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進口猛增 專家提醒勿重蹈大豆產業覆轍
尚不影響糧食安全
糧食進口的逐年增加,讓外界對我國的糧食安全產生了擔憂。
“這三種糧食(小麥、玉米、大米)的進口量占國內生產量不足2%,實現糧食總量基本平衡是不成問題的?!碑吤兰覉孕?,這些年中國的糧食自給率始終穩定在90%以上,谷物自給率95%以上,稻谷、小麥口糧品種基本自給。此前出臺的《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計劃將中國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
對此,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也稱,這并不會影響到我國的糧食安全。“今年上半年,整個國際市場谷物的價格相對比較低。我們通過進出口調控,應該說為我們今年的穩定物價總水平發揮了重要的作用?!?/font>
“中國的糧食還不存在安全問題,比如眼下水稻價格基本沒有上漲,這就說明其庫存確實增加了。”會后,長期在產糧大縣工作的齊河縣縣委書記魏洪祥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糧食進口增多主要是因為國家為了穩定農產品價格,穩定物價的調控措施是臨時性的。
但從長遠來看,糧食安全始終值得中國警惕。中國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每年進口的硬性指標均在5000萬噸以上,隨著大豆種植面積萎縮,進口量進一步增大。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最新預計,2012年全年我國大豆進口量預計將達到5750萬噸左右,較上年的5263萬噸增長近500萬噸。
大豆之后,玉米、小麥、大麥和大米等谷物相繼被納入其進口產品名單?!胺乐褂衩壮蔀榈诙€大豆?!贝饲?,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撰文指出。
本報采訪發現,糧食進口大量增長,對國內已經產生實質性影響。以大米為例,今年越南、印度等國大米已遍布南方糧食主產區,其導致我國南方糧食加工企業陷全行業虧損,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受挫。
因此,目前在各種制約因素日益凸顯的情況下,下一步如何調動農民積極性,確保糧食安全成為關鍵。
畢美家強調,今后糧食潛力的增長,主要依靠科技,提高單產,走內涵式發展的路子。“如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來種糧,很關鍵?!碑吤兰遗e例說,“種糧大戶于會懷為什么愿意種糧?就是因為種糧有收入?!?/font>
?。钍耸。?/font>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