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理財依舊霧里看花 到期產品表現不容樂觀

                2013-06-20 10:14    來源:新聞晨報

                  在銀行傳統穩健性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持續走低的同時,不少投資者將目光投向預期收益率較高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但結構性理財產品就像扶不起的阿斗,由于銀行對結構性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因此始終無法讓投資者徹底放心。理財師建議,投資者應遠離信息披露不透明的結構性理財產品。

                  近半產品未披露到期收益

                  結構性理財產品從前因頻現零收益而被投資者詬病,到近幾年逐漸被大多數投資者所接受,經歷了一個痛苦的過程。但結構型理財產品的表現與投資者的預期還是有較大的差距,信息披露不透明就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據普益財富統計顯示,2013年1-5月結構性理財產品共到期686款,其中有接近一半的產品未公布到期收益率,多達326款。分析人士表示,銀行未公布到期收益率有多種原因,但到期收益率表現不及預期或許是主要原因。

                  除了到期收益率不愿見光之外,部分銀行的結構型理財產品的結構、投向也是讓人霧里看花。記者在多家銀行網點暗訪發現,部分銀行的理財師只知道銷售結構型理財產品,給出一個預期收益率,但是對產品的結構、投向都說不清楚,有的甚至直接給記者一個宣傳單頁,讓記者自己看著理解。

                  與其說理財師業務不精,還不如說銀行本身對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運作不透明,導致理財師都看不懂,又如何讓客戶看得懂?

                  盡管此前銀監會曾發布規范理財產品投資運作的通知,明確表示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比例以及到期收益等都應披露透明。而不久前銀監會發布的“八號文”也再次規范了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但由于沒有具體的懲罰措施,信息披露的不規范屢禁不止。

                  到期產品表現不容樂觀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銀行投資于債券、貨幣市場類穩健型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持續走低,這也讓不少投資者另尋出路。保本不保收益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尤其是對本金風險無法承受、對收益的風險可以承受的投資者,更加青睞結構性理財產品。因為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本金風險是可以確定的,而最高的預期收益一旦能夠實現,往往遠高于債券類理財產品。

                  從今年前5個月結構性理財產品到期情況來看,在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360款產品中,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的有300款,占比超過八成。但是,考慮到未公布到期收益率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可能存在較多未實現預期收益率的產品,因此,對結構性理財產品總體到期收益率也不能盲目樂觀。

                  已公布到期收益的產品中,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的產品共有57款,從掛鉤對象來看,以掛鉤匯率和價格的產品為主,其中掛鉤價格的產品均為掛鉤黃金價格的產品。盡管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的產品中掛鉤匯率產品數量最多,但是從占比來看,黃金掛鉤結構性產品占比最高,達到已公布到期收益率產品數的50%。

                  遠離信批不透明產品

                  對于依舊青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投資者而言,今年結構型性產品的選擇機會也較多。統計顯示,國內商業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產品共計730款。從掛鉤對對象來看,掛鉤匯率和利率的產品仍然最多,二者發行數量分別達到285款和142款,總體占比達到58.49%。

                  值得一提的是,掛鉤利率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風險基本不大,此類產品往往與美元Libor(倫敦同業拆借利率)掛鉤,而美元Libor的變化趨勢相對穩定,也比較容易預測。因此這類產品實現預期收益率的概率非常高。

                  理財師提醒,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最終收益率與掛鉤標的表現相聯系,因此最好選擇一款結構清晰,且你對標的物走勢有所預判的產品,這樣相對容易得到較好收益。

                  此外,盡量遠離信息披露不透明的產品。對于結構、投向及到期收益率等信息都不敢見光的產品,投資者有理由相信該產品的不確定性風險非常高。

                  (劉志飛)

                責編:張開放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電商風云2013

                電商風云2013

                2013風起再起,電商企業如何脫穎而出。

                投資者如何看球?

                投資者如何看球?

                中國足球有望獲得國家層面上的支持。