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已開始接受上市房企再融資方案申報材料
苦苦掙扎中的中小房企對政策紅利的饑渴遠超市場的想象,近期證監會或松綁房企再融資的傳聞,再次點燃了這個群體的集體狂躁情緒。
7月18日,上市房企停牌隊伍再添東華實業和萊茵置業兩家新成員,擬籌備重大事項的房企總量增至約10家。
沉寂三年之久的上市房企重組事項,在2013年7月前后扎堆上演,引發市場對房企再融資開閘的想象。
而這一傳聞已在開發商中引發連鎖反應,部分企業緊急奔赴北京進行求證,另有開發商則開始忙于準備上報資產重組方案。
廣東某大型上市房企高管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表示:“我現在就在北京打聽與房企再融資相關的信息,目前很多開發商都在‘蠢蠢欲動’。”與此同時,本報獲悉監管層已經開始接受上市房企的再融資方案申報材料,上市房企再融資的大門已經被推開了一道縫隙。
政策松動猜想
7月17日,新華社針對房地產再融資話題連發四文,直言“暫停三年多的房地產企業融資將有條件放開”。這讓6月份以來十余家上市房企因籌劃重大事項而停牌的現象,與證監會松綁房企再融資的傳言進一步契合,也符合國務院本月“讓房地產企業融資正常化,打開融資正門,尤其是通過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的要求。
實際上,上市房企再融資有條件放行的跡象,在此前的5月份已經初現端倪。
5月16日,萬方發展公告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涉及超過10億元的股權增發和項目收購,盡管該方案仍在等待證監會審批,但券商卻認為,方案在證監會層面的政策障礙相對較小,一級開發項目資本市場融資或將率先開閘。
此后,多家涉房企業紛紛推出再融資方案。針對市場傳聞,證監會在6月28日公開表示,根據國務院精神,對存在閑置土地、炒地以及捂盤惜售、哄抬房價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將暫停上市、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
證監會同時稱,將堅決貫徹執行國務院文件規定,對于房地產企業是否存在違反國務院有關規定的情形,證監會在進行相關審核時,將依據國土資源部的意見來進行認定。
有分析認為,證監會的相關說法較此前已經有所改變,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房地產融資或將有條件放開。而在7月12日,證監會在媒體見面會上依舊保留了類似說法,令市場猜測這與此前的“暫緩受理房地產開發企業重組申請”的口徑相比確有細微變化。
目前看來,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或有條件開閘,一些成熟的重組項目有望獲得放行,非上市房地產公司借殼上市也有望重啟。但房企IPO項目,以及存在閑置土地、炒地以及捂盤惜售、哄抬房價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房企的再融資項目,依然希望渺茫。
上述接受本報采訪的房企高管稱:“近期證監會確實開始接受部分房企的再融資相關材料,這在以前很長一段時間都未曾有過。”
企業“蠢蠢欲動”
7月以來,已有金豐投資、宋都股份、新湖中寶等多家上市房企因籌劃重大事項而停牌,進一步引發市場對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重啟的猜想。而據業內人士透露,上述企業停牌確實“劍指”再融資。
“新湖中寶停牌是為了做定向增發,相關材料應該已經遞交給了證交所。”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7月6日,新湖中寶公告,由于公司正在籌劃重大事項,為保證公平信息披露,維護投資者利益,公司股票自7月8日起停牌。記者致電新湖中寶董秘虞迪鋒詢問定向增發事宜,虞迪鋒回應稱:“市場傳聞很多,目前還不方便說明,監管層態度還不明朗,一切都不好說。”對于申報材料是否已經遞交監管層的問題,虞迪鋒未正面回答,僅表示以公告為準。
展開新動向的還不只是新湖中寶,宋都股份停牌或是涉及重大資產重組。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宋都股份正在籌劃收購同行業企業資產,標的企業同為長三角地區的一家地產公司。“宋都股份準備收購的標的企業體量不小,已經達到了重大資產重組的標準。”該人士告訴記者。
另有券商從業人士告訴記者,其所在的券商已經在為一家中部地區上市房企準備申請再融資材料。
而最早于7月1日停牌的金豐投資,則因綠地集團的介入被市場寄予高度關注。金豐投資停牌后就有消息傳出,在上海市國資委牽頭運作下,上海地產集團旗下金豐投資有可能被上海綠地集團借殼,最終實現綠地集團這個房產超級大鱷的A股上市。在房地產企業再融資停擺數年后,綠地集團此次借殼被市場視為房地產再融資開啟的重要標志。
而金豐投資后續披露的重大事項進展公告也頗值得玩味。公司表示,該重大事項還在向相關部門咨詢中。業內人士分析稱,綠地集團若僅僅通過購買股權方式介入金豐投資,并不需要向相關部門咨詢,如此“咨詢”的背后,或已經觸及了資產注入等重大資產重組標準。
對于市場上綠地集團將借殼金豐投資實現A股上市的傳聞,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對媒體表示:“有可能,還不確定。”這一“不確定”的回答,也給了市場無限的猜想空間。
事實上,進入2013年以來,伴隨著政策松動跡象,一直處于停頓狀態的涉房企業再融資審核開始微調。今年以來,宏潤建設、云南旅游、道博股份、中茵股份等6家涉房企業推出了再融資方案,其中中茵股份去年房地產業務占營收比重高達80%。券商人士也表示,政策確實在變化,之前涉房企業不能發行公司債,而今年部分公司已開始發行公司債。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