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2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情況匯報;部署調整運輸結構提高運輸效率,降低實體經濟物流成本。
會議確定,一是循序漸進、突出重點,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更好發揮鐵路在大宗物資運輸、長距離運輸中的骨干作用。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帶動有效投資,力爭到2020年大宗貨物年貨運量在150萬噸以上的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接入鐵路專用線比例、沿海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分別達80%、60%以上。著力提高沿長江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二是加快發展多式聯運。健全標準體系。推進城市生產生活物資公鐵聯運。發展鐵路集裝箱運輸,推進海鐵聯運、鐵水聯運。開展全程冷鏈運輸等試點,積極發展電商快遞班列。三是推動船、車、班列、港口、場站、貨物等信息開放共享,實現到達交付、通關查驗、轉賬結算等“一站式”線上服務。推進公路貨運車輛標準化,促進公路貨運行業創新發展。四是進一步清理運輸環節經營服務性收費,有關部門要開展督查,著力解決“亂收費、亂罰款”等問題,規范鐵路貨運收費,取締不合理收費,糾正偏高收費,降低物流費用。五是引導和規范交通運輸領域“互聯網+”新業態公平競爭、健康發展,防范和消除安全隱患。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表示,當前,我國現代物流體系正在形成,物流成本在GDP中的比重從2000年的20%以上降至15%以下,取得了顯著進步。但是,這一比重仍明顯高于美國、日本8%左右的水平,也高于印度、巴西12%左右的水平。物流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主因在于流通環節較多,層層加價嚴重,亂收費、高收費、亂設卡現象依然存在。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關鍵在于抓好政策落地,推動形成統一的物流市場,提高物流效率。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說,本次會議提出了五項降低物流成本的措施,主要體現效率化、信息化和規范化的特點。一是通過效率化的配送來降低物流成本,比如選擇最佳的運送方式,大宗物資運輸、長距離運輸發揮鐵路作用;發展多式聯運,可以提高裝載率,減少運輸次數。二是借助信息手段提高運送效率,通過發展“互聯網+”新業態,促進信息開放共享,不僅可以確保物流作業的準確迅速,也可以通過信息數據的統計和預測分析,降低物流成本。三是通過清理涉企收費來降低制度性成本,實現物流業的規范化發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持續推動實體經濟降成本;確定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藥審批、落實抗癌藥降價措施、強化短缺藥供應保障;通過《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草案)》。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市場監管領域推進管理方式改革和創新,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決定全面清理各類證明事項,更多消除群眾和企業辦事煩惱;確定進一步建設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的措施,以誠信立身興業。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3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的措施,推動擴大開放促進經濟升級;決定較大范圍下調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更好滿足群眾多樣化消費需求;部署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給他們更多幫扶和關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大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教育投入,推進多渠道增加托幼和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采取措施加快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決定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以開放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決定在全國推開外資企業設立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確定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物流成本的措施。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出7項減稅措施,支持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部署對銀行普惠金融服務實施監管考核,確保今年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
會議指出,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激勵,有利于更大激發創新活力,提升經濟競爭力,促進民生改善。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緩解看病就醫難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決定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并鼓勵創新藥進口,順應民生期盼使患者更多受益。
國務院組成部門調整一圖了解
據了解,城鄉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將由地方結合實際制定標準。主要依據地方財力狀況度、年度任務量等因素確定中央與地方的支出責任及分擔方式。
據了解,城鄉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將由地方結合實際制定標準。主要依據地方財力狀況度、年度任務量等因素確定中央與地方的支出責任及分擔方式。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辦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情況匯報,推進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提升政府工作水平。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擴大“證照分離”改革試點事項探索形成可復制經驗,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確定進一步支持返鄉下鄉創業的措施,激活農村資源要素促進鄉村振興。
中國政府網9日消息,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在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有關行政法規、國務院文件和經國務院批準的部門規章規定的決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環境保護稅收入歸屬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環境保護稅為地方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