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只美股ETF上報 8基金上周獲批
跨境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創新再有新動作,繼港股ETF面世,基金公司近期上報了標的市場為美國的跨境ETF。由于美股與滬深市場相隔數個時區,該基金又被稱為國內首只跨時區ETF。
最新的基金募集申請核準進度公示表顯示,12月5日,國泰基金上報市場上首只美股ETF,跟蹤指數為納斯達克100,托管行為建設銀行。相對于一般ETF及聯接基金同時上報,國泰基金此次僅單獨上報了ETF產品。
證券時報記者從相關渠道了解到,國泰基金早在2010年就發行了跟蹤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此次推出同指數的ETF,主要目的是提高投資標的市場產品的流動性,降低費率,方便投資者投資美股市場。
華泰聯合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王群航表示,從今年市場表現來看,QDII業績不錯,但申購贖回時間周期長,效率比較低。如果設計為上市交易品種,則可以大大提高流動性和資金使用效率。
不過,由于中美股市在時間上并不同步,跨時區ETF面臨著設計難點。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江賽春表示,由于時差問題,國內上市的ETF凈值反映的是美股上一個交易日的情況,而且由于涉及到不同國家之間交易所和托管行的銜接,基金公司可能需要通過相關制度安排來解決,具體也要看產品如何設計。在實物申贖環節上,可能像港股ETF一樣,采用人民幣甚至美元進行現金替代。
近期,基金創新進入快車道,除了貨幣基金T+0交易、支付功能以及吸納保證金等創新外,ETF在跨境、跨市場的創新上不斷拓展。今年,已有跨市場的滬深300的ETF、跨境的港股ETF面世,而上周國泰及博時上報的國債ETF和企債ETF也已經被證監會受理。
除了美股ETF外,上周還有民生加銀家盈理財7天債券型、招商基金保證金快線貨幣市場型2只基金上報。獲批基金則有8只,分別為工銀瑞信[微博]標普全球自然資源指數基金(QDII)、中歐中證大宗商品股票指數分級基金、上投摩根上證180高貝塔交易型開放式基金、融通標普中國可轉債指數增強型、易方達現金管理貨幣市場型、農銀匯理7天理財債券型、華安信用增強債券型和鵬華國有企業債債券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