資價值。相反,對于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盤股和成長股,則保持謹慎態度。后續投資或更需強化在成長和低估值之間的均衡配置,對于成長股需重點甄別“偽成長”,對于低估值藍籌股,需重點關注宏觀經濟惡化對業績的負面影響。
具體到投資層面,南方基金認為應該重點關注中報業績超預期的個股。行業上,看好弱周期的板塊,如目前盈利狀況良好的中小銀行、地產、券商 、保險、汽車、家電、醫藥等,繼續規避和宏觀經濟密切相關強周期藍籌股,比如有色、煤炭、鋼鐵、化工、航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