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指三年一輪回 私募稱泡沫占了一半
創業板指數實現三年一輪回。
6月3日,創業板指下跌20.88點,當日下跌1.89%,收于1052.14點。 這一日,滬指微跌0.06%,收于2299.25點。
與滬指今年以來一直在2300點上下徘徊不同,創業板上演了波瀾壯闊的一幕。
幾乎是一路向上,創業板自去年12月4日600點以下到5月15日沖破1000點大關,此后的15個交易日收盤指數都穩坐1000點以上。
2010年6月1日,創業板指始于1000點。三年后,創業板交出了1052.14點的成績單。時隔三年,盡管創業板指數累計僅上漲52.14點,但就近期漲勢來說,足以令市場瘋狂。
創業板的瘋狂上攻不免令人對整個市場走勢產生擔憂。近期公募基金平均倉位已有小幅回落。未來創業板指會走向何方?基金又將如何應對?
泡沫占了一半?
去年12月4日始,創業板指漲勢可謂驚人。從2012年12月4日最低點585.44點,到2013年5月27日一度沖高至1091.25,6個多月創業板指數最多上漲了86.40%。這一漲幅將同時期的滬深300指數遠遠拋在身后。
但創業板指備受矚目的瘋狂上漲背后,有一些不同的解讀。
廣東達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分析,這波上漲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個是資金比較看好一些中小企業的成長性,對于這波行情做了一個“先知先覺” 的爆炒動作;而第二個原因在于游資和私募集中火力打“局部戰役”,小盤股相對大盤股來說更容易撬動,更容易講故事,加上市場環境轉暖,不管三七二十一爆炒隊伍就越來越多。
“泡沫大概占據一半的成分。”吳國平認為。
不過深圳龍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險峰認為,新型經濟結構的基本面得到了改善是這一波上漲比較好的一種解釋,在全球范圍內,“創新引導需求”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創業板在這種背景之下逐步走強。
上述兩位私募人士都認為,此波上漲其實是分化的上漲,此后也將更加分化。
吳險峰認為,隨著創業板上漲,創業板中的權重股是越來越大,業績有成長性的公司,其發展遠遠快于社會平均水平。他比較看好創業板中的成長股,他認為,LED行業近期景氣度高,影視傳媒也是極具潛力的板塊。
持續六個月的上漲態勢,市場實際上已對指數回調有所擔憂。
吳國平稱,此后的走勢應該會分化更厲害,基本面和業績有希望的個股將走得更好,但必定會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一些股票甚至達到了歷史高位,等到估值上了一個臺階,勢必會下跌。
吳險峰表示,創業板指數已經開始回調,但是一種“分化式的回調”,創業板只是一個代表,如果經濟結構轉型比較順利,其他板塊的股票也將受益。
基金持倉分歧
相關數據顯示,公募基金的平均倉位也出現小幅調低。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31日,公募基金平均倉位已由4月底的88.03%降至5月底的85.93%。去年12月底,公募基金平均倉位僅為77.31%,而今年1月底、2月底和3月底,公募基金平均倉位分別達到83.01%、87.5%、88.34%,呈逐月上漲的趨勢,而4月開始,公募基金平均持倉有所回落。
不過,也并非所有基金都進行了減倉。
廣東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他還沒有減倉,但就原因和持倉的具體情況不愿多言。他稱,市場的情況每天都在變化,大家的做法也是各自有各自的原因,不能隨便跟風。
受訪的數位私募人士則表示,他們目前皆是重倉,但會隨市場變化進行調整。
吳國平告訴記者,他的基金倉位保持在八九成,近期沒有什么變化。5月上漲,6月可能會有動蕩,等到6月動蕩時后,他還會加倉。理由在于,動蕩結束之后仍有可能上漲。創業板漲的太多,會有休整,但權重股沒怎么漲,上漲的能量仍然存在。
吳國平的樂觀主要來源于國內外市場合力,“美國經濟復蘇,房地產市場反彈,這種反彈效應會傳導至國內。而近期新型城鎮化會議將召開,這等于給經濟增長增加了新的刺激點,經濟復蘇比較樂觀。”
“創業板的行情還沒有漲完,還有上漲的空間。”吳國平表示,新型城鎮化會涉及到二三線的地產股,醫藥股和資源類的個股也將密切關注。吳險峰也表示,創業板還有更多機會。
(陳靜)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