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定向降準實施 超3000億資金釋放
央行25日公告稱,考慮到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可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1月25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當日有1200億逆回購到期,凈回籠1200億。
事實上,早在去年9月份,央行發布了《關于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的通知》,預計今年1月25日起全面實施。根據此前國務院部署,為支持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業務,聚焦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以及農戶生產經營、創業擔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助學等貸款,央行決定統一對上述貸款增量或余額占全部貸款增量或余額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實施定向降準政策。
“此次首次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的原因是為了給市場‘解渴’,刺激寶貴的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小微企業等,進而促進普惠金融的健康發展?!庇袠I內專家表示。
據悉,此次降準可覆蓋全部大中型商業銀行、約90%的城商行和約95%的非縣域農商行。根據東北證券此前的測算,本次央行定向降準的變動,僅上市銀行能夠釋放的流動性就在2700億至5500億。不過,上述業內專家稱,此次定向降準所釋放的流動性大概在3000億元至3800億元之間,這個規模甚至低于一次普通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投放。
在接受采訪的多位業內專家看來,此次定向降準并不代表貨幣政策基調的轉變。首先提前一個季度通知,一方面是給金融機構留下一定的業務調整空間,另一方面降準是在原有定向降準政策的基礎上放松,是合理引導市場預期。(記者 鐘源 北京報道)
央行日前發布《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明確要求非銀行機構提供條碼付款服務、條碼支付收單等業務應分別取得網絡支付業務許可。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印發《關于改進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發揮Ⅲ類戶在小額支付領域的作用,推動Ⅱ類、Ⅲ類戶成為個人辦理網上支付、移動支付等小額消費繳費業務的主要渠道。
記者昨天從業內人士處獲悉,近日央行營業管理部下發《關于開展為非法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支付服務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轄內各法人支付機構自文件發布之日起在本單位及分支機構開展自查整改工作,嚴禁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服務,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支付通道用于虛擬貨幣交易。
1月18日,央行開展800億元7天、700億元14天和100億元63天期逆回購操作,對沖當日700億元逆回購到期后,凈投放資金900億元,為連續第六日凈投放。
央行16日公告稱,為對沖稅期高峰和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3200億元逆回購操作。
繼周三重啟公開操作完全對沖到期量后,公開市場11日再次逆回購600億。央行公告稱,周四進行300億7天、300億14天逆回購操作,當日300億逆回購到期,單日凈投放300億。
由于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后,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適中水平,1月9日央行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當日有1300億逆回購到期,全天凈回籠1300億。
為完善和優化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央行5日在其官網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央行1月9日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后處于適中水平,今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
昨天,央行公告宣布受理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籌)的個人征信業務申請,并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征信機構管理辦法》等規定,將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籌)的相關情況予以公示。
央行公告,由于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1月3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此為央行連續第八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當日900億逆回購到期,凈回籠900億。
央行公告稱,在現金投放中占比較高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在春節期間存在臨時流動性缺口時,可臨時使用不超過兩個百分點的法定存款準備金,使用期限為30天。
央行在昨日發布了《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簡稱“《規范》”),根據風險防范能力的分級對個人客戶的條碼支付業務進行限額管理,新規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記者關婧)央行在昨日發布了《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簡稱“《規范》”),根據風險防范能力的分級對個人客戶的條碼支付業務進行限額管理,新規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了《條碼支付安全技術規范(試行)》和《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技術規范(試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薄 ”本┚W絡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鷂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規范》的發布、落實能夠嚴守金融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