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公權營銷”應休矣
加多寶與廣藥王老吉之間的戰爭,開始真正進入白熱化階段。而王老吉的“公權營銷”現象也發明顯。
近日,媒體報道稱,廣藥王老吉在在山東、福建、河南、安徽、西藏、湖南等一線市場開發人員,開始挨門挨戶的向經銷商散發帶有加多寶“渺視中國法律終將受嚴懲”、“加多寶掌門人犯罪潛逃”甚至配以手銬等污蔑侮辱性圖文的廣告單,當地公安機關已經予以立案調查。
在渠道上,還屢屢發生了暴力事件。根據公開信息,3-4月份廣藥員工在全國各地發起的針對加多寶的暴力事件就有二十多起。
從商標之爭到“紅罐”之爭,再到渠道之爭,加多寶與廣藥王老吉的戰爭,開始走出“口水戰”,進入短兵相接的階段。
稍早之前的5月29日,廣藥還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的名義,并聯合市檢察院、國資委,召開新聞發布會。隨后廣藥把發布會上對加多寶內容,通過廣告的形式,在全國各大媒體進行投放。最近,廣藥又把這些廣告引發成數百萬張傳單,在終端市場大規模散發。本來看似兩家企業的商業之爭,應通過正常的司法程序就能解決,但廣州有關方面公然走向臺前支持廣藥,令人吃驚。
誠然,作為廣州市屬國資,廣藥王老吉受到當地的支持和關照可以理解。但公權為一家企業“站臺”,成為企業營銷的“工具”令人費解。
放下權力,讓市場的歸市場,讓權力的歸權力。在加多寶與王老吉的各種訴爭中,如何秉持理性平和競爭理念,放棄你死我活的江湖恩怨,既是兩家企業胸懷的測度,更是市場自由交易公平競爭的試金石。
在自由交易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中,消費者天然對競爭中挾裹的“公權力”反感。眾多品牌管理和營銷專家指出,消費類、特別是快消類企業要深刻洞悉消費者心理和情緒變化,越來越暴力、血腥并沾染公權的營銷只會令人厭惡并遭致唾棄:消費者不希望在飲料中喝出“公權力”的味道。
兩家企業的纏斗讓消費者無所適從,頗有些“看累了”的意味。無獨有偶,廣州市市長陳建華也“喊累”。據6月6日《廣州日報》報道:在5日召開的廣州“兩建”工作會議上,市長陳建華多次脫稿提醒領導干部提高行政效率。他坦言:“在我的工作日志中,原則上文件批復不過夜,哪怕早上早起,晚上到凌晨兩點才睡,一天批10到15斤文件,也不能拖延工作。
現在,某些企業習慣于“找市長”而非“找市場”。企業對權力的膜拜和投懷送抱會破壞市場秩序并產生腐敗。而行政權力過大帶來遏制自由競爭、破壞市場機制、提高社會成本,滋生權力腐敗等一系列消極效果。必須加快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和審批機制改革,營造小政府、大社會、市場化的工作格局,創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
對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如果公權力摻和其間,不僅會讓企業太累,讓消費者也跟著受累,更會對權力的運作帶來失范危險,政府信譽將為企業經營行為背書。在當下,舉世關注的加多寶、廣藥王老吉大戰中,“公權力”為王老吉“站隊”而導致非公平競爭的問題已廣受詬病。
對此,上海政法學院楊華教授評價認為:“在加多寶與廣藥的諸多紛爭中,公權力應最大限度地保持距離,秉持中立客觀態度,平等地對待各種市場主體。”
公權力扶持不起一個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客觀、中立、遠離市場是公權力應恪守的要義,也是現實的必然要求。在市場經濟領先的廣東,這一點殊為重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