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PMI創三個月新低 經濟增長動能減弱

                2013-05-02 08:15    來源:中國證券網

                  □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6%,連續7個月高于50%

                  □當前中國經濟運行出現較為明顯的變化,正在由依靠規模擴張推動的速度型向依靠結構轉型升級支撐的效益型轉變

                  □下一步應著力穩定國內需求,提高經濟回穩的可持續性

                  宏觀經濟先行指數PMI持續回落,4月PMI更跌至50.6%,創三個月以來新低,且新訂單分項指數和生產分項指數均出現回落,顯示中國經濟面臨下行風險,增長動力還需增強。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數據,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6%,連續7個月高于50%,仍處在平穩區間。但指數較3月回落0.3個百分點,增勢趨弱。

                  分項指數中,4月新訂單指數自3月的52.3%降至51.7%;新出口訂單則降至榮枯分水嶺下方,為48.6%;生產指數為52.6%,比3月微落0.1個百分點。購進價格指數則從3月的50.6%大幅降至40.1%。

                  “4月份PMI指數小幅回落,表明經濟回穩的基礎還不鞏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分析師張立群分析認為,從需求面看,新訂單指數、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均在下降;從庫存方面看,產成品庫存和采購量指數也在下降。這些情況表明,訂單水平下降開始使補充庫存轉為去庫存。4月份購進價格指數大幅降低,也反映了企業預期向負面的變化。

                  與官方PMI回落趨勢一致,稍早公布的4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自3月終值51.6降至50.5,新出口訂單則降至48.6的六個月低位,這也表明經濟復蘇乏力。據悉,4月匯豐PMI終值將于5月2日公布。

                  “綜合這些情況,預計未來經濟增速有小幅下行的可能。應著力穩定國內需求,提高經濟回穩的可持續性。”張立群說。

                  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一季度經濟增速為7.7%,這一增速明顯遜于市場普遍預期,并且反映經濟增長的硬指標——工業生產增速和用電量在一季度均顯疲弱,而PPI已經連續一年負增長,近期回升仍顯乏力,也顯示工業需求的不足。這些跡象都表明二季度經濟增長面臨挑戰。

                  稍早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時就強調,一季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開局平穩,經濟保持平穩增長。但中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國內經濟增長動力仍需要增強。因此,宏觀政策要穩住,微觀政策要放活,社會政策要托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4月PMI分項指數中,購進價格指數從3月的50.6%大幅降至40.1%,這表明短期內通脹無憂。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一季度CPI上下波動,2月份為3.2%,但仍低于全年3.5%的目標,3月份則大幅回落至2.1%。

                  不過,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盡管當前經濟增長有所回落,有利于物價穩定,但下半年物價形勢卻不容樂觀。屆時不排除貨幣政策偏緊性微調的可能。(梁敏)

                責編:趙惠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商學院第二期:品牌匯

                品牌匯

                如何理解品牌?企業為什么創立品牌?

                共筑中原夢

                共筑中原夢

                中原夢必須依靠河南一億人民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